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閱《潘店鎮志》,看著里面一頁頁記載革命歷史的文字,以及充滿了烈火和鮮血氣息的老照片……不禁讓人心潮澎湃:彼時的潘店鎮,活脫脫一個窮鄉僻壤里的鄉村圖景,裸露的黃土,歪斜的土屋,窮苦的百姓。此時的潘店鎮,烈士紀念碑所靜靜矗立的地方,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農村景象,早已換了人間。
作為齊河縣開展革命斗爭較早地區之一的潘店鎮,具有光榮的革命斗爭歷史。“紅色文化遺產對于潘店鎮而言,不僅是一種紀念,還是一種文化、記憶和財富,更是發展的靈魂。”潘店鎮黨委書記張炎表示,潘店鎮在各項工作推動中,堅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進而轉化為鄉村振興的發展新動能,努力探索生態美、產業美、環境美、人文美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爭當領頭雁、敢啃硬骨頭、跑出加速度……長期以來,潘店鎮牢牢抓住基層黨建這個“金鑰匙”,把黨建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把黨建資源轉化為發展資源,把黨建成果轉化為發展成果,為鄉村振興裝上“紅色引擎”。
緊跟黨建“主心骨”
凝聚紅色力量
在潘店鎮東元村南,有一塊高大的墓碑。這塊碑立于1946年12月,歷經70多年風霜雪雨,字跡有些斑駁,但仍清晰可認。在碑文的字里行間真切感受到那個血雨腥風的年代,以及對民族英雄的無限感激與崇拜。
1939年,日軍占領潘店,到處抓群眾修寨墻、挖壕塹,采取滅絕人寰的“三光政策”。經抗日敵后根據地干事張干卿介紹,張承祥加入中國共產黨,以賣筆、墨、紙張為掩護,從事地下情報工作。
1943年3月2日,張承祥回潘店傳達文件,順便回家探視分娩的妻子和剛出生兩天的女兒。當晚,潘店南街富農分子侯登榜告密,幾個便衣特務領著十幾名日軍包圍了他家。張承祥突圍失敗不幸被捕。敵人輪番刑審張承祥和他妻子趙桂芳,一無所獲。1943年3月6日,在敵人種種酷刑下,張承祥威武不屈,除了回答不知道外,還大聲疾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勝利屬于中國人民!”敵人氣急敗壞得將他綁在梯子上,澆煤油燒死,享年23歲。
“像張承祥這樣的齊河子弟,如果沒有接受黨的教育,也就是一名普通老百姓。但在戰爭中他接受了黨的教育,加入了革命隊伍,為了理想和信念而戰斗,打仗不怕死,被俘不投降。”潘店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郝檣說,黨的教育始終不能松懈,過去如此,現在更是如此。
潘店鎮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以堅定信仰、增強黨性、提高素質為重點,堅持思想建黨、理論強黨,注重分類指導、按需施教,不斷增強針對性和有效性。他們通過舉辦培訓班、報告會,加強村干部思想政治建設,去年以來組織學習研討3次、演講比賽1次,組織村支部書記到鎮黨性教育中心學習參觀1次,外出學習1次。
他們積極實施“紅色潘店引擎工程”,創建了黨支部、黨員星級評定中心,開展了村支部定性和定量考核即“四評兩定”考核測評,各村根據各部門測評形成的問題清單和整改意見逐項抓落實,確保鎮黨委政府安排的各項重點工作全面落地,有力促進全面從嚴治黨責任落實。去年5月,潘店鎮建成了黨支部和黨員在線評定智慧系統,并高標準建設了星級評定中心。
“參與系統測評的黨支部、黨員在測評系統管理后臺預約后,在星級評定中心大屏幕上生成考核二維碼,黨員、群眾通過手機掃碼進入測評界面,答題后完成測評。”潘店鎮黨委委員、組織委員孟令華介紹,測評結果在智慧平臺顯示并生成評定報告,按照自評占20%、互評占20%、群評占40%、點評占20%的比例計算綜合得分,突出群眾的話語權,真正實現“干得好不好,群眾說了算”。鎮上通過黨支部、黨員評定,在后臺生成評定報告,達到發現問題的目的,對黨支部、黨員問題清單進行公開,同時作出整改承諾。
“從對黨員評定結果看來,四星、五星居多,二星以下就特別少見了。結果一出來,個別評分低的黨員自己看了都覺得臉紅,主動反省,評定制度效果很好。”靖莊村黨支部書記張海濤表示。
盤活發展“源頭水”
樹立紅色品牌
在趙牛河、巴公河交匯處河堤附近立有一塊石碑,正面左上側豎刻“趙牛河阻擊戰”六字,中間刻大字“二十四烈士殉難處”,右下角為“齊河縣人民政府二00六年敬立”。石碑的背面則是一首短詩:“當年抗戰浩悲歌,慷慨無名烈士多。廿四烈士拋頭顱,確保主力過黃河。”
1939年3月5日,八路軍先遣縱隊在高唐琉璃寺集結,向長清大峰山抗日根據地轉移時,被敵包圍。3月6日,敵騎兵尾追青年縱隊三團至岳劉、藥王廟(屬潘店鎮)一帶。青年縱隊三團三營受命阻擊敵人,且戰且退,掩護部隊轉移,最后留下九連一排的27名戰士在趙牛河和中心河匯合處埋伏阻擊敵人。戰士們與敵人斗智斗勇,憑借沿河有利地形與敵人激戰數小時,斃傷敵人數十人。戰至午時,因寡不敵眾,除3名機槍組戰士奉命提前撤出戰斗外,其余24名戰士全部犧牲。此阻擊戰,為部隊和魯西北黨委轉移贏得了時間,順利從董寺跨過黃河進入大峰山區。
“沒有那時候的熱血犧牲,就沒有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魏臺子社區黨群管理服務中心主任孫中全說,過去打仗是為了趕走侵略者,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現在我們一心一意搞發展,致力于脫貧致富、鄉村振興,也為了讓群眾過上好日子,現在大伙兒都認咱們村黨支部這個帶頭發展的紅色品牌。”
近年來,潘店鎮積極抓黨支部領創辦合作社,累計培育黨支部領創辦合作社21個,全鎮所有村全部完成增收目標,10萬元以上的村達40%,其中,西腰站村黨支部創辦的田鄉合作社大蒜出口加工項目完成大蒜收購3000噸,完成經營收入780萬元,同時帶領6個合作分社創收近10萬元。
黨支部帶動,村里人的心思也活泛了,不少人在村里支持下也搞起了種養殖。就拿“趙牛河阻擊戰”發生地附近的魏臺子村來說,村里2015年成立了魏豐農技服務合作社,村民以資金、土地、勞動力等入股,帶動大伙兒一起致富。村里看集體搞種植搞得好,有15戶村民干脆自己有樣學樣搞起了蔬菜大棚。
“看看我們的普羅旺斯西紅柿,這種柿子皮薄更可口。現在柿子還在授粉期,到正月底就能上市了,濟南那邊專門過來收購。這一個大棚1000多平方米,差不多一年能盈利7萬多,這日子有奔頭啊。”種植大戶孫章河笑呵呵地說。
解好管理“方程式”
升華紅色效應
“桂連嫂子,快過年了,給你們送來了大米和面粉,最近還缺啥,跟我說就行。”1月29日,朱莊村聯戶黨員朱法營給村民王桂連送來了生活用品。王桂連今年73歲,3個孩子都在外地工作,今年因疫情防控需要,孩子們取消了回家過年的行程,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家中老人。朱法營得知情況后,隔三岔五就會到她家看看。
倡導年輕人就地過年,像王桂連一樣的留守老人怎么辦?潘店鎮發揮聯戶黨員制度優勢,借助電商平臺,加強留守老人的生活保障服務工作。潘店鎮的黨員聯戶即“初心三人行”工作,即由一名支部班子成員聯系3-10名黨員,一名黨員聯系5-15戶群眾,對聯戶黨員干部落實“五個一”制度,即開展一次學習、通報一些情況、匯報一塊工作、認領一批任務、協商一些難題。截至目前,全鎮95個黨支部、225名支部委員、1800余名黨員干部參與黨員聯戶工作,聯系走訪群眾13000余戶,建立聯戶臺帳1800余個,解決群眾實際困難問題1200余個。
“公心就是初心、民心,只要干部一心為公,黨委、政府就會放心,人民群眾就能順心,我們干工作才能舒心。”鎮人大主席馬紅衛感慨,潘店鎮就是通過找準基層“公因數”,巧解治理“方程式”的辦法,聯系服務好群眾、推動了鄉村治理,升華了“紅色效應”。
除了黨員聯戶,他們還探索了“四議三審兩公開機制”,通過對新村規劃、產業發展、土地流轉等九類重大事項,經黨支部會提議、“兩委”會商議、黨員大會審議、村民代表會決議,事前審查、事中審視、事后審計,決議公開、結果公開。潘店鎮堅持民事民議、民事民管,成立了綜合執法辦、一村一警務助理、村民議事會、網格員、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的五支隊伍。村級矛盾糾紛通過網格員調解、村民議事會調解、法律顧問調解。在不能取得滿意效果的前提下,通過整合警務助理、司法援助、綜合執法、村民議事會等會商協作辦公,全面運用法律、親情等手段,發揮1+1>2優勢,化解矛盾糾紛。
“在烽火年代,潘店鎮的革命先烈們保家衛國不怕艱險、不畏犧牲;在新時代,潘店鎮走在鄉村振興路上更要奮勇爭先。”張炎表示,他們將緊緊抓牢黨建“牛鼻子”,發揮好“主心骨”作用,團結帶領廣大群眾齊心干,擔當作為、狠抓落實,爭當全縣鄉鎮發展排頭兵、躋身全市鄉鎮綜合實力10強鎮!
記者感言
心中有陽光 腳下有力量
對廣大黨員干部來說,紅色基因是無私的奉獻、無畏的戰斗。“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這個理念,讓他們心中充滿陽光,愿意用更多的“辛苦指數”換百姓的“幸福指數”。
在潘店鎮,黨員們做到了生病要去看、民意要去聽、政策要去講、吵架要去勸、困難要去幫“五上門”;群眾有不滿情緒必到、有突發事件必到、有矛盾糾紛必到、有喜事喪事必到“四必到”;困難家庭必訪、危重病人家庭必訪、空巢老人及留守兒童家庭必訪、信訪戶必訪“四必訪”。
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采訪中,老百姓談起自己村的黨員就跟家人一樣親近。“村支書得知我得了胃癌,及時幫我申請了臨時救助,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老莊村村民張合元這樣說。還有“要不是村里及時疏通堵塞涵洞,去年雨季我們家屋后頭準被雨水淹了。”鄭劉村村民商小玲慶幸不已。
更難能可貴的是我們很多黨員干部說起這些服務群眾的事情來,都覺得“只是做了共產黨員該做的事情”。他們說:“潘店鎮革命烈士多、革命故事也多,我們從小聽著革命事跡長大的,比起過去那些苦日子,我們做的這些事情都不算什么。”
是的,總有那么一些人,為了國家民族的未來,拋頭顱,灑熱血;總有那么一些人,為了革命勝利,寧死不屈;總有那么一些人,在和平的今天,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縱觀歷史,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在極端艱難困苦的環境下發展壯大,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皆因廣大黨員、干部始終密切聯系群眾,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使然。
一代人總有一代人的際遇,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新革命路。讓我們不忘初心、繼續前行,將一脈相承的紅色基因灌注到干事創業的行動之中,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把革命先烈開創的偉大事業推向前進,為人民群眾創造一個更美好的明天。
德州日報新媒體出品
記者|鐘偉 通訊員|孫德奎 楊慧
編輯|于春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