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王南“一個人的成長不在于他有多么優越的環境,而在于他做事的方式和堅持的信仰。如果能夠一直堅持用勇往直前的精神生活和工作,這個人是幸福的。”日,3 記者在采訪79歲高齡的張慶國時,他這樣說。而讓他有了“豐富精神世界”的人正是他的老領導吳保太,一個將“紅色精神”融進骨血的人。
老領導年過半百工作仍拼命
56年前,張慶國是鐵道戰線上的一名正式職工。1962年一次水災后,于官屯到平原段的軌條受到破壞,為了讓軌條能夠恢復正常,張慶國和同事們不分晝夜的開始搶修,一個月后,軌條的問題解決了,鐵路正常運行。
這種不屈不撓的干勁正是他從老領導吳保太的身上學來的。在張慶國的印象里,吳保太高大魁梧,方頭大臉,黑蒼蒼面龐上有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說話像銅鐘,判斷問題斬釘截鐵,有股排山倒海的氣質。我參“加工作時,吳保太已經快50歲了,但是從我參加工作的第一天起,我就聽到了他不少傳奇。”張慶國說,吳保太有一顆愛黨愛國的赤膽忠心,只要人民需要,他就一馬當先,不顧生死地沖鋒陷陣。1972年,魯北連續多天下大雨,黃河北岸30多米高的路基滑坡。在搶險工地,在大雨傾盆的夜里,年過半百的吳保太大喝一聲,帶領上百搶險隊伍跳進沒過腳脖的水里挖泥裝草袋,扛著上百斤的草袋和群眾一起蹅泥爬坡。他那種大將風采,使得施工隊伍里的群眾力量倍增。
吳保太衷心熱愛自己的事業,與鐵路結下滿腹情緣。兩個兒子與一個女兒長大之后,有的當火車司機,有的當站段干部,有的當列車乘務員,現在他的孫子重孫都考入鐵路部門工作。
吳保太生前曾長期在鐵路房建部門擔任領導職務,他去世后張慶國去看望他的遺孀,才知道她住著一室一廳、不足三十平方米。且光線不足的小房子。張慶國問:“當年兒女沒有成家時,你們怎么過?”吳保太的遺孀說:“廳里過道都住人,見縫插針吧。誰叫他那時當領導呢!”
鐵路人傳承前輩紅色精神
回憶起過去的歲月,張慶國感慨萬千,他說:“在每一次遇到困難時,我們似乎都能感受到吳保太給我們留下的精神財富,冷靜沉著,永不服輸。”
1987年8月26日的夜晚是張慶國永遠也忘不了的。那天晚上,電閃雷鳴,大雨傾盆。正在值班的張慶國馬上進入了調度室,眼睛盯著桌上的三部電話。三部電話輪番作響,不斷有路基險情發生,面對頻發的險情,張慶國的同事們沖進雨里,分赴各個險情地點進行搶修,而張慶國一直在調度室里接著電話,兩個多小時,大雨停了,這也就意味著不會有新的險情發生,這時的張慶國才發現自己的小腿沒在水里,大雨已經涌進了調度室。“那一夜,沒有人抱怨,沒有人休息,哪里有險情哪里就有搶修隊員,有的人赤腳在道床石上跑來跑去,腳底被硌破,鮮血混著泥水流了一長串。”“8·26”之夜的那場搶險距今已經31年,但張慶國至今也不能忘記同事們認真剛毅的表情。他們的表情和吳保太在任、參加搶險時是一模一樣的。
用“吳保太精神”教育子女
現在的張慶國,閑暇時經常會拿起一些關于鐵路方面的史志讀上一讀,看一看記錄過去崢嶸歲月的文章,而他最想念的還是他的老領導吳保太。“一個人的強大并不在于他有多少產業,而是有著更為豐富的精神世界,吳保太就是這樣的人。”張慶國說。
張慶國有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雖然在不同的崗位,但在從小的教育中,“吳保太精神”就是他經常提起的,也是兒女們始終堅持的做事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