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上唱幾段,跳幾曲,一天的疲勞全沒了!”12月17日,56歲的王杲鋪鎮王杲鋪社區居民荊艷玲高興地說,“俺們還把視頻發到了優酷、搜狐網上,網友直夸‘文藝范兒’十足!”今年以來,王杲鋪鎮通過開展健康向上的社區活動,讓文化走進千家萬戶,走進百姓身邊,切實提升了農民的幸福指數。
辦好農民的文化節日——藝術節
??? 王杲鋪鎮以舉辦農民文化藝術節為平臺,讓農民自娛自樂,寓教于樂,以先進文化占領農村陣地。正在舉行的第二十屆農民文化藝術節,11月中旬開始至來年的正月十五結束,設置文藝匯演、籃球比賽、乒乓球比賽、象棋比賽、拔河比賽和鬧元宵民間文藝團體展演等30多個項目,期間跨越了元旦、春節、元宵節等重大節日,群眾參與率85%以上。
建好百姓的精神家園——文化大院
??? 王杲鋪鎮注重文化大院建設,健全完善基礎設施,滿足百姓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52個村全部建立了高標準的文化大院,制定完善了規章管理制度,為群眾開展活動提供優質的服務。15個社區全部建立了農家書屋、科技長廊、文藝活動室等活動中心,配備各類圖書37萬余冊,體育場15個、健身器材1000多套。同時,各社區按照群眾需求,配齊了音響樂器、文體器械、服裝道具,及時滿足了百姓活動需求。每當農閑,大家就來到文化大院里,或在圖書室查閱資料,或高歌一曲、或跳上一段,盡情展示才藝。
選好村里的“和諧使者”——文藝骨干
??? 王杲鋪鎮深入挖掘傳統老藝人,重點培養文化新人,積極推薦文化名人。建立了農村文化藝術人才庫,定期聘請名家現場指導,每村重點培養5-10名有特長的文藝骨干、社區文化輔導員。現已涌現出胡器制作藝人付榮山、“農民詩人”常振生、“社區歌后”馬秀靜、“草根笑星”等60余位文體達人。這些文藝骨干約定俗成集中活動日期,互不重疊,穿插“趕場”,相互切磋交流,共同提高技藝。在他們的帶動下,全鎮發展農民文藝隊伍30余支。 董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