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招商引資中,有一道看似簡單的“栽樹引鳳”的問題,我們將如何作答——
在土地指示“嚴格控制“的今天,我們有足夠的土地栽種梧桐樹嗎?在客商需求 “私人定制”的今天,我們栽下的梧桐樹是他們滿意的家嗎?
其實,這其中包涵著一個地方經濟開發區建設的空間、格局和品位。栽好梧桐樹,引來金鳳凰,開發區是主陣地、先行區、橋頭堡。
去年以來,平原加快開發區轉型提升,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騰籠換鳥”“騰籠換業”,推進“一區多園”建設,栽種“梧桐樹”“升級版”,打造新一流開發區。
剪枝去葉,拓展成長空間
大潮退去,才知誰在裸泳。
隨著平原開放合作戰略的實施,平原縣開發區一樹繁花密葉,引來外地客商紛至沓來、筑巢安家。青島啤酒、晉德公司、史丹利化肥、東鴻制膜等一大批臺企、名企、上市公司在這里筑巢成長、發展壯大。
新時代,當我們重新審視開發區時,發現在市場競爭中,一些企業因發展動力不足,跟不上潮流,而擱淺不前,甚至破產倒閉,成為“僵尸企業”。
清理“僵尸企業”所占的土地、廠房,剪除這些“枯枝敗葉”,騰空開發區發展空間,這成為平原栽好梧桐樹,必須鏟除的“硬石頭”。
2017年5月起,平原打響了清理開發區企業閑置土地的“治閑戰役”。按照山東省政府先后出臺了一系列規范性文件,平原專項整治,一塊塊“沉睡”已久的土地被喚醒、被收回、被開發。截至目前,平原清理盤活各類閑置低效用地3573畝。“清理‘閑置土地’、‘僵尸企業’,我們不搞‘一清了之’,而是‘清理盤活’并舉,一手抓清理退出,實現‘騰籠’,淘汰落后產能,一手抓治理重生,實現‘換鳥’,積聚先進動能。 ”平原縣委書記王洪霞說。
3573畝的土地 “挖潛”,擴充現有土地存量,拓展了平原發展空間,也打破了平原招引項目的“土地掣肘”。今年3月22日,濟南潤成新材料項目,在平原開發區“迅速開工”。
潤成項目之快,最顯眼之處是在短時間內取得合法用地手續,而且是“零增地”建設模式。在去年,潤成項目用地還屬于華運農機設備公司所有。
華運公司于2012年投資建廠,占地面積252畝,已建設面積130畝,2014年2月投產,主要生產大型青貯機等農機設備。近幾年,由于國內農機市場不景氣,公司經營上遇到困難,一直未擴大規模。
在清理專項行動中,平原通過與企業協商,簽訂了有償退出合同,協議退出土地122畝。目前,除潤成新材料利用土地80畝外,還有40畝土地等待“新鳳凰”來“筑巢”。
潤成項目落地,就是一次變“閑地”變“活地”的實踐。 “從去年始,縣政府組織有關部門對開發區64家閑置低效用地企業進行現場調研,現場讓人‘觸目驚心’。清理閑置,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平原縣國土局負責人說。
找準問題的癥結,督促推動閑置土地處置,平原成立了閑置低效用地盤活利用專項行動領導小組,由縣長任組長,組建工作班子,研究解決突出問題,全力推進閑置土地處置。
平原縣政府針對不同企業不同情況,研究制定了 《平原縣閑置低效用地處置實施細則》,為企業的閑置土地的處置“定規矩” ,一企一策,盤活利用。使開發區用地企業由“要我盤活”向“我要盤活”轉變。
“清理閑置用地,就是一次產業轉型升級,就是一次新舊動能轉換,平原樹起高質量發展的‘標尺’,堅決將高耗能、低產能企業納入轉型清單,并對新入駐企業進行長期監管,杜絕新的‘僵尸企業’出現。 ”平原縣委副書記、縣長袁志勇說。
集大力氣清理閑置,去年濟南督察局在德州市土地例行督察整改工作反饋會上,對平原縣的做法給予了表揚,同時提到“平原經驗”值得在全市進行推廣。
騰籠換鳥,縮短成長周期
騰籠是手段,換鳥才是關鍵。騰籠換鳥,不斷鏈、不換檔的接力在平原繼續上演。
山東萬寶利公司占用閑置土地104畝。去年,平原縣經濟合作局、商業總公司聯合引進安徽茂施農業科技股份公司,盤活了萬寶利。吸引安徽茂施來平原的“動因”,是平原的化肥產業發展空間。
安徽茂施決定將臨沂和市開發區原有兩大生產基地整體搬遷至我縣,打造9條生產線,其中1條為出口日韓地區量身打造。屆時,平原將成為茂施在江北最大的生產基地,一條集水溶肥料、復合肥料、緩釋肥料、控釋肥料的完整生產鏈,在平原呼之欲出。
我縣不把“僵尸企業”看為“燙手的山芋”,而要當成一種“資源礦藏”,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清理“僵尸企業”,清出了發展新空間,為新項目能入駐搭建了平臺、為建設提供了“外殼”。
精誠液壓有限公司的閑置土地、廠房,就引來兩家海綿生產企業到平原“同臺競技”濟南鑫隆海綿有限公司和淄博一家汽車座椅用海綿廠家,雙方合并入股,共同消化精誠閑置資源、共同投產開拓新市場。
濟南鑫隆是一家生產高端生活用海綿的技術型企業。 2017年6月底,公司“看上了”精誠液壓的閑置土地資源——5800平米廠房和近2000平米辦公樓。可由于“小胃難容大飯量”,公司無法整體盤活這些資源。經調查了解后,平原派人到天津、淄博等海綿生產聚集地,為濟南鑫隆找到了合作伙伴——淄博一家汽車座椅用海綿廠家。
2017年以來,平原經濟合作局加大工作力度,盤活閑置資源,開展二次招商實踐,牽頭引進增利來橋架設備生產、京順包裝高強度復合板紙生產及包裝印刷產業一體化、集成智能化房屋及斷橋鋁門窗產銷一體化等項目,開創了“零地招商”新思路,既盤活了閑置資產,又縮短了項目建設周期,實現了挖潛再利用、增資不增地的良好效應。
“騰籠換鳥的平原實踐,就是清理吃得多、產蛋少、飛得低的‘笨鳥’,呼喚來吃得少、產蛋多、飛得高的‘俊鳥’。借殼成長,平原漸現‘百鳥朝鳳’之勢。 ”平原縣委副書記、縣長袁志勇說。
銳安新能源科技開發公司、宇潤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辦理部分手續后一直未進行開發建設,企業用地長期閑置。平原把清理的目標瞄準了這荒蕪的兩家企業閑置的土地。
兩企業“閑地”清理出來后,平原引來投資18億元建設的京德智造產業園項目。該項目按照“政府引導、企業運作、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的思路,建設第四代工業園區,主要建設科技研發中心、3-5層標準廠房、人才公寓等。
截至目前,中航航空電子、北斗星通、云環智能等16個項目已達成入駐意向。作為“騰籠換鳥”的受益者,京德智造產業園全部建成后5年預計銷售收入實現可達30億元,項目建成后10年時間,預計銷售收入實現可達90億元。
“以前,從項目落地投產之前,需要經過征地、遷占等很多步驟,很多精力和時間花在‘起跑階段’,等項目竣工投產,市場環境變化了,發展的銳氣也小了。借殼發展,縮短了我們的建設周期,節約了投資成本。 ”京德智造產業園董事長蘆宗富說。
騰籠換業,提升成長格局
項目落戶平原開發區,客商審視“新廠家”,就如市民挑選新樓房,市民關注小區環境、周邊配套,客商關心園區的產業標準、開發區的建設格局。
剪枝去葉、騰籠換鳥,只是開發區建設的點上突破,高質量發展的平原,需要新一流的開發區去支撐。今年,平原著眼于未來長遠發展,啟動實施了開發區轉型提升工程,著力打造產業發展的集聚區、科技創新的示范區、對外開放的先行區。
如何轉型提升,平原縣委書記、縣長領銜,從三條主線齊頭推進,一條線是打造“看得見”的現代化功能格局,讓好項目對號入座,加快推進“一區多園”規劃建設。
“一區”,就是將開發區打造為全縣新舊動能轉換的先行區;“多園”,就是重點打造京德智造產業園、華北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等多個園區。
一條線是健全高質量的運行體制機制,讓新項目加速落地。平原制定出臺了《關于理順開發區管理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進一步理順了開發區管理體制。制定印發了《進一步規范招商引資重點項目落地流程》,建立完善了項目落地“代辦容缺”等工作機制,為優化項目落地出重拳。
一條線是建設宜居宜業的成長環境。平原注重把握“產業、空間、環境”三大要素,在開發區打造四個“城市中心”,即:以科技館、任繼愈紀念館為帶動的“文化服務中心”,以新職業中專、第七中學教育培訓基地為帶動的“現代教育中心”,以縣中醫院及康養綜合體項目為帶動的“健康產業中心”,以德百城市綜合體為帶動的“高端商業中心”。
走出化工、造紙傳統產業的“樊籬”,移植高端裝備制造、大健康、現代農業等“4+6”的現代產業基因。對標江浙地區先進模式,平原正加快推進開發區騰籠換業。
讓每個客商有信心入駐高檔的開發區大格局中,讓每個項目無阻礙落戶在一流的開發區大平臺上,讓每個企業無煩惱成長在美麗的開發區大環境里。
這是平原“種樹人”的發展追求,這是平原“引鳳人”的堅定決心!
本報記者 徐卓 通訊員 孫寧 趙金寶 李淑振 任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