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龍
3月9日召開的全縣經濟工作會議上,縣委書記孫修煒提出,齊河不能僅滿足德州第一,還要全省爭一流、全國爭先進。這既是目標,更是方向、是路徑。當前,先進地區發展勢頭不減,相鄰縣市增速加快,我們唯有行行爭先進,事事爭一流,才能在新一輪區域發展競爭中勇立潮頭,開創經濟發展新局面。
“爭什么”是前提。事事爭先不是盲目爭先,唯有爭的內容可以為己所用、利己發展,才值得去爭。濰坊市濰城區通過爭取與央企國企合作、爭取土地指標等方式,破解了財政、土地等“瓶頸”。眼下,我縣實施的棚改工程可用國家專項債券緩解融資難題;中央財政“專精特新”專項獎補可加快中小企業培植;省政府出臺的“六穩”“六保”促進高質量發展政策清單以及全省“十強縣”創建,更是實現九個新突破的“加速器”。對這些有助齊河發展的資金、資源、項目,就要主動出擊,提前行動,能爭盡爭,凡爭必得。對大項目、好項目的謀劃、儲備,也要及時關注、研究國家、省、市的投資政策,做好隨時能爭、能搶的準備。
“怎么爭”是關鍵。事事爭先有方法,主動學習是途徑。我們提出了“省內看齊壽光、全國學習張家港”的發展目標,這既是標桿更是導師,壽光的現代農業、以農業興工業,張家港的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基層黨建都有成熟經驗,“取經”學習可讓我們“少走彎路”。當然,“拿來主義”不是生搬硬套,學習借鑒更要做好與實際結合的文章。比如,安全生產方面,我們既引進了濰城區應急管理局“一鍵排查”智慧監管執法平臺,又探索實施“局隊合一+委托執法模式”和鄉鎮“六有、三有”執法模式,形成了自己的優勢,便是借鑒與自身結合的做法。
“一直爭”是根本。昔日的世界500強海航集團因偏離主業,盲目擴張,淪落到破產重組的地步;反觀濰柴,他們秉承“不爭第一就是在混”的發展理念,20年來如一日深耕主業,成為全球最大的柴油機產業集群。這恰恰說明爭先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場考驗耐力的持久戰。當今的齊河,雖在全市位居前列,但如果“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恐會淪為不思進取的反例。作為事事爭先的行動者,各級黨員干部要以“釘釘子”的精神補短板強弱項,攻堅克難,久久為功,用苦干實干做到事事爭先、爭取全面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