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中醫院康復訓練
九如城康養中心教授手指操
安頭鄉衛生院專家中醫理療
大清河風景區內排練舞蹈
胡官屯鎮療養中心文化生活豐富
全國老年人太極拳健身推廣展示大聯動山東主會場活動在齊河舉辦
□文/圖本報記者 石少軍 本報特約記者 段慧 本報通訊員 崔志華 尹珉
“抬左手,放左手。抬左腿,好,再抬高一些。”6月16日,華店鎮紅楓樹老年公寓內,公寓康復科主任劉寶銀正耐心指導85歲的腦中風后遺癥患者張福生進行軀干平衡訓練,通過中醫手法訓練和各種康復設備,逐步增強老人四肢力量。
醫療機構不能養老,養老機構不能看病,醫養“兩張皮”長期以來制約著老年健康事業的發展。對此,我縣進行“醫養結合”模式的探索。張福生老人不僅能在老年公寓里養老,還享受到專業的治療和康復服務。
“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離不開健康。”近年來,我縣扎實推進醫療康養工作,建成九如城康養中心、華店鎮紅楓樹老年公寓2所醫養結合機構,安頭鄉、胡官屯鎮衛生院打造“兩院一體”醫養結合模式,祝阿鎮衛生院建設醫療康復中心探索公立醫院轉型,縣中醫院等公立醫療機構向醫養康復型醫院轉型。去年12月,我縣獲評“全省醫養結合示范先行縣”“省級健康促進縣”,安頭鄉、胡官屯鎮和祝阿鎮獲評“全省醫養結合示范鄉鎮”。
養中有醫,醫中有養衛生院“聯姻”敬老院,無縫對接養醫雙贏
“我最近感冒了,一直在輸液,衛生院里有專門負責這方面工作的醫生,我在這吃藥打針輸液十分方便。”73歲的劉火昌是安頭鄉衛生院“老住戶”,他對衛生院的居住環境十分滿意,房間寬敞明亮,配有風扇、電視、空調等電器,室內他還和老伴陳貴林種了茉莉、梔子、滿天星等花卉,布置得格外溫馨。
如今的安頭鄉衛生院,其實是與安頭鄉敬老院合并而建的,共有床位100張,配有宿舍、餐廳、文娛室、健身房、醫療功能室和理療室,讓老人不出院門就能享受專業的康復理療。
“衛生院與敬老院通過連廊將兩院合為一體,需要醫治的老人能夠快速接受專業治療,病情穩定的可以放心回到敬老院居住。此外,為使老人住得舒心、安心,敬老院還引進第三方服務機構進行管理,為老人提供專業的餐飲、護理,讓老人們切實感受到家庭般的溫暖。”安頭鄉衛生院院長史京虎指著今年剛建好的連廊說。
6月11日上午,胡官屯鎮衛生院。醫護人員正在為療養中心的老人查體,隨后向老人們科普了健康養生知識。
在這里,可以用無微不至形容老人們享受到的醫療康養服務。從療養中心收款室、藥房到內、外、康復等臨床科室,隨處可見“老人優先”“老年人就診綠色通道”等標識,老人就診、交費、檢查、取藥、住院等都享受優先服務。
胡官屯鎮療養中心負責人曹光慶介紹,中心配備了輪椅、熱水、血壓計等便民用品,為老年人提供專屬服務,門診大廳入口安排有導醫人員,設置有老年病房,有專人對老年人膳食進行指導,提供骨質疏松預防與治療指導。此外,還為老人提供預約就診、預約檢查、用藥指導和陪診等服務,療養科室與衛生院相關科室建有無縫對接工作機制。
縣衛健局副局長劉成芬說,我縣在安頭鄉和胡官屯鎮衛生院探索“兩院一體”醫養結合模式,醫療、養老無縫對接,提升了入住老人的醫療質量,變醫養脫節為養醫雙贏。
未病先治,未老先防中醫藥融入養生保健,辨證分型立法處方
“前段時間查出高血糖,醫生通過針灸等手段對我進行調理,沒怎么吃藥就將血糖控制住了。”6月10日,在縣中醫院針灸理療室,68歲的周亞芹對醫院的針灸技術大為贊嘆。
縣中醫院院長朱昱說,在養老方面,傳統中醫比西醫更為合適。因為老年人跟青壯年身體狀況不一樣,同樣的疾病,青壯年可能會很快痊愈,但是老人卻需要多倍的時間恢復,西醫的一些治療手段,老人的身體往往吃不消,而中醫藥注重養生,注重固本培元,會在潛移默化中溫和地改善老人體質,從效果來說,傳統中醫更勝一籌。在工作實踐中,縣中醫院著重培養老人健康的生活方式,適量運動、定期檢查,發揮中醫藥養生保健、治未病優勢,提供針灸推拿、藥膳調理等服務。
“老年人群中比較高發的疾病包括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老年癡呆等。咱們醫院中醫理療法可以對臟腑功能減弱、氣血陰陽失調的老年人進行治療,改善其虛實夾雜、病癥多變、多病叢生、隱匿緩慢、久病入絡等健康問題。每一位來看病的老人,我們首先會提供中醫辨證分型,判定老人是屬于哪種體質、脈象如何、脾胃如何等等,為老人建立檔案,讓醫師、護工明白老人的具體身體狀況,然后針對性地立法處方。”針灸科主任路振華說。
劉成芬介紹,目前,我縣公立醫院及社區、鄉鎮(街道)衛生院均加強了中醫適宜技術的應用,將中醫技術融入醫養結合養老模式中,將醫養結合模式推廣到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中,并創新了“中醫+養老+社區”的發展新模式,由經驗豐富的中醫為老人們健康把脈,充分發揮中醫藥“治未病”和養生保健優勢,實現未病先治、未老先防。
創新運用,積極探索推行智慧康養模式,健康狀況一目了然
6月9日,記者來到齊河九如城康養中心時,老人們正在練習手指操。
“這兒的環境好、服務到位、飯菜可口,住著舒坦,很有歸屬感。”84歲的侯湘賓是北京人,在九如城康養中心住了2年多時間,他直言,“我對這里的生活很滿意,空調和熱水24小時隨便用,收費也實惠,一個月才兩三千元,要放在北京得過萬元了。”
“為啥咱們的老人健康長壽?我認為在最基本的生活起居和飲食上做得好。”九如城康養中心負責人李娟介紹,老人們每天都做八段錦和手指操,生活非常規律。飲食方面注重營養搭配,根據時令和老人身體需要及時調整食譜,并且注重食療效果,比如包牛羊肉等包子,肉餡會搭配當歸和枸杞,補腎益氣。主食有黑面、玉米面、白面“三面”饅頭,粗糧細糧搭配十分講究。
李娟介紹,齊河九如城康養中心是九如城集團淮海區域公司布局山東的示范項目,屬于公辦民營性質,項目設計床位370張,涵蓋康復中心、醫療中心、休閑理療區,入住老人由去年的105人增加到如今的168人,大多數為齊河及濟南周邊老人。中心配有56名護理員,其中8名執業醫師,負責老人們的康養保健工作。
“我們打造智慧康養新模式,對老人進行實時動態健康監測,就醫時其健康狀況讓醫生一目了然。”李娟說,中心依托專業機構,為齊河開發了“99康養平臺”,該平臺擁有養老、教培、旅居、購物等功能。中心還在全縣城區范圍內打造“智慧社區”,計劃在未來3年內在各大型社區建設100個日間照料中心,為當地老年人提供全時段、全方位服務。
劉成芬介紹,我縣目前有九如城康養中心、華店鎮紅楓樹老年公寓2所醫養結合機構。其中,紅楓樹老年公寓是一家民營“醫養結合”機構,能及時方便地解決社區居民就醫問題、慢性病老年病就近管理和隨訪,大病重病及時轉診,和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建立轉診綠色通道,為社區居家老人健康保駕護航。
打造典范,優化管理建三級養老服務體系,縣管鄉用、鄉管村用
“我縣康養項目屬于‘白手起家’,到如今已‘多點開花’。近幾年引進了20多個項目,康養產業格局已基本形成,不僅滿足了廣大老年群體的多樣化需求,還助推了經濟高質量發展。”縣民政局副局長張穎表示。
我縣積極創新工作機制,探索公立醫療機構轉型“醫養+康復”新路子,下大氣力抓好縣人民醫院新區“再建設”,打造縣域內二級以上醫院“醫養”典范。縣人民醫院新院區以建設“生態醫院”為主題,設計病床1000張、養老床位500張,以良好的生態環境、綠色的智慧醫院,為群眾提供更加優質的醫養服務。
張穎說,我縣以縣社會福利中心為龍頭,將康養服務延伸到鄉鎮、社區和家庭,初步形成了“縣級養老院—鄉鎮社區養老—居家養老”三級養老服務體系,為老人提供持續性、有針對性的醫療、養老、康復等服務。截至目前,已有17家養老機構實現醫養結合,還建有2處城市示范性社區養老服務中心、4處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32處農村幸福院。
我縣通過一體化管理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和質量。經濟開發區建設醫養綜合體,規劃建設養老床位和醫療床位各200張,現已施工建設;依托祝阿鎮衛生院建設縣醫療康復中心暨殘疾人康復中心,為全縣2萬名殘疾、失能、半失能群眾提供醫療康復服務;依托焦廟鎮賈市衛生院建設縣精神衛生中心,為全縣精神障礙患者提供專業醫療護理服務;加快推進齊河安定醫院新建、縣中醫院改造提升工程,滿足群眾多元就醫需求;完善基層醫療服務體系,鄉鎮(街道)衛生院設立全科醫學科室,對基層衛生技術人員采取“縣管鄉用、鄉管村用”管理模式,推動縣域醫共體的人員、管理和技術下沉基層。
我縣全力保障鄉鎮衛生院基本藥物制度順利實施,核定每年醫改補助資金1440萬元,納入政府財政預算;爭取人員經費、績效工資、職稱學歷補貼和交通補貼共計2499.05萬元,有效保證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正常運轉;爭取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資金1783.86萬元;爭取中醫藥事業發展資金1090萬元。
過去五年,我縣實施了12類45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建立電子檔案51.37萬份,累計為22.8萬人次老年人免費進行了健康查體,管理了50111名高血壓、18194名糖尿病、2637名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為14392名0至3歲兒童和47965名老年人開展了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