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縣政府始終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群眾反映最強烈、最期盼的方面入手,不斷加大投入,解決群眾最直接、最關心的各類民生問題,切實做到群眾有所想、政府有所應,群眾有所需、政府有所為,贏得了廣大群眾的交口稱贊——
國慶中秋“雙節”期間,大清河景區新落成的體育公園成為廣大愛好運動群眾的好去處。大清河生態治理工程開放以來,一個集休閑娛樂、體育鍛煉、文化熏陶等多功能為一體的城市“會客廳”盛裝亮相。市民或邀友賞景,或挽手品評,或合影留念,或徜徉其中,不亦樂乎!
今年以來,我縣按照“抓黨建、促發展、惠民生”的工作要求,全面提高公共服務能力和共享水平,描繪出美麗的民生畫卷,全縣群眾幸福生活節節高。
民生實事辦到百姓“心坎上”
今年72歲的王大爺和老伴住在糧食局小區一間約20平方米的小瓦房里,屋里昏暗潮濕,非常擁擠。對于棚戶區改造,他雙手贊成:“這次縣里搞棚戶區改造,大伙都非常擁護,對拆遷工作都很支持。我們住的這些房子,都是上個世紀蓋得老房子,下雨的時候,上面漏雨,屋里進水,拆遷后住上高樓大廈,多好的事啊!”
日前,隨著三號地塊晏城街片區房屋征收協議審核的啟動,標志著我縣2017年度國有土地棚改工作接近尾聲。本次國有土地棚改共涉及六大片區、40余家單位(部門)、1695戶,拆除住宅性面積20.18萬平方米,簽訂協議1692份,貨幣化補償10份,產權化補償1682份,回遷安置房1874套,其中異地房源156套,原址房源1718套。
我縣全面落實各項惠民老政策新政策,把就業創業工作作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民生和諧改善的優先目標。先后舉辦“春風行動”、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專場招聘會等多場大型招聘會,其中,在春風行動招聘會中,258家企業攜帶12000多個就業崗位進場招聘,11000余人次求職應聘,當場達成就業意向6500余人,取得了良好效果。截至8月底,全縣新增城鎮就業 4891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1547人,就業技能培訓2007人,分別完成全年任務的 76.4%、79.3%和 114.7%,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60萬元,支出就業專項資金200萬余元,發放個體工商戶一次性創業補貼 1萬元。
同時,及時增發各項社會保險待遇,確保做到“應保盡保”。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實現“十三連增”,工傷和失業保險待遇再次提高。截至8月底,各項社會保險費累計發放7.9億元,其中,支出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1.5億元,為22萬人次城鄉居民報銷醫療費用 1.9萬元,發放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9726萬元。
教育與文化惠民齊頭并進
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教育事業發展,加快教育布局和結構調整,積極改善辦學條件,切實解決“大班額”問題,加快“全面改薄”步伐,全縣教育教學質量得到顯著提升,教育事業發生了深刻變化。
我縣解決“大班額”問題學校建設工作計劃投入6.93億元,新(改、擴)建學校24處(城區、鄉鎮各12處),總建筑面積35.7萬平方米;實際完成41萬余平方米。融資方面,我縣協調工商銀行融資的5億元已到位。同時,規劃“全面改薄”學校共51所,項目資金4.01億元。截至目前,投資7210萬元的設施設備購置類項目和2014-2016年“全面改薄”任務已全部完成。
2017年,新一屆縣委、縣政府高瞻遠矚,把發展教育事業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實施教育“三化”工程,即學校運動場地塑膠化、學區小學樓房化、幼兒園建設標準化。工程按照“一次性規劃設計、分批建設”的原則,2017年重點實施農村學區學校及幼兒園改擴建工程,計劃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18處,建筑面積14.05萬平方米,計劃投資1.2億元新建26所學校運動場。目前規劃設計已完成,正在辦理招投標。
“文化惠民、服務群眾”工作開展得如火如荼。出臺下發了《齊河縣鄉鎮綜合文化站效能建設考核及獎補辦法(試行)》,落實免費開放經費,并創新工作思路,探索公共文化服務的“互聯網+”,在鄉鎮(街道)建設了一批數字文化廣場示范點,為社區居民提供免費無線網絡服務。為每個鄉鎮(街道)的一個示范點社區免費修建了百姓大舞臺,使老百姓真正享受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務。
同時,繼續開展“送演出進鄉村”及農村公益電影放映活動。今年以來,已為8個鄉鎮(街道)131個村(社區),送去文藝演出200余場;開展公益電影放映9697場。縣文化館積極探索引入商演模式,組織開展“周末劇場”演出活動,并引入市場營銷及網上購票選座系統,實現由人工服務到數字化的轉變。縣圖書館推進圖書館總分館制服務模式,在鄉鎮(街道)建設圖書館總分館,并為其配備了電腦及圖書借還系統。
城市精細化管理提檔升級
“以前我家門前長期停著一輛車,上面貼滿了廣告紙,既難看又影響出行。前幾天城管人員把車拖走了,現在出門方便多了。 ”近日,家住永樂大街的劉大娘給記者介紹說。據了解,城區今年逐漸冒出一些“僵尸車”,這些車銹跡斑斑、輪胎變癟、玻璃破碎、外形不堪,而且長期占用人行道,嚴重影響城市容貌和道路秩序。 4月份,我縣對“僵尸車”進行專項治理,在全面排查、依法取證后,勸退長期占用人行道的破舊車輛16輛,強制取締2輛。
類似的治理工作只是我縣市容精細化管理的“小事”。今年以來,我縣立足自身職責,細化梳理影響城市環境的突出問題,部署開展提升工程,推進城市管理精細化、長效化水平。
實施市容提升工程,通過專項整治促提升,加強監管抓鞏固的方式,對占道經營、亂貼亂畫等市容頑疾進行長效治理。截至目前,已先后開展集中治理行動3次,規范永樂大街、向陽路、新華路、老迎賓路雞魚市等6處馬路市場,取締占道經營攤點270余次,拆除亂搭棚亭56個、商業宣傳橫幅32條,影響市容的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從群眾最關心的環保問題抓起,全力抓好環保突出問題整改工作。中央環保督察組進駐期間,認真開展道路揚塵、垃圾處理、渣土運輸3大專項整治行動,加大機械化道路保潔力度,突擊沖刷臟污道路1萬余平方米,清理城區無主垃圾600余方,查處違規渣土運輸車13輛。
抓亮化提升力促城市夜景“蝶變”。在齊魯大街西段、永樂大街東段、坤華路等15條道路新建路燈,對現有的4000余盞路燈全部進行升級改造。截至目前,已完成新建284盞,改造升級1766盞,剩余工程將在年底前全面竣工,屆時建成區將基本消除道路照明盲區。另外,同步完成了黃河大道綠城百合、金融中心及友誼路兩側立交橋、岔河楊花園、湖濱花園東區等49處建筑物墻體公共亮化工程,夜間的城市明顯增加了亮度和色彩。
美麗鄉村增進居民幸福感
今年以來,我縣以全域化、標準化、精準化、常態化“四化”理念為引領,高起點、快節奏、大力度推進,農村環境面貌發生顯著變化。截至9月中旬,全縣納入美麗鄉村建設范圍的有699個村莊,各鄉鎮(街道)共提報今年計劃完成建設任務的村長543個,占比77.5%。目前,已開工建設村莊131個、開工率24%;其中,已完成或者基本完成建設任務的村莊60個,完成率11%。明年所有村莊可全部完成創建任務,實現美麗鄉村全域全覆蓋。
規劃建設過程中,堅持因村制宜,不搞一刀切,注重做到與鄉村旅游相結合、與兩區同建相結合、與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相結合“三個結合”。堅持將標準化理念貫穿美麗鄉村建設全過程,積極探索標準化體系建設,以標準化引領全域發展。在建設內容上,有標可依;在建設效果上,有標可循;在建設質量上,有標可查。同時,將美麗鄉村建設作為一項重大惠民工程,納入縣委、縣政府重點工作和議事日程,強化督導考核,全力加快推進。
我縣以著力構建綜合交通網為重點,把農村公路建設作為富民惠民、改善民生的重頭戲來抓,極大地改善人民群眾的出行條件,實現城鄉交通一體化,加快美麗鄉村建設。
2017年,在村級公路網化的基礎上,實施農村路網提升改造工程,計劃投資2.32億元,完成497公里的農村公路改造任務,工程涵蓋全縣15個鄉鎮(街道),建設標準為四級公路,路面寬度為4米。 2017年3月開工建設,截至目前,已完成水泥冷再生基層制作468公里、水泥混凝土路面鋪筑336公里、水泥穩定碎石基層制作56公里、瀝青混凝土油層鋪筑14公里,計劃2017年底前全部建成使用。
同時,按照“公交優先”原則,編制了齊河縣城鄉公共交通一體化發展規劃,不斷完善城鄉客運網絡。逐步完成村村通客車向新能源公交車型的升級改造,統籌整合城鄉客運資源,優化客運網絡銜接,促進運輸服務規范化,形成村相通、鎮相連、城鄉一體、便利安全的客運交通網絡。
記者 姜廣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