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岳琪本報通訊員朱銘娟
張虎(左)為社員提供技術指導。 記者王岳琪攝
4月14日一大早,大黃鄉孫莊村張建平就開始了忙碌,“今天摘了1000多斤黃瓜,中午前送到合作社,有合作社幫著銷售,我們就放心了。”近期受疫情影響蔬菜銷售遇到困難,齊河思遠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火線成立黨支部,統籌推進蔬菜的運輸、銷售問題。截至目前,已幫助社員銷售愛心蔬菜10萬多公斤。
齊河思遠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2011年成立,在冊社員128名,輻射帶動周邊社員800多戶,服務保護地蔬菜面積2000多畝。合作社搭建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的平臺,集中資金、土地、技術、勞動力等生產要素,通過“菜單式”模式幫助農民發展蔬菜大棚,走出了一條致富路。
談起合作社,社員賈義剛最大的感受就是貼心、專業、有保障。“我去年加入的合作社,種了1.4畝西紅柿大棚,4個月時間收入了10.9萬元,比往年同期增收二三萬元。合作社給我提供品種、技術、市場等全方位服務,遇到問題拍個照片發個微信,立馬能收到專家的專業解答。微信上解決不了的,技術人員24小時內會上門指導服務。”賈義剛說。
合作社成立之初,針對當地小農戶種植分散、種植效益不高等現狀,合作社理事長張虎帶領社員們多次外出學習取經,結合當地生產現狀,提出了“保護地蔬菜全程管理方案”,針對不同種類作物從土壤、植保、溫度、肥水到收獲全過程設置了精細化的管理流程,通過不斷優化和培訓,很快就見到了效益。
為幫助社員更快更好地發家致富,合作社設立了“田間課堂”,利用農閑時節,邀請專家為社員們授課。合作社還組建了技術交流群,根據作物生長節點和棚內作物現狀不定期推送作物管理要點,讓社員不用出村,就能得到在線專家的指導。
在大黃鄉彭太屯村高紹月家的大棚里,一根根黃瓜掛滿藤蔓,長勢喜人,他種了1畝地黃瓜,從元旦定植到現在收入近4萬元。“這是我們的示范棚,用活性菌改良土壤,引進高科技‘石墨烯波頻增產儀’,改變了作物生長環境,種出的黃瓜口感好、品質高。同等條件下,每天稱重數據比不用的地塊高12%以上。”張虎介紹。
近幾年,合作社不斷探索蔬菜種植綠色高效模式,堅持減肥增效和綠色防控理念,創造性地提出“一清二施三深翻和稀土轉光膜綜合應用技術”,有效地解決了土壤健康問題。稀土轉光膜的應用讓作物病害減少了30%,產量增長了10%至20%,作物提前5至7天上市。
為給更多社員做好服務,合作社在每個蔬菜種植集中村設立了村級服務站,聘請合作社優秀社員擔任村級指導員,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村民不用出村就能解決問題,打通了農業服務的“最后一公里”,“有困難,找思遠”在村民中傳為佳話。
種得好還要賣得好,合作社積極拓寬銷售渠道,通過了國家三品一標認證,注冊“達康蔬季”、“齊魯飄香”產品商標,成功入選“黃河味道”區域公共品牌。
搞好生產的同時,合作社還承擔公益使命。2020年至2021年出資8萬元給社員大棚入了保險,讓社員在意外情況下減少損失。開展銀企合作,合作社為社員提供擔保低息貸款100多萬元,解決了生產中資金問題。
“今年合作社將建設現代農業綜合服務中心,集黨建、培訓、電商、社會化服務等多項功能為一體,為社員提供更加優質全面的服務,我們有信心帶大伙兒過上好日子。”張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