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講臺,三十二年堅守;三尺講臺,三十二年付出。她既是知識的傳播者,又是教育的鋪路石。她沒有豪言壯語,也不曾驚天動地,卻始終堅守在教師這個平凡的崗位上,用拳拳愛心與真情溫暖著學生的靈魂。她寒來暑往,灑下心血點點,從教32年來,始終把“學為人師,行為世范”作為自己的座右銘,用愛澆灌孩子渴望知識的心田,她就是縣文昌小學的教師——劉新華。
“在劉老師的課上,我覺得沒有那么拘束,感覺很自由,在輕松的狀態下就能學到很多知識。”劉新華的學生說。
數學課一直被孩子們認為是最枯燥無味的課程,上課走神現象十分普遍,這也是劉新華從教以來最頭疼的問題,但她憑借豐富的從教經驗,用“動感課堂”的方式,充分調動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利用他們好奇、好動、好問的心理特點,為他們創造真實、新奇、有趣的學習情境,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進而引導孩子們主動動手、動腦、動口,讓每個孩子都有充分表現自己的機會,提高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習興趣。
“動感課堂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學習過程,讓教學充滿生命的氣息。同時結出豐碩成果。我所教班級在鎮年終考試中,平均成績年級第一,在2008年的小升初考試中,我班的平均成績全縣第一,有7名學生成績在全縣前十名。在2014年小升初考試中,我教班的平均成績亦是全縣第一。”劉新華說。
師德之魂在于愛,愛是教育的源泉。1987年7月,劉新華從師范學校畢業后,先后在慶云縣東辛店小學、龍門小學、文昌小學任教。
談及自己從事教育的初衷,劉新華仍然記得自己小學的時候,她生過一場病,三個月不能上學。當時她的老師每天放學后,到她家中為她補課。為了提高她的學習興趣,老師還給她講了各種有趣的故事。直到現在,她都能記住那時候老師臉上親切的笑容,每每想起那時的情形,心底依然是暖暖的。也是從那時起,她就立志,長大以后,要當一位心中有愛的好老師。
“愛是溝通師生感情的橋梁,如果說學生們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我們教師的職責就是讓他們在溫暖的春光里絢麗綻放。”劉新華說。
在劉新華眼里,愛是成功教育的動力,師愛是師德的靈魂。作為老師,要熱愛、關心、善待每一個孩子,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誠的愛心去打開每一個孩子的心門,在孩子們心里點燃希望,并且照亮他們的一生。
對于調皮生,她也從來就沒有放棄,而是給予更多的關愛。對他們用循循善誘的方法,耐心細致地做好孩子的思想轉換工作。讓孩子們敞開心扉,快樂地融合到班級集體中去。在課下,她經常和學生們以 “朋友”相稱,與他們共同站在同一條線上,用心澆灌孩子們的熱情,在一顰一笑的舉動中倍顯親人般的關愛,用愛與愛的交織與孩子們產生共鳴。
一點一滴一份情懷,正是劉新華日常教學工作中的點點滴滴,讓她的工作得到了認可和肯定,先后獲得“優秀教師”“教學能手”的榮譽稱號;她的《淺談課堂有效練習的設計》更是獲得省中小學教育科研優秀成果的“三等獎”。平原融媒記者 王亞群 彭愛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