本報訊 (平原融媒通訊員 何萬利) “有了 ‘陽光村居’小程序,在手機上就能隨時查看村里小麥直補款發放等情況。賬目明明白白,大家伙兒心里更亮堂了?!比涨?,平原縣桃園街道西楊村村民楊春安對記者說。
這是平原縣以數字賦能智慧監督推動基層治理現代化的一個具體表現。今年以來,平原縣紀委監委探索建設陽光村居智慧監督系統,通過構建“數據池”,釋放 “數據能”,用活 “數據鏈”,構建高效便捷的紀檢監察信息化體系,提升基層監督質效。截至10月底,該系統累計有17.71萬人綁定微信小程序,覆蓋全縣12個鄉鎮 (街道),瀏覽量超過64萬余人次。
據悉,陽光村居智慧監督系統將民政、醫保、人社等27個部門97項上級下發的非普惠性涉農資金、全縣12個鄉鎮 (街道) 878個自然村的集體 “三資”等13個數據底庫近198萬條數據進行收集,集中錄入系統。按照不同的類別內容,建立了民生資金監管、三資監管和村干部監督等6個功能模塊。系統設置查詢功能,科學分配權限,為執紀監督提供參考。同時,根據資金特性,對部分數據進行公示公開,接受群眾監督。
陽光村居智慧監督系統根據各部門主責主業,分別制定賬號權限體系,科學設置各部門功能任務,破除 “九龍治水、各管一塊”的局面,實現黨委管、部門管、鎮街管、村居管、紀委督的 “四管一督”聯動工作新格局,既壓實了黨組織主體責任,又發揮了紀委監督、再監督的職責。在社區安放了查詢機,群眾使用身份證號即可登錄微信小程序或查詢機,隨時獲取本人以及其所在村居 “民生資金發放” “三資管理使用”等信息,倒逼基層干部陽光用權,真正實現了 “群眾明白,干部清白”。
借助該系統,全縣27家責任單位對涉農惠民資金聯合監管,紀委監委全過程監督,打造 “責任主體記賬、職能部門核賬、基層群眾認賬”的工作體系。系統設置了八大類60余項比對模型,運用大數據思維進行智能管理,將預警信息第一時間推送到相關職能監管部門,由責任單位進行核實,發現問題則啟動調查處置程序。紀委監委工作人員可根據日常監督需要,設置數據比對模型,發現問題線索,為監督插上智慧翅膀,形成了監督“閉環”。
平原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縣監委主任宋傳虎表示,陽光村居智慧監督系統的運用,打破了不同部門間的信息壁壘,實現了部門、鎮街、村居、群眾的監督聯動,構建起基層民生資金 “監督網”,將基層公權力關進“大數據”的籠子,切實將全面從嚴治黨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