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許敏 通訊員 朱方臣
2005年,平原縣開創歷史先河,創造性的實施了“初中進城”工程,一大批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精英匯聚平原;2017年,平原縣又投資10.4億元實施了“全面改薄”和解決城區“大班額”工程,順利通過了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評估驗收,優越的教育環境、開放的辦學格局更是吸引了國內發達地區的眼球。2018年,江蘇教育集團和煙臺中英文學校先后簽約落地,為平原教育注入了“混合動力”。
合作辦學實現雙贏
隨著辦學條件的逐漸改善,應知而來的是廣大群眾對優質教育的渴望。“廣大學生家長都渴望自己的孩子能上一所好學校,都希望學校有優質的設施設備和師資力量。”教育局長李光澤在全縣教育工作會議上說到。
借他山之石,筑教育廣廈。4月16日,我縣職業中專派專人到濟南市長清大學科技園山東圣翰財貿職業學院考察學習,實地了解該院教育教學、學生管理、招生與就業安置等多方面情況,初步達成合作意向。“圣翰學院注重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的培養,通過與其合作能夠補短板、強弱項,能為職專的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我縣職業中專校長李玉明說道。
僅靠自身力量,很難實現教育跨越式發展,為讓平原學生上“好”學,享受更高的優質教育資源,我縣積極走出去,與知名學校洽談對接,兩年內與煙臺市中英文學校、江蘇教育集團、青島四方機車車輛技師學院簽定合作辦學協議,對外合作辦學實現歷史性突破。
“平原縣委、縣政府重視教育發展,縣領導先后三次到我們學校洽談,希望能把我們的教育方式和理念帶到平原來,這種精神觸動了我們,我們要把唯一一所分校建在平原。 ”平原縣中英文實驗高級中學校長姜超說。
政府投入力度大
“今年原計劃招生300人,報名人數卻破天荒的到了500余人。”縣職業中專教導處主任尹立坤說到。職業中專作為我縣唯一一所職業教育學校,多年來生源問題一直困擾著他們,由于專業無特色,教學設備陳舊,很多本地生源都流向了外地。
去年以來,我縣規劃土地184畝,投資2億元,為縣職業中專和中英文實驗高級中學建設新校,同時職業中專與青島四方機車車輛技師學院、青島市建筑工程職工中等專業學校、青島海洋技師學院、北京商鯤教育控股集團和山東圣翰財貿職業學院等多家名校建立合作關系。
這樣,職業中專在多方合作的基礎上,推出特色品牌專業,通過“三二連讀”和“2+1”模式,學生在本地學習2—3年,再到合作學校深造,取得學歷的同時,還能獲得技能,讓“技能+學歷”成為就業的雙保險。
眾所周知,江蘇教育一直走在全國前列,為提升辦學品質,去年9月份,在多方考察的基礎上,我縣與江山國際學校簽署了合作辦學協議,縣政府為學校劃撥土地100多畝用于學校建設,同時按照70%的比例為該校配備師資力量,結合江蘇優質教育資源,全面激活平原教育潛力,推動教育事業發展。
特色辦學穩步推進
5月28日,縣職業中專的3名骨干教師前往山東圣翰財貿學院“取經”,用一周的時間重點學習他們的辦學思路、優勢專業以及先進理念。“我們不光與其合作辦學,更要學習他們的辦學理念,來提升我們自身的辦學水平。”李玉明說到。
在合作辦學的基礎上,職業中專還積極探索校企合作模式,校企雙方互相滲透、互相支持,有針對性地培養一線專門人才。目前,學校已與森力集團、晉德螺絲和安華瓷業達成相關意向。職業中專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工作的開展,開拓了師生視野,對培養學生“能力”有了明確的界定與認識,為職業教育走上標準化、規范化的發展道路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全國教育看江蘇,江蘇教育到平原,江山國際學校將“洋思”、“四清”、男女分班制等比較成熟的教學模式帶入平原,結合獨立的管理理念,對教師和學生進行量化管理。
“用星級化管理的方式,從德能勤績四個方面對老師進行考核,優秀教師最高能獎勵5萬元,學生按照學習成績,最高能獲得助學金1000元,中考全縣第一可一次性給予獎勵5萬元。 ”我縣江山國際學校董事長楊燦說道。
針對不同的教育,每個學校都有一套適合自己的教學模式。平原中英文實驗高級中學采取“高效課堂”和“全員導師制”教學模式,對學生實行一對一的教育服務,24小時的陪伴和管理服務,不搞題海,不搶時間,并且隨著年級的升高,逐步實行晚自習零作業。
“通過與知名學校合作辦學,不僅為學生及家長們提供更多優質教育資源選擇的機會,同時還能吸納、推廣其高效的辦學理念,培育一批優秀的教師隊伍,也能充分發揮“鯰魚效應”,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全縣教育的轉型升級。”縣教育局長李光澤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