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縣在南部城區深化“高”“新”布局,加速產業聚集和轉型升級——
□本報記者石少軍本報通訊員朱銘娟王錦岳
黃河岸邊風景獨好
黃河水街項目效果圖
百多安專家做科研實驗
卡森細胞生物樣本庫
安德湖小鎮
8月24日,黃河水街項目樣板區正在內部裝修中——作為新文旅項目,黃河水街對標成都寬窄巷子、上海新天地、重慶洪崖洞等一線網紅街區,深入挖掘黃河文化、黑陶文化、戲曲文化、釀酒文化,以水為魂、巷子為基、國潮為本,突出對黃河文化的特色傳承,項目投資方將引入上百家特色餐飲店,打造數十個精品主題網紅文化民宿。
堅持以實實在在的項目支撐起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四梁八柱”,今年以來,我縣在南部城區依托黃河國際生態城、齊魯高新技術開發區、祝阿鎮,深化“高”“新”布局,立足本地資源、區位、政策優勢,積極謀劃一批消耗資源少、科技含量高、創稅能力強、經濟效益好的項目,通過招大引強、招才引智等方式,集中整合資源稟賦、強化創新驅動、完善產業鏈條、加速推進產業聚集和轉型升級,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產城融合樣板區。
產業強鏈
供應鏈融合、服務鏈延展、產業鏈協同、價值鏈提升
8月24日早上7點,陽光和煦,秋風習習,安德湖小鎮在光影之間逐漸蘇醒,生命的律動也在此刻綻放新的活力。安德湖酒店營銷經理王艷芳像往常一樣,帶領客戶們開始了早晨的養生課程。
安德湖項目集住宅、旅游、婚慶、會議、食宿、旅游于一體,是我縣重點建設和強力培植的項目。我縣發揮安德湖、玉帶湖等生態水資源優勢,引進高端醫療、康養文創業態,大力發展文創康養、溫泉康養、生態康養、醫療康養、運動康養,依托安德湖小鎮、濟高國際文化康養基地、保利和熹會、生態城醫院等項目,打造中國北方生命養護和醫療旅游服務示范基地。
“我們推動供應鏈融合、服務鏈延展、產業鏈協同、價值鏈提升,不斷打造特色產業、做強優勢產業。”縣發改局局長陳光利表示。
黃河國際生態城深入貫徹落實黃河國家戰略,堅持生態保護優先,做強做大文旅康養產業,為全縣新舊動能轉換和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堅持“項目集群化、品質精致化、基底生態化、全域融合化、品牌國際化”發展路徑,我縣在南部城區先后引進了以黃河文化博物館群、歐樂堡動物王國、海洋極地世界、歐樂堡夢幻世界、歐樂堡水上世界、黃河國際大酒店、中國驛泉城中華飲食文化小鎮、黃河水街等精品文旅項目20個,年均接待游客600多萬人次,成功入選文旅部發布的“黃河生態文化之旅”國家級旅游線路,齊河文創特色小鎮獲得省級特色小鎮稱號,泉城歐樂堡度假區入選全省第一批文明旅游示范單位,黃河文化博物館群被中宣部確定為國家文化產業發展項目庫首批入庫項目。
“通過加快完善‘吃住行游購娛’旅游產業鏈條,我們力爭盡快建成國家級旅游度假區。”陳光利介紹,生態城、高新區強勢出擊,立足文化旅游、高新技術和高效農業,落實“四個一”工作機制,發揮文化旅游、生物醫藥產業鏈黨委作用,有力推動重點產業項目順利建設。
今年以來,新簽約安德新能源科研總部基地、光普醫療高端生物藥妝谷、三維智慧醫療二期、威陽醫療器械二期、冰雪大世界、前沿生物抗新冠病毒新藥項目、黃河水街二期、濟高養生谷8個項目,總投資約58億元。
服務興企
“辛苦指數”換項目“落地指數”、企業“發展指數”
“資金方面有沒有困難?”“政策上還有哪些想了解的?”8月23日,齊魯高新技術開發區聯合中關村e谷,組織有關專家,深入園區企業了解發展情況,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長期以來,他們用“辛苦指數”換來項目的“落地指數”、企業的“發展指數”。
“我們公司從無到有、從弱到強,離不開中關村e谷的精心孵化,更離不開縣里和齊魯高新技術開發區的貼心服務。”園區規上企業、山東博森醫學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義說。
中關村e谷是一家集創業服務、技術轉移、投融資管理為一體的科技服務機構,累計吸引了涵蓋生物醫藥、醫療器械、智能制造、電子信息、新材料等領域的80余家科技型企業,入駐企業累計營業收入突破5億元。如今,借助總部信息服務平臺,中關村e谷為入孵企業及園區企業提供中關村科技資訊、行業信息、工作動態的信息展示與推送,積極傳播齊魯高新技術開發區及齊河特色地方文化和優越招商環境以及入孵企業的發展動態。配備專人為企業提供工商注冊、稅務登記、銀行預約開戶等服務,先后為新引入企業——大企科技、柏霖生物、倍凈生物、長遠生物、捷承藥業、創適科技、創揚生物、科立康藥業等數十家企業提供了此類服務。
服務優化“無止境”。“今天來祝阿行政審批服務分局,一下子辦理了多個業務,以為至少一天的時間能辦完,結果1小時就搞定了,大大節約了我們企業的時間。”8月10日,濟南巨惠生活超市有限公司齊河山海慧店負責人佟先生,在辦理企業設立登記、食品經營許可備案、公章刻制業務時感慨道。在鎮上便能享受到縣一級的高效便捷的審批服務,這還要歸功于我縣推行的“縣鎮同權”改革,238項審批服務事項全部下放,徹底打通服務企業、群眾“最后一公里”。
今年,祝阿鎮(生態城、高新區)掛牌成立行政審批服務局分局(便民服務分中心),刻制審批專用章,推動238項縣級審批權限服務前移,全部下沉至企業“家門口”辦理。投資300余萬元對分局服務場所實施提升改造,打造了自助申報區、24小時自助服務區、企業家接待室等功能區,配齊配強審批力量,每個行政審批服務分局分別配備工作人員10名以上,設置了企業開辦、企業準營、投資建設、惠企服務等綜合窗口,為企業提供一站式辦事體驗。
人才賦能
形成人才引領產業、產業集聚人才良性循環
人才是企業發展的第一資源,新時代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人才。
8月8日,首屆中國·德州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頒獎儀式暨“高層次人才德州行”活動舉行。活動現場,山東百多安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海軍表示,公司成功創建中國醫工交叉與轉化協同創新平臺,吸引國內知名高校110名博士(后)加入,下一步計劃再引進大約100名博士(后)。
高層次人才作為“關鍵少數”,在產業發展中具有強大引領作用。齊魯高新技術開發區與黃河國際生態城近年來一直努力構建有利于人才成長的培育機制,主動釋放“人才紅利”,通過不斷努力,形成人才引領產業、產業集聚人才的良性循環。
齊魯高新技術開發區依托生命科學、新材料等主導產業作為平臺,借助落戶園區企業社會關系、行業協會聯盟以及各類招聘會,吸引更多優秀人才來園區干事創業。他們面向產業創新發展需求,不斷完善人才配套支持體系,大力吸引集聚生物醫學、醫療器械產業、新材料產業等領域高端人才,大力實施英才興齊計劃,發展人才經濟,打通科技人才和經濟社會發展通道,通過搭建工程實驗室、研發中心等企業科技創新平臺,開展科技成果轉化、重點領域人才培養。
同時,他們充分發揮頂尖人才的作用,不斷拓寬招才渠道,通過頂尖人才的虹吸效應,先后引進中國工程院院士武強、李術才,國家級重點人才工程專家謝東、王昌進等高層次領軍人才10余名,共同攜手企業及高精尖科研人員和優秀創業團隊,將人才、項目、產業有機融合,實現招才引智和招商引資同頻共振。大力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激發人才隊伍活力,確保人才“有闖勁、干得好、留得住”。結合高新區主導產業,根據企業以及招商項目中高層次人才的需求,在企業落戶、手續辦理、資金、設備購買、居住、工資待遇、個稅減免、子女安置等方面,為人才引進提供全方位的保障。齊魯高新技術開發區以強化承接載體為引領,推動園區平臺提檔升級、創新發展,已建設完成各類孵化器、加速器、眾創空間等創新平臺達21.4萬平方米,可提供研發、中試、產業化等一系列創新載體服務,構建出“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基地”全鏈條創新服務體系,打造了集聚吸納高端產業、人才的“強磁場”。
與此同時,齊魯高新技術開發區轉變人才工作理念,整合各種服務資源,織密人才服務網絡,以政策紅利激發人才活力,全力培育拴心留人“沃土”。
借力“黨建工作”管好人才。持續開展“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活動,深化對專家人才的愛國主義教育、傳統文化教育,增強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積極推進企業黨建工作,依托科技型創新企業、雙創平臺、人才公寓等人才聚集地建設“人才黨支部”,加強人才政治引領和政治吸納。
借力“高校院所”培養人才。推動與山東大學、濟南大學的深度合作,謀劃與山東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省內外高校的合作,建立靈活高效的合作機制,采取項目化方式,推動戰略合作取得成效。結合實際,以產業、行業、企業需求為導向建立產業項目庫,推動高新區在創新創業全面供需精準匹配。
借力“體制改革”留住人才。用活用足省市關于產業鏈、人才鏈、創新鏈、資金鏈、服務鏈“五鏈合一”等方面的政策,推動高新區人才引進和高新產業的培養,重點探索山大(齊河)新材料與智能裝備研究院在編人員到企業承擔技術創新和創業的新模式。充分借力“市場運作”用好人才。以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的方式,引進一批知名人力資源中介機構、獵頭公司、金融法律等社會力量參與高新區人才工作,在人才招聘、就業服務、靈活用工、勞務派遣、高端人才服務以及人力資源服務平臺建設等各個方面開展人才全產業鏈服務,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先行先試,為高新區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要素支持和人力資源保障。
優化環境服務人才。繼續優化園區基礎設施配套,齊魯科技小鎮778套人才公寓即將投入使用,按照不同層次人才需求滿足各類人才多樣化、差異性住房需求。借助中心鎮建設,實現生態城、高新區優勢互補,打造宜居宜游宜養宜商宜學的產業化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