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長征常推著父親到村外看看、走走,幫父親散心
9年的時光對普通人來說幾乎轉眼即過,而對王鳳樓鎮西張辛村村民楊長征來說卻是悲喜交加、度日如年。六旬老父癱瘓在床,體弱多病的母親撒手人寰,家庭生活的重擔一下壓在這個樸實的80后小伙肩上。9年間,他不離不棄,無怨無悔,悉心照料癱瘓在床的父親,用孝心演繹了一段人間真情;9年間,他咬緊牙關,扛起重任,用 “孝心”詮釋無誨的青春,其事跡感動鄉鄰。2004年的秋天,王鳳樓鎮西張辛村51歲的楊希海突發嚴重腦溢血,經醫生及時搶救,命算是保住了,但自此便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 “屋漏偏遭連陰雨”,就在家人忙著為父籌錢看病時,一直體弱多病的母親又離開了人世。
家庭巨變80后小伙擔起家庭重擔
老父癱瘓在床,母親撒手人寰,讓原本幸福的家庭充滿了悲傷。那年,楊長征剛剛23歲,并且新婚不久,悲痛之余,為了照顧好癱瘓在床的父親,在外打工的楊長征辭職回家,用他那柔弱的肩膀擔負起了家庭的重任。
父親治病期間,家里外債達到2萬多元,這在當時并不是個小數目。家里的收入來源全部來自幾畝自留地,面對窘境,楊長征沒有被經濟壓力嚇倒,從沒有放棄過為父親治療,除了忙地里的農活,楊長征抽空打零工掙點錢,維持這個風雨飄搖的家庭。
“我的人生路停下來將來可以繼續走,但父母的生命只有一次。”楊長征常常說:“人的一生可以錯過或者失去很多東西,但萬萬不能錯過回報父母恩情的機會,父母把兒女養大不容易,兒女應該用最大的努力來履行贍養義務。”
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9年間,癱瘓在床的父親每時每刻都在考驗楊長征的“孝心”。每天,楊長征除了出門干活意外,剩余時間全部用在照料父親飲食起居上,長此以往,滿負荷的體力勞動和每天的早出晚歸,讓楊長征心力交瘁,但看到一家人其樂融融,再苦再累,他都極力掩飾,不在家人面前表現出來。
執著孝心細心照料期待愛的奇跡
每天,楊長征用三輪車拉著父親去衛生院輸液、針灸,回到家后便遵照醫囑給父親做熱敷、進行按摩,從未間斷過。他還借來理療方面的書,自學針灸,先在自己身上作實驗,練好了再給父親針灸。為不讓妻子心疼,楊長征躲在角落里一邊學習一邊在自己身上扎針練習。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楊長征的堅持下,父親下肢終于有了知覺,這讓一家人欣喜不已。這也促使楊長征更加用心地去照料。除了到醫院接受常規治療外,還堅持到10里外的中醫診所拿中藥給老人煎服。當時他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盼著父親身體早日健康。
人間孝道孝心堅守感動鄉鄰
過度的勞作,使年輕的楊長征患上了腰間盤突出癥。妻子張玲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溫柔體貼的她放下矜持,幫著丈夫照顧公公。“每個人都有父母,丈夫的父親就是我的父親,我就應該照顧老人、孝順老人。”張玲說。
付出終有回報,經過9年的治療和恢復,老人現在已經能夠和家人進行簡單交流,并能拄著拐杖慢慢走路,這讓小兩口感到多年的努力終于有了回報。現在,除了堅持給父親治療,楊長征還常拉著父親到村外看看、到縣城逛逛,想方設法讓父親散心、讓父親開心。
“現在有兒子的,也不一定能象長征兩口子這樣孝敬老人。”楊長征夫婦的“孝心”故事,讓周圍的鄉親們深受感動:“孝老敬親的傳統美德,在楊長征身上得到了最好的體現,攤上這兩個孝順孩子,真是老楊的福氣,村里也為有這樣的‘孝子’感到驕傲。”該村黨支部書記楊文亮說。 張崇熙 楊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