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石少軍見習記者孟志遠本報通訊員李青宋景超張琳
中品智能機械公司員工操控設備
縣第六小學空中運動場
金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建的山梨酸鉀項目
體育公園
打好“四張牌”提高土地集約化水平
城鎮低效用地主要是指經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已確定為建設用地中的布局散亂、利用粗放、用途不合理、建筑危舊的城鎮存量建設用地,且權屬清晰、不存在爭議。
提高土地集約化水平,低效用地再開發勢在必行。“我們通過打好系統牌、存量牌、挖潛牌、民生牌,確保各項工作穩步推進。”縣自然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喜迎說。
在實際工作中,我縣首先做好頂層設計,打好“系統牌”。我縣出臺《齊河縣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工作實施方案》,成立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工作領導小組,下設7個工作小組,解決工作過程中遇到的重大難題。
為打好“存量牌”,我縣對轄區內土地情況進行全面摸底——通過土地市場動態監測與監管系統數據,對城鎮存量建設用地開展全面調查,從土地利用強度、投入產出水平、用地布局、再開發潛力等方面,科學認定低效用地。實行標圖入庫,建立健全城鎮低效用地臺賬,形成城鎮低效用地摸底調查數據庫。
此外調查摸底工作與城建計劃、城中村改造計劃、舊城改造計劃、棚戶區改造計劃、工業重點技改項目相結合,與爛尾工程及閑置廠房專項整治行動、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處置工作相結合,進一步摸清城鎮低效用地的位置、面積、用途、容積率、投入產出水平、環境狀況、基礎設施配套水平等現狀和再開發潛力,為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工作的開展奠定堅實基礎。
立足精準開發中打好“挖潛牌”,我縣堅持“規劃管控、分類開發、一地一策、集約利用”的原則,編制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計劃,讓“沉睡”的土地真正“活”起來。
在積極打好“民生牌”方面,為改善群眾的居住條件,兼顧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環境,齊河對老城區部分地塊進行片區征收,齊河經濟開發區起步區最早引進的企業實行“退二進三”,后由城市經營建設投資有限公司進行改造提升,目前已完成對貿易大廈西片區、機械廠片區等9個片區約900多畝土地的改造提升,既建設了商業、教育、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配套設施,也將安置住房小區之外的區域進行了商業開發,還高標準建成了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教育基地等城市文化設施,有效促進了城市布局優化。
現在,不少新建的城市文化設施成了市民們閑暇時間最喜歡去的地方。
“畝均論英雄”種好發展“高產田”
齊河人的“惜土如金”,一方面促進土地節約,另一方面積極讓土地產出最大的效益。
金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產煤化工產品與精細化工產品為主的綜合性化工企業。公司重視科技創新,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2015年獲評國家企業技術中心。2010年上了苯加氫項目,去年項目停產,175畝項目用地就此荒廢,如何更好地利用這片空地,如何將產業由粗放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成了迫在眉睫的問題。經過可研性調查論證,金能公司在現有1.2萬噸山梨酸鉀生產線的基礎上,新建4萬噸山梨酸鉀項目,項目年產值將超15億元,利稅3億元。不僅解決了低效用地的問題,還增加了土地的產出效益,實現了雙贏。
隨著齊河區位優勢的凸顯和營商環境的優化,一大批好項目紛紛落地,而土地資源供給不足與大量低效的土地資源形成鮮明對比。面對困境,我縣堅持“畝均論英雄、集約促轉型”理念,通過土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用地結構調整優化,引領產業轉型升級和布局優化,促進高質量發展。
10月16日,在齊河激光數控產業園內,機器轟鳴,工人們正在加緊生產。激光產業園項目由山東森峰激光裝備、森霸數控設備、迪朔數控機械設備等6家公司共同投資建設,總建筑面積達30萬平方米。入園企業主要從事機器人激光切割機、激光清洗機、激光焊接機、激光雕刻機等數控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目前,已入駐企業22家,投產18家。
我縣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建設等戰略機遇,把招商引資作為全縣的“一號工程”,助推齊河激光產業園等項目落戶于此。齊河激光產業園總投資15億元,畝均投資強度達到300萬元以上。全部達產后,年產值將達到40億元以上,畝均稅收超過30萬元。目前,產業園中6家大型激光企業,互為產業鏈上的關聯配套企業,技術互通、產品互補,整個園區內部互為支撐、自成一體,形成了抱團發展的良好態勢。這片區域預計在3年內會形成一個新的百億級新型產業集群。
以“畝均論英雄”為導向,種好發展“高產田”。如今,越來越多的高新技術企業落戶我縣。原喜特恩特新能源汽車公司生產經營困難,優質資源被閑置,我縣引進京東亞洲一號、中品智能機械有限公司以及智能機械制造產業,實現了土地的高質量利用。308國道以北、向陽北路西側片區,面積約300畝,以老舊國有企業為主,多瀕臨倒閉,我縣采取整片征收再開發模式,引進千立方·云谷冷鏈物流產業園項目,全部建成并運營后,年交易額可達100億元,上繳稅金近億元,新增就業崗位達8000余個,輻射帶動周邊居民就業上萬人。
變“土地存量”為“發展增量”,為經濟發展騰出用地新空間。我縣大力推進低效用地再開發,積極探索低效利用、閑置土地退地機制。2020年以來,全縣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騰退盤活低效存量建設用地近4400畝。
與此同時,齊河加強批后土地監管,運用土地市場動態監測與監管系統,加強供地后建設用地項目開、竣工的監管,持續開展供而未用土地消化利用專項行動,進一步加強閑置土地處置。同時,持續推進土地市場誠信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約束和激勵機制,加強部門信息共享,做好信用評價更新,完善“黑名單”名錄和相應懲處機制,強化結果運用。
此外,我縣積極推進“標準地”改革,目前,工業用地實現100%“標準地”出讓。
立體式集約 向上向下拓展空間
日前,縣第六小學空中運動場建成投用,美麗的彩虹色,巧妙的造型設計,讓人嘆為觀止,學生們運動健身更加便捷。項目將地下停車、地上教學、運動場地分層穿插布局巧妙融合,節地率達54%。建設空中運動場,正是我縣創新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模式的生動寫照。
齊河突出創新、攻堅克難,在老城改造建設中踐行“向地下要空間,向地上要效益”理念,創新“地下+地面+地上”立體式集約用地模式,增強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和發展韌性。
縣自然資源局建設規劃負責人王景景介紹,建設空中運動場是一次大膽嘗試,3年前便開始規劃設計,濟南一家知名設計院全程參與,并借鑒了外地先進經驗,在確保安全性、方便實用性的前提下,解決了學校土地空間不足問題。
該項目響應國家鼓勵建設中小學集中體育設施的利好政策,改變了傳統分散布局模式,變平鋪式為立體式設計建設,提高了學校體育場地標準,學校辦學規模由18班增加到42班。同時,還向地下拓展空間,增加了82輛地下機動車停車位,緩解了周邊停車設施緊張。
立體設計不僅節地,功能也強大。“學生們最喜歡到空中運動場上體育課。”第六小學體育教師王瑞禎說,空中運動場不僅場地開闊,還很實用,體育課程的內容都可以在這完成,學校的運動會也在這里舉行。
創新無止境。與空中運動場“地下+地上”利用土地模式不同,永鋒實驗學校智能車庫采用“地面+地上”創新模式。
“只需一片空地,我們就能在最短時間內創建一處高標準、智能化停車場。”張喜迎說,永鋒實驗學校智能車庫利用地上空間節地技術,將傳統地面停車場通過機械化、智能化等新技術變為立體式存放,提高土地開發利用強度。
智能車庫項目建設在南部新城核心區域,毗鄰萬達綜合體、教育示范園、新城生活區,由索戴芬(山東)智能車泊設備有限公司承建,建造了智能立體車庫一座,地上共6層,其中首層為車輛出入層及多功能層,另外5層停車層可容納290臺車輛,項目節地75%。此項目遵循“和諧環境、綠色節能”的建設理念,最大限度節約土地利用空間,外觀融合周邊環境,美觀大方,太陽能光伏發電,可最大限度節能減排,綠色環保。項目根據需求制定目標,可在公園、商場、學校、醫院公共空地輕松布局,不占用過多土地資源,投入使用后可改善周邊停車需求,杜絕車輛路邊停放可能造成的交通安全隱患。
張喜迎表示,為深入貫徹落實《齊河縣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工作實施方案》,我縣持續推動城市建設從“增量擴張”向“存量更新”轉變,打造一批低效用地再開發齊河樣板,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節約集約用地“齊河經驗”,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環境,持續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