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縣用心用愛為群眾婚姻幸福保駕護航——
□本報記者鐘偉本報通訊員張書媛朱銘娟
5月20日,新人領取結婚證
新人填寫《婚前調查問卷》
家庭是社會的基礎,家庭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必要條件。5月20日以來,我縣新人婚姻登記進入高峰期,每天登記的新人30對以上。為積極構建和諧家庭,打造穩定的婚姻關系,我縣最大程度發揮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和婚姻家庭輔導中心的社會作用,廣泛開展婚姻家庭輔導工作,在社會公開招募“五老”志愿者,開展“幸福護航”婚姻家庭輔導服務行動,促進婚姻家庭和諧幸福美滿。
回應需求做實功
“結婚后要和他家人住在一起,我擔心這些關系處理不好。”“結婚后會不會熱情消退?”因為對未來婚姻生活的不確定性,有些準備步入婚姻殿堂或剛領完結婚證的新人會感到焦慮,擔心把婚姻真的變成了一座圍城。那么遇到這些困惑該如何解決呢?
在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當每一對即將結婚的新人詢問工作人員這些問題的時候,工作人員都會叫來婚姻家庭輔導中心的志愿者來回答,志愿者們多是心理咨詢師、社工、律師等專業人士,他們為公眾免費提供婚前輔導、婚姻家庭關系調適、離婚調解、法律咨詢等服務,為婚姻家庭保駕護航。
不僅如此,新人們在志愿者的引導下,還會填寫婚前問卷調查表,志愿者們對每一對新人的調查問卷進行解析,評估他們的親密關系,并依據問卷結果引導新婚夫婦建立一種有效的溝通模式,對彼此的興趣、愛好、性格等作更多的了解,從而找到交集點,擁有更多共同話題,為以后的幸福婚姻奠定基礎。
“婚前輔導讓更多人理性冷靜地看待婚姻,更有能力和智慧處理婚姻家庭中的坎坷矛盾,對整個社會的穩定有著積極意義。”在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主任孫振虎眼里,群眾的需要就是他們努力的方向,婚姻家庭輔導是一個很大的領域,它涵蓋整個家庭生命周期,包括婚前、新婚、冷靜期以及婚后讓愛重來的一些內容。“每個領域都需要專業人員進行潛移默化的引導。”
他們將工作前置,在結婚登記時開展輔導服務,并通過增加登記的儀式感等方式幫助新人做好進入婚姻的心理準備,樹立正確的婚姻家庭觀,了解如何經營婚姻。還開設了婚姻“愛心課堂”,邀請家庭教育和心理咨詢專家與新人互動交流,傳授家庭婚姻經營之道,幫他們樹立正確的愛情觀、婚姻觀、家庭觀,扣好婚姻的“第一粒扣子”。
“從開展婚前輔導至今,我們也一直在不斷探索,摸索出更能吸引新人,更能真正幫助到新人的輔導方法,讓新人通過婚前輔導環節,掌握到更多經營婚姻和家庭的知識。”孫振虎表示。
解決矛盾用巧勁
“感謝你們及時出面調解,挽救了我們的婚姻,我們夫妻兩人也不打架了,現在一家子生活很幸福!”這是不久前,劉女士在接受婚姻家庭輔導回訪后發出的感慨。
劉女士與丈夫結婚6年,婚后夫妻感情消磨、對彼此感到厭倦,劉女士的婆婆經常插手兩人婚后生活,由于劉女士經常高額消費,沒有養成勤儉持家的習慣,其丈夫也將積蓄交給婆婆管理,導致兩人生活矛盾增多,在家里多次爆發沖突,直至婆媳間一次經濟糾紛成為積怨爆發的導火索,劉女士與丈夫紛紛表示“過不下去了”,來縣民政局申請離婚。離婚登記預約前,經過協調兩人愿意到婚姻家庭輔導室,讓志愿者進行一一輔導,逐步擊破各個矛盾點,劉女士和丈夫也在輔導過程中意識到自己存在諸多婚姻盲區,經調解,兩人也愿意為對方改變自己的言行,發現對方身上的閃光點,逐步走出離婚的僵局。
“替黨和政府行大愛,為社會分憂,為自己修德。這是縣委、縣政府領導對婚姻家庭輔導組織的要求,也是我們每個志愿者的行為準則。”婚姻家庭輔導中心主任高志新介紹。
走進縣婚姻家庭志愿輔導中心,從接待室、培訓室到傾訴室、輔導室,每個房間都有獨特功能,有負責婚前培訓的,有對擬離婚的服務對象進行調解的,還有針對離異家庭的子女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
“調解家庭矛盾,我們得講究方式方法,多用耐心和巧勁。”高志新說,為了讓工作常態化開展,輔導中心編制了《工作手冊》,制定完備工作機構、服務制度、工作制度、調解制度、志愿者星級評分制度等各項工作制度,使調解行為有章可依、有法可循。并且成立12個輔導小組,實行“早晚周月”工作方法,即“每早一晨會”“每晚一總結”“每周一講座”“每月一研判”。
調解中,他們實行“聽、勸、調”三步工作法。“聽”是耐心傾聽當事人傾訴,聽出其中的分歧和焦點分組進行調解。“勸”是兩個志愿者為一組,分別與夫妻雙方談心、勸說。“調”就是找到矛盾的癥結所在,依法依理依情幫助當事人梳理矛盾、分清責任、對癥下藥,提高婚姻調解的效率,增進婚姻家庭的和諧,讓當事人雙方都滿意。
為愛助力成風景
“520”因諧音“我愛你”,是朋友圈里“秀恩愛、曬幸福”的特殊日子,也是情侶們結婚登記的“好日子”。“5月20日那天,我們一上班就開始忙,到下午4點,共為160對新人辦理了結婚登記,確保每一位當事人高興而來,滿意而歸。”孫振虎介紹。
在那天,縣民政局開展了“倡導喜事新辦,倡樹文明新風”文明婚俗宣傳活動,由志愿者為準新人們發放移風易俗宣傳單,宣傳文明婚俗,提倡喜事新辦,引導廣大青年爭做文明婚俗的踐行者。此外,他們還開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題宣傳活動,向廣大群眾宣傳相關法律條文,為建設幸福和諧家庭貢獻力量,推動婚姻家庭關系和睦、文明發展。
在那天,檢查口罩,測溫,查看健康碼、行程碼、核酸檢測報告,掃描場所碼、取號預約、人員分流……新人們井然有序落實防疫要求,工作人員嚴格把關,守護幸福的同時更守護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
群眾一聲聲“辛苦了”“太謝謝你們了”的背后,是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把便民利民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點,不斷簡化辦理流程、創新工作方法、完善服務細節,為幸福家庭保駕護航的努力。
“群眾之事無小事,我們的工作總結起來說就是完善基礎設施貼心服務,公開辦事流程細心服務,開通綠色通道暖心服務,開展婚姻調解挽心服務。”孫振虎表示,用心用愛經營,就能把服務做成最靚麗的為民風景線。
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和婚姻家庭輔導中心不僅成就了一對對新人、挽回了一對對“離人”,還讓很多志愿者找到了人生的意義。
“做志愿者是件非常幸福的事,很感謝婚姻輔導中心這個平臺,讓我退休后,能在這里發光發熱,讓我的人生價值最大化,讓我有機會為更多的家庭點亮心燈。”國有企業退休職工、志愿者王靜說道。她在調解的諸多案例中這樣總結:志愿者就像一面鏡子,能夠照出夫妻離婚的原因,也要用這面鏡子照見更多的夫妻,以此為鑒,避免更多的家庭重蹈覆轍。
有同感的還有今年66歲的董玉芝,潘店鎮王對宇村人,是一位干練爽快、樂于助人的老大姐。2019年4月,原本是到縣城來跟著兒女們享福的她,聽說縣里的婚姻家庭輔導中心招募調解志愿者,就立即報名加入,她在工作中認真總結調解技巧,最多一天勸和過6對夫妻,2020年被評為星級調解員。三年來,她的平均勸和率高達70%,在志愿者隊伍中遙遙領先。董玉芝的兒子不禁感嘆道,母親雖然歲數大了,反而在輔導中心找到自己的人生價值了。
據了解,縣婚姻家庭輔導中心自成立以來,已開展輔導服務活動3127次,對擬離婚夫妻進行調解服務,成功勸和867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