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石寶和許幸正在探討糯玉米的種植特性
相識山西農大,相守魯望農場。90后碩士夫妻何石寶、許幸畢業后便扎根平原萬畝良田,做起了新型職業農民,默默為鄉村振興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魯望農場,聽聽他倆的農田故事。
“現在我們基本上能夠比較準確地掌握玉米控旺時間,在每年的七月十五日前后,我們就進行玉米控旺飛防。”在平原魯望農業規模服務中心,幾位農場主又坐在一起開始了討論,種植經理何石寶向大家介紹了他和妻子許幸共同探索研究出的成果,一場持續兩年的玉米控旺之爭終于有了結論。
“今年,我們就在玉米膝蓋這么高的時候進行了控旺,基本上是在九十五到一百零五厘米這個高度進行,因為在這個高度,玉米抗倒伏性比較強。”平原縣魯望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農場種植經理何石寶說。
玉米控旺是指通過外部作用減少玉米向上生長的速度,增強玉米的莖桿生長,使莖節變粗壯,根系更發達,防止玉米倒伏。是否需要控旺以及在什么時間節點控旺,一直以來并沒有明確的種植要求,這也成為了何石寶入職以來困擾他的難題。
“2018年我來到平原的時候,也沒接觸過這個糯玉米怎么種植,當時關于這個玉米控旺的時間,爭論比較大。我們與本地老農民以及我們的田間管理員都進行了交流,大家的說法都不一樣,我們也不知道到底哪一種說法是正確的。”何石寶說。
不只是大家眾說紛紜,何石寶與妻子許幸在這個問題上也有分歧。何石寶認為長勢不強的可以不進行控旺處理,而妻子許幸憑借自己多年的經驗勸說他全部進行控旺。
“當時她就給我講了一個事情,她說,如果這個苗本身長得細,你要是不控旺后期就會出現倒伏,你可以減少控旺的藥量,但一定要控。”何石寶說,“我當時堅持不控,我說我要試一下,最后我們在地頭就爭論了起來。 ”
何石寶和許幸在專業知識上都有著自己的執拗,于是二人便決定分別拿出20畝長勢不強的地打個賭,一塊控旺,一塊不控旺,用事實來說話。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快有了分曉。
“結果我那塊地全部出現了倒伏,當時她說,你看吧,讓你不控旺,最后全倒了,最后收割,你自己盯著,去搬去吧。不過最后還是我媳婦帶著十幾個人,把我那塊地的玉米全搬回來了。”何石寶說。
“我們各自有不同的管理區域,關于農田的管理,我們會發生各種各樣的分歧,最后我們都會用事實說話,通過經驗教訓總結出比較科學的農田管理方案。”許幸說。
像這樣的農田切磋,何石寶與許幸經常進行,他倆用自己的探索,去尋找出更加適合平原農業種植的方式。在平原魯望農場,十一名農場主中有六名是大學生,他們借助自己的理論,扎根基層,在田間地頭摸爬滾打,實踐出一套套農業新模式,努力實現科技助農、科技興農、科技富農。
“原先我們種地還是按照土辦法、老辦法管理,現在通過他們的加入,土辦法跟老辦法和他們現在的新技術新理念結合起來,讓我們一個人管理1000畝地很輕松。”平原魯望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九號農場農場主張洪春說。
在成方連片的土地里,何石寶與許幸守護著彼此,守望著未來。泥土之上的愛情,土地之上的信仰,相互攜手,推進農業發展,促進鄉村振興,讓知識在田間開花結果。
“接下來,我想把自己在學校學的這些理論知識,跟當地老農民的實踐經驗進行一個總結匯總,相互促進提高。同時,把我學到的知識也傳授給他們,讓一些新的知識改變他們的思維,讓他們真正感受到科技對生產力的幫助。另外,我還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也能加入我們,一起創造一個更廣闊的天地。”平原縣魯望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農場種植經理何石寶說。
平原融媒記者 姚清乙 曲瑞超 王一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