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牽著女兒的手,穿過徒駭河的沙灘,在桑樹林里采摘桑葚。對昔日的懷念,讓人想起那些如水的歲月,往事如潮水一樣涌來,使我們看到擱淺在舊時光里最下面那些東西,包括媽媽手指頭上的頂針。
頂針戴在媽媽中指上,松了,媽媽用牙齒咬,頂針的孔變細了,再戴時正合適。當媽媽抬起頭把目光移動時,是關于家和萬事興的最貼切的畫面。媽媽目光祥和,頂針戴在右手中指上,一頂一頂幫襯著針,她的臉龐和姿勢告訴我們,什么是寧靜平淡。當媽媽聚精會神于一雙襪子的縫補時,把這個畫面和其他聚精會神的事物相比:老師聚精會神于黑板,會計聚精會神于算盤,作家聚精會神于文字,書畫家聚精會神于筆墨紙張。此刻覺得媽媽是世上最溫柔善良,最體貼之人。
頂針在家里是較小的物件,因此媽媽放得比較仔細,縫了一個小小的布兜裝下,再放到針線盒里。這一枚環上滿是小凹點的指環,縫衣做鞋時用來輔助針,這樣可以使勁,不會傷到手指。它如一位雕刻師,卻絲毫沒用叼刀的威力。它在創作的世界里,是一位女人。那些細細的白線,在它的幫襯下,被縫在被子里,“千層底”的鞋里,包括袖口的補丁,像一串串潔凈的、微小的足印。在家里,頂針與針線和被褥布匹一起生活,一起傾吐關于月亮,莊稼和村莊的的話題,這些話題被徒駭河洗過,被光線照過。水和河流的語言被遠行的孩子帶到了異鄉。
我想起回家和結婚的前兩天,媽媽戴著頂針都在屋里縫被褥,縫十幾雙紅色的鞋墊。我記起,那些被褥和鞋墊是早已做好的,她又拾到出來,重新縫制。重新縫制并沒有特殊的作用,被褥不會用壞,鞋墊久了自然扔掉。但此刻媽媽只能做這些了,這就是她的全部。在日子面前,她主導不了歲月。女兒是自己的心頭肉呀!但仍要被所愛之人帶走,帶到異鄉。媽媽的話語和頂針的話語一樣,輕輕柔柔但樸實無聲。當女兒離家,當厚厚的被褥、鞋墊一起到達的時侯,媽媽的手上只剩下一枚孤單單的頂針和一聲惦念。
媽媽把它摘下來小心翼翼地收起來,放在針線簍里蓋好。她定是記起我幼時,擺弄頂針時,被頂針刺痛的場景了。其實女兒大了,已不在跟前,已經不用擔心她不聽話,扎傷手指。
頂針,它沒有戒指的貴重,但它卻濃縮了歲月。現在的家庭,已經找不到或者根本沒有見過頂針了。城里,鄉下沒有頂針,沒有人自己縫縫補補。媽媽為孩子準備的都是成堆的在實體店,或是網購的衣服。在城里,鄉下,和頂針一起丟失的,還有勤儉的習慣和那些難忘的情景。
□ 丁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