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巨勇
“清明無客不思家。”清明,歷來是詩人筆下永恒的意境之一,它不僅是節氣,也是節日,更是華夏兒女心中的一個結,一個悲歡離合浸染的鄉思情結。清明節的起源,據民間傳說始于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后來人們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清明節”的得名還源于我國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在古代它的習俗除了掃墓、踏青之外,還有蕩秋千、蹴鞠、植樹插柳以及放風箏等等。許多流傳于世的古典詩詞通過曠達悱惻的造詣,將清明內涵里的情結升華成心靈深處朵朵永恒的奇葩。
清明,是鄉愁的載體。宋代大文學家蘇軾在任職山東密州時,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寫的一首悼亡詞《江城子·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此詞情意纏綿,字字血淚。虛實結合中白描的語句如話家常,卻字字是肺腑之言,平淡中寄寓著真淳。全詞境界層出,情調哀婉,既有傷妻之情,又有自傷之情,更有對故鄉山水的無限思念,不愧為膾炙人口的名作。
清明,是哀思的主題。明初“四子”之一的高啟,詩歌奔放豪邁,他的一首《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后還鄉亦可哀。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凄涼的字詞間呈現出的是一種無法消釋的鄉愁,讓人流淚。
清明,是寫真的圖畫。“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用杏花作飛雨,牧童入詩韻,寥寥二十幾個字就將一幅清明意境中的江南煙雨圖烙刻在我們腦海中。明沈昌有詩云:“杏花枝上著春風,十里煙村一色紅。欲問當年沽酒處,竹籬西去小橋東。”此作的詩情畫意與杜牧的《清明》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清明,是休閑的節日。“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這首廣為流傳的清明詩,文情并茂地繪出了人們郊游踏青、愜意地融入大自然,因戀春流連忘返日暮方歸的畫卷!“問西樓禁煙何處好?綠野晴天道。馬穿楊柳嘶,人倚秋千笑,探鶯花總教春醉倒。”清明節的習俗在這首詩里表現得淋漓盡致,又豐富有趣。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清明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游玩的歡笑聲,真可謂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清明,是情愛韻事。唐朝詩人崔護在清明節到城南踏青,桃紅柳綠美景下,邂逅了茅屋前斜倚一樹桃花的姑娘,她含情脈脈的眼神讓叩門求飲的崔護心生愛慕。來年清明舊地重游,不見了少女,唯有一樹桃花寂寞嫣紅。他揮筆留下一詩:“去歲曾經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惆悵離去。故事的發展是少女回來后看見此詩,從此害了相思病,日漸消瘦。少女的父親最后找到崔護,挽救了女兒,也成就了一樁美滿姻緣。自此,人們便以“人面桃花”來形容女子的美貌,或用來表達愛戀的情思。別樣的清明對于崔護來說留下的是美好的回憶。
清明,這個二十四節氣中唯一的形容詞,承載著太多的情愫。清明走進詩詞,使詩詞生色,詩詞吟哦清明,使清明生香;懷一顆清明之心,品古詩詞里詮釋出的清明情結,就是做時空的穿越、情感的洗禮、心靈的皈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