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這樣一個生活高度物質化、文化消費高度娛樂化的時代,一個寫詩的人既不能獲得相應的物質回報,又不能依此浪得多大虛名,因此,詩人“金盆洗手”,退出詩壇,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然而,在這樣的社會大環境下,一個停筆多年的詩人又重新寫詩,一發而不可收,并且出版了新的詩集,這就不能不令人特別注目了。這種現象,被稱之為“梅開二度”(同一件事成功地做到兩次)。我感到,以此來形容齊河籍詩人英倫和他的新詩集《溫柔的釘子》,是再貼切不過的了。
??? 當形容詩人“梅開二度”的時候,讓我們首先回首詩人那新梅初綻時的景象。
??? 詩人英倫,真名譙英倫。曾在縣委辦公室工作多年,后到縣教育局任職。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他以散文詩展露才華,連續出版了兩部詩集,一部為《哭過之后》,另一部為散文詩集《瘋狂的目光》。在那時候,一個人出了兩部詩集,還比較少見;加之“英倫”這個名字比較“洋氣”,且詩人在縣委機關樓上工作,很快被人所知。開始人們都認為“英倫”二字是個筆名,了解之后才知是真名,姓譙。有一年,省廣播電臺的秦寧女士到齊河掛職宣傳部副部長,在省電臺集中宣傳了齊河縣的四位作家、詩人,英倫是其中之一。當時,省廣播電臺的文藝節目播送了英倫的三章散文詩:《地平線》《那把傘只用過一次》和《一棵莊稼》。這三章散文詩,均選自英倫的散文詩集《瘋狂的目光》。多年之后的今天,當我重新再讀詩人這些早年作品的時候,仍然感受到詩人充盈在作品字里行間的激情和才華。請看《瘋狂的目光》這一章散文詩的第一節:
??? 六弦琴斜倚在雪白的墻上。 /七月正午寬闊的時間巷道里,陽光豪放的蹄子亂響。 /我不想啟動任何一根手指,只想用瘋狂的目光,彈響一個愿望:/愛你,象(像)野獸愛著河流旁的林子,我愛著詩。僅僅為了一種需要,一種開始。
??? 雖然這只是一章散文詩的一節,但是它已經具備了現代詩的諸多要素:詩的語言,詩的意象,詩的細節,詩的主題的多義性或不確定性等等。文學是語言的藝術。詩的語言是所有文學語言里最精粹的一種。現代詩(就是不講格律的新詩或曰自由體詩)語言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說,一首詩(散文詩也是現代詩的一種)是不是真正的現代詩,首先要看作者是不是真正掌握了現代詩的語言。我看一首現代詩,先看頭三行,即看它是不是具備現代詩的語言。如果這三行文字,放在小說里也行,放在散文中亦可,我就會停下來,心里就會說:這樣的所謂詩,不看也罷。關于一種文學藝術樣式其語言的重要性,我常常想起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說過,他太重視語言了,認為小說的語言也是內容(大意)。依此之說,作為最講究語言精練的現代詩,其語言就更應當是內容重要的組成部分了。前幾年,人們對詩壇上不講究語言的“羊羔體”“回車體”“口水詩”多有微詞,就不難理解了。再看英倫的這一節散文詩,從第一句開始,它就是現代詩的語言。讀了這第一句,讀者就會從心里說:哦,這是詩。接著就會以讀詩的心理讀下去,體味著、享受著現代詩的詩意美。總而言之這,僅從現代詩的語言這一個側面來看,英倫寫詩的起點很高,是一個真正具有寫詩稟賦的人。其它方面,就不展開敘述了。
??? 后來,聽說英倫不再寫詩了,我們幾個文友都感到惋惜。再后來,縣里要集中出一批書,英倫又出版了詩集《夜行馬車》。自此之后,英倫又沒再寫詩。在新出版的詩集《溫柔的釘子》后記《我曾離開,我亦歸來》一文中,英倫披露了當年停筆不寫詩原因。讀者可看詩集后記,本文不再轉述。至于為何“重操舊業”,英倫在詩集的后記中也作了具體的說明。現在,我們來看英倫新出版的這本詩集《溫柔的釘子》。關于這部詩集,已有多位文友談了自己的讀后感。我不想重復相同的感受,只從一首詩切入,談一談自己的感受。這首詩是就是作為詩集書名的那一首《溫柔的釘子》。
??? 首先,我們一看到詩的題目,就會被吸引。釘子,在現實中是一種堅硬而且尖銳的東西,詩人以“溫柔”來形容它,把它作為全詩的總的意象,并作為詩的題目,本身就具備了詩意和新鮮感。同時,對于了解英倫詩作的人,看了這個書名,就會聯想起他部散文詩集的名字《瘋狂的目光》,兩部詩集的名字形成反襯,一個“瘋狂”,一個“溫柔”,有異曲同工之妙。下面是詩的第一節:
??? 比如枕頭,柔軟,舒適,淡淡菊香/夜夜把我釘在塵世的床上/睡眠是我所需,但非我所愿/我愿始終醒著,才不會錯過更多幽深和悲傷
??? 全詩共六節,第一節出現了“枕頭”這個意象,是對題目“溫柔”的呼應和強化。但是枕頭這個柔軟的物品“夜夜把我釘在床上”,就把題目中的“釘子”實現了轉化,由實物(名詞)變成了形容詞,由“形而下”轉化成“形而上”。這個轉化對全詩思想意義的深化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實現了這個轉化的基礎上,詩人對“形而上”的釘子所蘊含的意義就可以一步步開掘下去。于是,詩的第二節就寫到了嬌小的妻子把我溫柔地釘在小城;第三節寫父親一巴掌狠狠把我釘在了學堂;第四節寫音樂這枚釘子最溫柔可怕;第五節是一連串溫柔 的釘子如何如何。最后一節,也是對全詩作結,雖然只有兩句,但自然而然地強化了主題。
??? 這首詩按照我的理解,應當是詩人英倫在復出之后的標志性作品之一。它的厚重、深刻和犀利,使我讀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這首詩把時間和命運喻為溫柔的釘子,從不同的視角挖掘釘子的意象所蘊含的意義,并使之最大化,猶如一首命運的交響曲,深沉而激越,直抵人性的本質,寫出了時間(歲月)的無情,人生的滄桑、糾結和無奈。特別是第三節寫因自己逃學,父親一巴掌“狠狠地把我釘在了學堂”。父親一巴掌之后說的那句“莊稼人的臉上不能光長玉米和高粱”,響亮、沉重而又不忍,可以讓多少從農村走進城市的人心在顫抖!這一巴掌、一句話,寫出了一個身為莊稼人的父親對后代改變命運的渴望,對孩子的恨鐵不成鋼,以及身為農民對世世代代艱辛生活的體會,生動而準確。這一節詩雖然只有三行,卻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這首詩使我想起了著名女詩人李小雨的一種觀點,她說,一首好的現代詩應當抵達人心的最柔軟處(大意)。我覺得英倫的《溫柔的釘子》這首詩就實現了這種抵達。誠然,對于這首詩,不同年齡階段、不同閱歷的人,會有不同的閱讀感受。但是我相信,凡是從農村走出來的、過了知天命之年的成功人士或半成功人士,只要他對漢詩有一定的感受能力,讀了英倫這首詩,都不會無動于衷。我希望凡是能讀到英倫詩集的朋友,都能夠品味一下這首詩。當然,這一首詩只是英倫這部詩集一個側面,整部詩集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表現的手法也靈活多樣。喜歡新詩的讀者可逐篇去領略其風采。我這里就不越俎代庖、班門弄斧了。
??? 以詩集《溫柔的釘子》為標識,英倫重歸詩壇,給我們的印象是,他“寶刀未老”。但又不是重復二十年前。借用英倫的說法,如果說二十多年前詩人的目光有著年輕人的“瘋狂”,那么,二十多年后的現在,我們感受到的是一個已愈知天命之年的詩人目光的犀利。可能人們從詩集中看到的詩作與二十多年前有一些相同的主題,如對故鄉、親人、愛、人性的書寫,但對照來讀,就會發現前后的不同,我感到,以前英倫的詩是單純之下的才情,現在的詩則是復雜、厚重之下的情懷。這里面有對人生酸甜苦辣的深切體會和深刻表達。這種情懷,猶如一壇窖藏多年的高度白酒,愈加醇厚與濃香。
??? 詩人英倫梅開二度、重回詩壇這件事再一次證明:人的生命不僅活在單純的物質層面,物質生活的豐富無法替代精神生活的困窘;一個骨子里愛詩并且善于用詩表達想法的人是無法永遠棄詩遠去的,寫詩也不僅僅是年輕人的專美。從這個意義上說,只要人類存在,有精神需求,文學(包括詩)就不會消亡。因為文學要表達的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深層意義。文學中不但有對故鄉、土地、親人、愛和人性的一代又一代人的書寫與刷新,而且有詩和遠方。
□ 華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