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聞網訊(記者 宋宜廣 通訊員 賈世濤 王燕)
12月24日,記者走進齊魯高新技術開發區中關村海淀園齊河科技城項目現場,各項目主體內外墻體裝飾開始掃尾、供暖管道和排污管道的鋪設已經完成,其他工作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面。“這是我縣借勢京津冀發展戰略產業轉移、打造協同發展示范縣的前沿陣地,這里有高新技術產業對接,大規模高檔次產業園區孵化,全縣對接京津冀,加快建設協同發展示范縣形勢良好。”縣委常委、副縣長、縣京津冀協同發展辦公室主任李彬彬說。
中關村海淀園齊河科技城項目投入使用后,未來3至5年將入駐企業可達300多家,能夠創造產值100億元左右。另據悉,5月份中關村海淀園·齊河縣“互聯網+”區域戰略合作創新示范區戰略規劃實施以來,我縣與中關村海淀園雙方互動更加頻繁,定期進行互訪對接,先后簽約、落戶項目13個,在談意向項目18個,在承接京津冀產業外溢,接受輻射、借勢發展方面取得豐碩成效,走在了全市前列。
京津冀地區與長三角、珠三角比肩而立,是拉動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京津冀地域面積 21.8萬平方公里,2014年地區生產總值約為 6.65萬億元。經濟發展和輻射帶動潛力巨大。
該如何把握這個發展機遇,建設協同發展示范縣、推進小康齊河建設?我縣給出的答案就是按照中央、省、市發展京津冀總體部署安排,結合縣內實際做好發展定位、重點任務、對接措施“三篇文章”。
在發展定位方面,我縣依托山東省“一圈一帶”戰略的核心圈層、山東省會北城,德州南融省會橋頭堡、主導區,山東對接京津、德州協同發展的戰略高地這個得天獨厚優勢,按照市委、市政府對我縣提出打造全市協同發展領頭雁、排頭兵、先行區,建設協同發展標桿示范縣這個要求,加快推進各產業園區、重點項目對接和升級。
在重點任務方面,我縣著重做好找準承接重點、做強承接平臺、大力招商引資三個方面。
找準承載重點上,縣里根據《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優先重點疏解的高消耗產業、區域性專業市場和部分培訓機構、企業總部等四類非首都功能,認真甄別當地產業、對符合條件、發展潛力大的產業進行重點培植,做到優勢對接。做強承接平臺上,高標準推進經濟開發區、黃河國際生態城、齊魯高新技術開發區、濟北高鐵樞紐經濟協作區等平臺建設,增強對京津產業轉移的吸引力,使其成為創新主體聚集區、產業發展先導區、轉型升級引領區和協同發展的典范。大力招商引資上,以“中國制造2025”為主攻方向,實施百人進京、千人進省、邀請百家企業來齊對接、引進百億元資金“百千億”工程,瞄準世界500強、中央企業、省屬企業、大型民企和高科技企業,主動出擊,精準招商,著力引進一批技術含量高、市場占有率高、附加值高的高端優質項目。
除此之外,我縣還在招才引智招研引學、建好國家級齊魯科技孵化器,建設院士工作站,推進與中科院、清華大學等全面對接、合作和建設休閑旅游基地、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等方面工作。
做好借勢京津冀發展,示范縣建設的成效大小,關鍵點在于對接措施的保障上。我縣做到組織協調到位、目標責任到位、督導調度到位。縣里專門成立了產業承接、人才資源、社會事業、科技金融、生態建設、農產品基地建設等6個工作推進小組,精細化分為12個工作組,由縣委、縣政府領導班子成員兼任各工作組組長,結合日常工作分工,分頭負責本組的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推進工作。同時,還成立了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推進工作領導小組日常工作協調機構,抽調3名人員集中辦公,負責對接京津冀活動協調、材料整理、信息上報及督導調度等工作。通過簡報、短信群發等平臺及時將各小組的工作成績、經驗、亮點等呈報給市縣領導。建立考核制度,對各推進組的對接工作每季度一通報,每年度一考核。我縣印發了《關于加快建設協同發展示范縣的意見》和《關于成立齊河縣京津冀協同發展推進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把協同發展的重大項目、重要事項和重點工作納入年底考核,確保將我縣京津冀協同發展示范樣板打造的更加響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