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們在“文化先行官”帶領下學習書法。記者 石少軍 攝
□本報記者 石少軍 本報通訊員 崔振 高君珊
鄉村振興,文化鑄魂。
11月13日,華店鎮文化站。一支由20多名村民組成的民樂團,在“文化先行官”的帶領下,又一次奏響了“鄉村振興進行曲”。
“文化先行官”一經到來,我縣大美鄉村頓添光彩。
文化活動豐富老百姓有了精氣神兒
“我最喜歡參加民樂團,在里面拉拉二胡,唱唱歌,心情別提多舒坦了?!苯衲?0歲的劉朝正是華店鎮辛店村村民,去年11月,他加入了鎮上文化站組織的“三團三社”中的民樂團、藝術團、書畫社,從此生活發生了極大變化。
“周一樂器、周二合唱、周三舞蹈,最近在練習歌曲《大別山》,準備參加縣里比賽?!眲⒊揖嚯x村里的文化站不足千米,步行約10分鐘,幾乎文化站的每場活動他都參加,不僅自己加入進來,他還帶著老伴一起,兩人加入不同社團,都有了自己的興趣愛好,還交到了很多朋友。
文化站一樓角落里有一塊小黑板,上面寫著一周的課程,如書畫社教學、合唱團訓練、民樂團訓練等,每天課程內容都不一樣,上面還公開了老師的電話,“學生”有不懂的問題,可以隨時打電話咨詢或者微信聊天。
“之前沒有專門的老師,也沒有專門的教室,我們就在村里找個樹蔭地方,幾個老伙計一起練歌?,F在好了,風吹不到、雨淋不著,還有老師指導,我學了3個月就會拉二胡了?!眲⒊f,“文化先行官”的引入,讓他的興趣愛好得到了充分發揮,心里每天都樂滋滋的。
“現在文化站的藝術、民樂、合唱‘三團’以及攝影、書畫、民俗‘三社’的課程,每天都排得滿滿當當。每天都有不少村民來活動,愉悅了身心,也促進了鄉村和諧?!比A店鎮文化站站長滕聰說,現在鎮上組織匯演,各村出節目由被動變主動,形式也豐富起來,“文化先行官”的作用日益凸顯。
開展培訓2520課時服務群眾超30萬人次
去年,我縣采取購買第三方服務的形式,在華店、劉橋和焦廟3個鎮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創新引領示范項目試點,今年,全縣15個鄉鎮(街道)全面啟動“文化先行官”項目,為老百姓提供文化類活動的策劃與組織、文化藝術專業培訓、文化隊伍建設等公共文化服務。一年來,我縣社區居民幸福感、獲得感都得以提升。
“推行‘文化先行官’項目為的是利用社會人力資源,盤活用足文化設施,提升文化設施利用率,突破從‘建好’到‘用好’的瓶頸?!笨h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丁梅介紹說。
69歲的張愛蘭是華店鎮姜莊村人,是文化站的一名文藝骨干,由于有戲曲基礎,在社團她既是學生又是老師,帶著村民們一起唱戲曲。
“我最喜歡唱《沙家浜》《花木蘭》,不在家看孩子的時候,我就在社團參加活動,組織大家唱戲,還參加了不少縣里的比賽活動呢?!睆垚厶m說。
在3個試點鎮,“文化先行官”一來就召集各村文藝骨干開會,20多位文藝愛好者介紹了自己的專長和各村文藝活動開展情況,并進行了登記。
經過近一年的活動,各鄉鎮文藝骨干越來越多,還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藝術小組。華店鎮組建了群星精品藝術團及以剪紙為主要特色的民俗社,劉橋鎮組建了藝星精品藝術團及以太極拳為特色的藝術舞蹈團,焦廟鎮組建了啟明星精品藝術團及舞蹈團。3個鎮共建立“三團三社”超過30個團隊。
同時,第三方公司還在當地聘請藝術團的幾位退休教師,目前能滿足所有課程安排。截至目前,已組建藝術團、合唱團、民樂團、民俗社、書畫社、攝影社等“三團三社”100多個,完成基層開展文化藝術培訓課程2520課時,5000余名基層文藝骨干參加鄉鎮文化活動,服務群眾30萬人次,實現村莊(社區)全覆蓋。
文化產業升級各村形成自身品牌特色
“文化先行官”不僅帶動了鄉村文藝活動的發展,提升村民文化生活品質,也驅動了基層治理更有實效。
趙官鎮王廳村有著300多年歷史的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竹馬舞”近年卻有沒落之勢。
“我們開設了‘跑竹馬’課程,聘請傳承人授課。在全鎮范圍內,總能組起一支隊伍,接著‘跑’起來。”杭州最憶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齊河分公司項目經理柏楊說,縣文化和旅游局通過實施非遺進校園、進景區、進社區、進鄉村等活動,將我縣非遺項目傳承發揚,全力打造非遺品牌。
此外,縣文化和旅游局組建了“齊·藝”志愿服務隊。在城區,通過招募志愿者定期組織開展讀書會、好書推薦及閱讀體會等活動,利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大清河景區、泉城海洋極地世界、歐樂堡、博物館群等文化場館和公園、廣場等場所,讓群眾參與文化旅游志愿服務,引導文旅志愿服務團隊進景區、進社區、進企業,讓文化內涵外溢;在鄉鎮,吸引文旅志愿者參與鄉鎮公共文化服務和基層治理工作,除了負責文化站的日常維護、群眾服務、衛生清潔,還廣泛開展獻愛心活動,定期走訪慰問孤寡老人、弱勢群體。
“目前,所有鄉鎮逐漸探索形成了一套獨特的‘三維一體’模式,即‘線下+線上+文化治理數字駕駛艙’。”縣文化和旅游局黨組副書記陳孝強表示。線下指導文藝團隊的組建、培訓與文化活動的開展,通過對本土文藝人才的培訓和引領,組建文藝團隊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定期邀請專業老師,開展舞蹈、聲樂、書畫、手工、攝影沙龍、普及智能手機使用常識講座等文藝和技能培訓,提高群眾的文藝水平和數字化生活品質。同時,通過線上平臺為群眾提供免費的線上文藝培訓,并同步更新線下培訓課程,擴大了藝術培訓的受眾面,目前已吸引超過20000人次的關注和參與。
“文化治理數字駕駛艙則是秉持‘一艙在手,全鎮治理’的設計理念,通過實時監測各村(社區)的文化數據,對標老百姓的文化訴求,提高全鎮的文化生活質量。”陳孝強說。
下一步,縣文化和旅游局計劃開展鄉村文化傳、幫、帶活動,針對鄉村文化發展相對滯后、活動開展缺乏帶頭人的問題,推進實施“十百千”鄉村文化引領工程,評選10個示范社區、100個文藝團隊、1000個文化帶頭人,通過文化帶頭人進一步促進文化活動的組織開展,提高群眾參與率,使沉寂的鄉村逐步火起來。
“近年來,我縣不斷挖掘地域文化特色,編輯出版了《齊河地域文化叢書》,對各鄉鎮(街道)的地域文化進行了系統的挖掘宣傳。在此基礎上,縣文化和旅游局在全縣范圍內開展了‘一村一品’集中打造工作,結合各自優勢特點評選出村級文化品牌?!标愋姳硎?,通過各個活動的開展,發揮基層綜合文化場館作用,讓“文化先行官”這股力量真正下沉到村里,促進鄉村文化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