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院探索青少年法制與廉潔教育新模式
本報訊(通訊員 張菊)去年以來,縣檢察院按照縣委《關于開展“清風齊河”教育行動的實施意見》要求,以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為依托,采取微課堂、微電影、微故事三種方式,對全縣中小學生開展法制和廉潔教育,幫助青少年培養樹立崇廉尚潔的價值觀。2017年8月,該院連續第二次獲評“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先進單位”。
打造教育基地,夯實青少年法制與廉潔教育工作根基。投資130多萬元在縣第五中學建設了集多媒體、數字化、互動性為一體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建筑面積470平方米,其中展廳面積420平方米,設有法律大課堂、心理咨詢室、光榮展示室、警示教育室、中華傳統美德室,為青少年法制與廉潔教育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成立未成年刑事檢察科,選配了1名責任心強、對工作負責任、熟悉未檢業務的入額檢察官擔任科長,專項負責青少年法制與廉潔教育工作;選拔了1名業務工作熟練、青少年工作能力突出、經驗豐富的事業編制干警充實力量;并配備專職管理、解說人員5名,滿足了全縣青少年、教師、家長定期或不定期接受教育的需求,促進了學校法制與廉潔教育的延伸和拓展。與全縣144所中小學簽訂了“愛心助學”法律顧問協議書,聯合縣關工委、縣文明辦、縣綜治辦、縣司法局等部門開展“關愛明天,普法先行”活動,全力提高青少年兒童的法制意識、防范意識和廉潔自律意識。
兩融一聯合,幫助青少年建立正確的價值導向。邀請優秀傳統文化講師對青少年進行廉潔教育、道德教育、感恩教育和愛國教育,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特別是通過中國傳統文化蘊含的崇廉向善思想和法治理念,全面提升青少年的綜合素質,從根本上引導青少年樹立守法意識,從思想根源上有效遏制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念頭。邀請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結合學生思想實際和知識的接受能力進行引導和啟發,潛移默化的達到心理健康、法律知識和崇廉向善教育的目的。為樹立良好的法制和廉潔意識,引起中小學生對法制和廉潔的重視,聯合全縣中小學校開展“開學第一課”活動。依托青少年法制與廉潔教育基地,通過觀、聽、評議、互動等方式,引導學生養成知法、守法、崇廉、向善的好習慣,做一名遵紀守法廉潔自律的好青年。目前,受教育人群達20000余人,受到師生和家長的廣泛贊譽,達到了小手拉大手、以家庭的廉潔自律之風營造崇廉向善的社會氛圍。
采取三種方式,攜手青少年在良好互動中見證成效。結合所辦案例,拍攝了微電影《同在藍天下》《懺悔信》和《除了奮斗我別無選擇》,分別講述檢察官在辦案中教育和挽救迷途犯罪少年、搶劫案件未成年人犯因沉迷網絡走向犯罪后的自省、美德青少年奮斗故事,運用12米長、2米寬的環形屏幕播放,大大增強了法制宣傳的感染力。以“微”為著眼點,采取小時段、小范圍、小專題等方式,將系統的法律知識、經典的國學精華,化整為零,制作成不超過 25分鐘的系列“微課堂”,有效突破了傳統教育大灌輸、小收獲的瓶頸。因具有針對性強、占用時間少、符合聆聽者心理等特點,達到了用時少、覆蓋廣、收獲多的效果。聯合縣關工委,特別關注同學們身邊的美德少年。深入挖掘無父無母,與奶奶相依為命卻不甘落后;有的惡病纏身卻堅持學習,戰勝病魔等美德少年的“微事跡”,并邀請他們以“微故事”的形式進行講述,激發心靈碰撞,推動講述者和聆聽者心靈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