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縣堅持把新舊動能轉換作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工程,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全縣環境治理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三大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打贏,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平原縣潤源水質凈化科技有限公司中控室,該項目配套的“一企一管”工程,投資3000萬元,對15家企業架設、鋪設壓力管道22.4公里,不僅實現了對各企業污染物排放的流量和濃度實時監控,而且打破了以前污水處理混排“大鍋飯”現象,可以實現精準溯源、精準治污,保證了進水水質穩定,提高了污水處理廠的運行保障能力。
早在化工園區建設之初,園區就配套了污水管網,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入駐企業的增多,串管、滲漏現象時有發生,很難查到源頭。2019年,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平原投資1.1億元啟動了潤源水質凈化項目配套“一企一管”工藝。
“設計日處理污水能力2萬噸,主要處理化工園區企業及城區部分生活污水。目前土建工程已基本完工,安裝工程已完成,年可削減COD400多噸、氨氮40多噸。”平原縣潤源水質凈化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宋景新說。
從污水混排處理到“一企一管”精準治污,在這里轄區內15家企業的污水管道匯聚后統一接入污水處理廠,而后經過水解酸化、生物脫氮除磷、深度處理、臭氧氧化等數十道工藝處理。
“一級一級的有物理處理、有生化處理、有化學處理,大約30多個小時,去除各種污染物、懸浮物、色度、大腸桿菌,出水達到國標一級A排放標準,排入馬洪干渠。”平原縣潤源水質凈化科技有限公司運營部主任岳先鋒說。
護一方碧水,守一片藍天。在平原縣白酒廠片區棚改項目,由縣住建局引進的一套先進智慧工地監管平臺,不久前剛剛投入使用。
平臺集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和傳感器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于一身,對施工現場的人員、車輛、設備、環境及人員施工行為、工程進度等進行實時監控和管理,采集、整合、傳輸到住建局監管平臺,從而實現實時在線監管。
“對每一個工地門口、料區、辦公區和每一臺塔吊的制高點,都安裝有360度可旋轉高清攝像機,對整個工地進行全方位、無死角的監管;揚塵檢測系統和噴淋系統進行聯動,一旦達到超標預警值,會自動開啟噴淋,以達到抑塵效果;車輛沖洗系統,我們設定的有沖洗時間,進行智能的檢測,確保每一輛進出工地的車輛不帶泥上路。”山東遠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高鵬說。
白酒廠片區棚改項目總建筑面積18.8萬平方米,共1272套。項目“點多、面廣、線長”,規模大、設備多、管理難,在以往像這樣的工地,僅降塵措施就是一筆不小的投入。
“直接通過電腦數據它就識別出來了,現場只需要兩個人,基本上就能把現場安全、環保就能控制的很好了,大大降低了用工的投入,高效智能化的把揚塵治理做到實處。”平原縣白酒廠片區棚改項目現場安全負責人趙文杰說。
“依托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相結合,為工程項目管理提供先進技術手段,構建工地、現場智能監控可控制體系,變被動監管為主動監管,最終實現項目對人、機、料、法、環的全方位實施監控。”高鵬說。
智慧平臺叩開智能工地“大門”。按照計劃,平原將在各個建筑工地裝上“智慧工地”安全監管系統平臺“最強大腦”,開啟“互聯網+”工程監管新時代。以高水平生態保護推動高質量經濟發展。
十三五以來,平原縣改造大型工業燃煤鍋爐(窯爐)29臺,取締小型燃煤鍋爐520臺,整治“散亂污”企業1024家,全縣PM2.5、PM10平均濃度較2015年分別改善48%、44.9%,優良天數比例達58%。投資10多億元先后實施了德惠新河、馬減豎河、鬲津河生態修復等水污染防治重點工程和馬頰河生態文化產業帶建設項目,全縣重點排污企業穩定達標排放,飲用水源地達標率100%。
平原融媒記者 王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