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年好景在春耕。”時下,各現代化高科技“豪車”備耕農業機械化生產,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快速發展……糧食產量連續“十九連豐”的齊河,正高質量開展農業生產,為今年再奪農業豐收打下堅實基礎。
齊河縣黨代會報告和《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堅持以工業化思維抓農業,推動農業向規模化、組織化、標準化、智能化、品牌化、產業化“六化”發展,2025年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齊河經驗。
糧食生產根本在耕地,命脈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動力在政策,這些關鍵點要一個一個抓落實、抓到位,在高基點上實現糧食生產新突破。一方面,我縣推動土地經營權流轉,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現土地規模經營,解決誰來種地的問題。另一方面,著眼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培育新型農業服務主體,實現服務集中型規模經營,來解決怎么種好地的問題。
但這還不夠,從“吃得飽”到“吃得好”“吃得營養健康”,不僅要保數量,也要保質量、保多樣,這是更高水平保障糧食安全的客觀需要,也是實施優質糧食工程的出發點。齊河正一手抓現代化糧食產業體系構建,堅持全鏈條整體發力,推進糧食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三鏈協同”,增強防范化解風險的能力;另一手抓龍頭企業帶動,在縣域內發展一批要素集聚、產能集中、結構合理、鏈條完整、帶動力強、輻射范圍廣的產業集群,構建緊密利益聯結機制,增加農民就業,拓展農民增收空間,讓農民充分享受融合發展帶來的增值收益。
挖掘糧食潛力,齊河還有多少絕招?扛穩糧食安全責任體制機制不斷完善,黨政同責抓糧食;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春風化雨,糧農添動力,糧食生產添活力;科技傍身,農業科技的推廣應用,為糧食增產提質等等。
糧食生產之氣可鼓而不可泄,齊河正在努力實現“二十連豐”,更有信心讓“中國糧食、中國飯碗”的成色更足。
□鐘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