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惠
在華北平原上,流淌著一條河,它的名字叫大清河。它是黃河的分支,與黃河相鄰。
我和妻子驅車來到大清河畔。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中國第一歷史碑廊”,我目睹過濟南靈巖寺碑林、西安碑林等,都沒有這么大的規模,碑林上千米長,石碑幾百個。有眾多古今圣賢、文人騷客的詩詞,有郭沫若、梁啟超、孫中山、李鴻章、乾隆、顏真卿等人龍鳳飛舞的墨跡,最矚目的當屬舒同書寫的毛主席的《六盤山》,巨石之上,通體紅字,揮灑自如,氣勢磅礴,龍飛鳳舞,令人嘆為觀止,震撼不已。
我和妻子信步行走在大清河畔的林蔭路上。時至夏日,花香早已撲鼻而來,最香的莫過于油菜花,香氣濃濃。那紫色的、粉紅色桃花;潔白如雪,花蕊吐芯的梨花;金黃燦爛的迎春花;大串的櫻花;色彩絕倫的牡丹……讓人心曠神怡,賞心悅目。
拾級而上,過一漢白玉橋,一對大獅子分立兩旁,威風凜凜。岸上移步換景,美不勝收,應接不暇。眨眼之際,數步之遙,又一小天地。一拃之內,亦是奇花;一庹之遠,且是異石;圓拱石橋,流水潺潺。白發老者在此對弈,學者吟詩誦文,藝人彈唱奏曲,靚女跳舞唱歌,孩童戲弄玩耍。沿青石通幽小徑行走,一會兒是“庭院深深深幾許”,一會兒是“柳暗花明又一村”,變幻無窮,幽深莫測,令人浮想聯翩,流連忘返。
沿河畔繼續行走,有一棵過百年古柳,高幾十米,粗需幾人合圍,樹干已有枯枝,彰顯古老滄桑。據記載:乾隆年間,有一孟姓書生,進京趕考,行至齊河縣甘隅頭村,身無分文,得陳姓財主資助。書生栽柳樹紀念,后功成名就,年年來此報恩,在當地傳為佳話。這棵樹如有神助,延續百年之久。冠如巨傘,枝繁葉茂。后人將大柳樹移至此地,用來教育后代,發揚光大。
繼續前行,忽見一木質棧橋,可到亭中休息,蒹葭冒出層層新綠。野鴨藏匿其中,伺機捕魚,河水清澈見底,碧波蕩漾,泛起陣陣漣漪,湛藍的天,碧綠的地,清澈的水。不禁讓人有些“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之感。
我倆不知不覺登上大清橋,富麗堂皇,氣勢雄偉,疑是登上“鵲橋”,不勝感慨。由此,居高臨下觀望,那齊州塔、碑林、晏子祠、大成殿等景一覽無余,盡收眼底。這不是現代版的“清明上河圖”嗎?
才下大清橋,又入竹林,我喜歡竹子的“氣節”,竹林婆娑,婀娜多姿,隨風搖曳,波浪起伏。難得在我們北方有這片竹林,林中青磚黛瓦白墻時隱時現,猶如在陶淵明的“桃花源”里行走。曲徑通幽,時明時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眽ι咸J葦搖曳,我不禁吟道:“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p>
我倆都有些累了,正到“風吟竹檻”的亭子,剛剛坐下,竹枝、竹葉漫過石凳,探頭探腦,紛紛找我交流,微風吹拂,在我的面前,跳起了舞來,好像在說:“你不是喜歡竹子嗎?何不贊美我呢?”
休息一會兒繼續前行,我抬頭一望,到了莊嚴肅穆、古色古香的大成殿,一副對聯赫然在目,上聯:“文蘊乾坤震古爍今光盛世”,下聯:“廟呈錦彩開來繼往壯千秋?!崩锩嬗锌鬃?、孟子、老子等塑像,令人肅然起敬……
諸如此景,可謂夏日一瞥,僅可窺其一斑。
你若秋天來,那火炬、玉蘭、芙蓉、紫葉李、山楂、銀杏等萬樹郁郁蔥蔥,果實累累。
你若冬天來,銀裝素裹,分外妖嬈。大清河兩岸,亭臺樓閣,飛檐峭壁;泰山南峙,巍然屹立;晏子祠、碑廊蔚然壯觀;齊州塔直上云霄;高樓林立,鱗次櫛比。
你若春天來,萬木復蘇,大地回暖,小草破冰而出,鳥兒迎春鳴啼,到處煥發出生命的“綠”。
美哉!大清河,令人心動,令人陶醉,河水甘洌,沁人心脾,感人肺腑。和洱海、麗江、西湖、天池一樣美。
得意間,傳來龔玥演唱的《化蝶》:“碧草青青花盛開,彩蝶雙雙久徘徊。千古傳頌深深愛,山伯永戀祝英臺。”尋歌聲望去。一對對帥哥靚女正情意綿綿,攜手步入舞池……
落日熔金,華燈普照,夜中的大清河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