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5月份,在我縣大街小巷,人們都在討論同一個話題:資助扶貧助學立志,拔窮根,徹底改變貧困代際傳遞的問題,一場扶貧助學熱潮正在慶云大地上掀起。 200元、5000元、5萬元、10萬元、100萬元……一筆筆資金不斷匯入縣扶貧助學專項基金。捐助這些善款的,既有企業家,又有干部教師,也有社會愛心人士,扶貧助學立志基金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最終凝結為“一名企業家+一名干部+一名教師”精準“結對”貧孤學生的“3+1”教育扶貧新模式——
本報訊 (董建澤)6月30日,一場主題為“眾志成城 奮發圖強 慶云縣扶貧助學立志在行動”活動在慶云廣場舉辦,3000萬元的扶貧助學專項基金正式啟動。省市相關領導,對口幫扶我縣的煙臺芝罘區領導,縣幾大班子領導,以及熱衷慈善事業,為社會積極貢獻力量的各界愛心人士、企業家代表出席活動。
精準扶貧是我縣當前的一項工作重點,通過產業扶貧、行業扶貧、金融扶貧等“硬措施”,我縣困難群眾有的自主創業,有的當上了合作社股東,有的成為了種養殖大戶,有的轉型產業工人……截止2016年底,全縣8022戶18437人先后摘掉“貧困帽子”。
在精準扶貧過程中,我縣發現,貧困群體的貧困學生上學卻是一大社會問題。在這些貧困學生中,有父母雙亡跟隨年老的爺爺奶奶“湊合”生活的孤兒,有因家庭困難支付不起學費面臨輟學的大學生,也有家庭因病致貧,生活舉步維艱的少年。據統計,目前,全縣還有2760戶4948名群眾達不到脫貧標準。為此,我縣在全縣開展了一次大調研活動,把全縣孤兒、貧困學生家庭狀況及致貧原因一一登記在冊,全縣505名貧孤學生由此進入縣領導層視野。這些家庭如何脫貧?如何讓這505名學生不再因貧困斷了上學夢?我縣的決策層決定:在堅持原有扶貧經驗的基礎上,抓住學生這一“關鍵”,發起成立扶貧助學專項基金。自今年5月份以來,一場扶貧助學立志熱潮在我縣大地上掀起。200元、5000元、5萬元、10萬元、100萬元……一筆筆資金不斷匯入縣扶貧助學專項基金,捐助這些善款的,既有企業家又有干部教師,也有社會愛心人士,扶貧助學專項基金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最終凝結為 “一名企業家+一名干部+一名教師”精準“結對”貧孤學生的“3+1”慶云教育扶貧新模式。
“我們從教育源頭力拔窮根,目的就是不讓一個貧困生因家庭困難造成學業掉隊,通過扶貧扶智,徹底改變貧困代際傳遞的問題,變弱勢群體為優勢群體。 ”縣委書記王曉東介紹說,“企業家、干部和教師共同參與幫扶,也是讓貧困孩子找到學習的榜樣和努力的方向。 ”
全縣的黨政機關干部、教師、社會愛心人士也紛紛與505名貧孤學生結成了幫扶對子,縣關工委、慈善總會、扶貧助學基金會聯合向全社會發出《慶云縣扶貧助學倡議書》,開始面向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籌集扶貧助學資金。
5月31日,就在倡議書發出的當天,我縣的企業家、愛心人士紛紛與縣慈善總會聯系,第一天認捐款就超過500萬元。鄭天林,作為土生土長的慶云人,自1981年大學畢業后至今,一心撲在教育上,創辦的從幼兒園到高職教育“一條龍”的云天教育集團更是叫響慶云周邊。作為“老教育人”,鄭天林率先向基金會捐贈了200萬元,并主動提出對接幫扶3名貧困兒童,免費讓他們在云天教育集團就讀。 “我是一輩子都從事教育,也離不開教育,但我更有責任和義務幫助貧困家庭的孩子們,努力讓他們成為國家棟梁之才。 ”鄭天林說。同時,鄭天林還在云天教育集團內部發起倡議,號召教師主動幫扶貧孤兒童,而該集團的100名教育精英更是積極響應,僅用一天就與100名貧孤學生結成了對子。
通過社交軟件,在濟南工作的慶云籍愛心人士崔曉新了解到我縣此次扶貧助學立志活動后,就一直盤算著也為家鄉做些貢獻,經多方打聽,他得知我縣屠戶崔村吳風明一家生活困難后,便主動找到兩個孩子的幫扶干部,并于6月24日到吳風明家中走訪。說起吳風明的家庭狀況,崔曉新滿臉辛酸:“家徒四壁,讓人看了真揪心,這是我去到他家之后的第一感受,但兩個孩子都特別懂事、很開朗。 ”他當即拿出2000元錢塞給吳風明。同時,崔曉新將扶貧倡議書附上自己的感受轉發到朋友圈和自己的微信群,發動更多在外打拼的慶云人投入到幫扶孩子的熱潮中來,讓他驚喜的是,消息一經推出,一呼百應,天南海北的慶云人一傳十,十傳百,涓涓細流迅速匯成愛心海洋。目前,通過崔曉新的發動,慶云籍在外愛心人士捐款超過11萬元。
與此同時,我縣的干部們也在踴躍報名、認領貧困兒童和孤兒。6月20日,尚堂鎮李赤城村民劉吉元抹著眼淚說道:“我這輩子唯一的心愿是希望我的孫子劉佳鵬能成才,可我們老兩口年紀大了,確實沒有撫養能力。現在佳鵬在縣城有了當干部的 ‘爸媽’,還有這么多幫助他的好心人,我心里踏實了。 ”據劉吉元介紹,劉佳鵬的爸爸在2009年因車禍離世,家庭的不幸并沒有摧毀劉佳鵬的意志,反倒是讓他積極面對生活,今年12歲的小佳鵬現在上小學五年級,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家里的墻上貼滿了獎狀。作為主動認領他的幫扶干部,縣糧食局局長鄭春濤一有時間,就帶著學習生活用品來看佳鵬,不但輔導小佳鵬完成學習任務,還與他交流在學校中遇到的趣事。現在,鄭春濤已經在家整理出一間臥室,計劃暑假過后把小佳鵬接到縣城讀書。 “我能做的不僅是要給予他物質支持,幫助他順利完成學業,更重要的是帶給他精神上的安慰,給他父母般的關愛,讓他感受到家的溫暖。 ”鄭春濤說道。
6月27日,我縣舉辦了一場特別的書畫展,德州市書畫名家田瑞、王征遠、陳洪嶺、修廣利、郭仁民等為弘揚書畫文化,幫助我縣孤兒和貧困兒童,齊聚縣文化中心現場潑墨。 “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書畫名家們紛紛表示,將此次130余幅精心之作現場展出后集中拍賣,所得善款全部捐到縣扶貧助學基金會。 ”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建華介紹說。 6月30日上午,100名來自全國各地的企業家也是在慶云齊聚一堂,主動“包干”認領我縣的所有孤兒,承諾從幼兒園到大學畢業,這些孤兒上學所需花銷,全部由認領的企業家承擔。
6月30日晚上7點30分,一場主題為“眾志成城 奮發圖強 慶云縣扶貧助學立志在行動”活動將我縣連日來的捐助活動推向高潮。活動一開始,隨著一曲《東方紅》響起,“為人民服務”五個鎏金大字展現在背景墻上,表達出了我縣實施扶貧助學立志的初衷和目的。
活動過程中,現場播放的一部 《“焦鋒”的故事》專題片引起了在場人員的注目,“焦鋒”也被邀請到活動現場,在場人員紛紛用熱烈的掌聲表達對“焦鋒”的敬仰之情。焦鋒,原名張玉柱,北京市門頭溝區副食品公司職工學校退休校長,為何化名“焦鋒”?為何北京的一個校長能和慶云的三個孤兒聯系在一起?這一鏡頭要回到1994年,我縣開展了一次“托起明天的太陽”,幫助因家庭困難或其他原因而失學、輟學或退學的少年兒童復學活動,時任縣委書記王樹理、時任慶云鎮黨委書記劉洪河和時任南周村黨支部書記周主慶“三級書記”共同幫扶南周村周中博三孤兒兄妹,張玉柱在媒體上看到報道后,出于對教育的情懷,化名“焦鋒”無償對三兄妹進行資助,小到信紙郵票,大到現金資助,甚至在周中博自謀職業時,本不富裕的“焦鋒”都拿出3000元“扶上一馬”,直到周中博三兄妹完成學業。活動現場,王樹理、劉洪河、周主慶三位老書記與焦鋒一塊被請上舞臺。當周中博兄妹看到三位老書記特別是見到焦鋒時激動地淚流滿面,并向焦鋒下跪表達謝意。
感動于“焦鋒”的事跡,縣委書記王曉東現場親自為“焦鋒”頒發了榮譽市民獎牌。
活動中,部分貧困學生代表現場立志,紛紛給自己制定目標,以目標作為遠大志向而努力學習,爭取早日回報社會。縣委書記王曉東、縣長孫洪昌、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高麗霞、縣政協主席李勇等領導干部,借助此次扶貧助學立志活動與優秀黨員代表集體立志《慶云之志》,一方面為建黨96周年獻禮,一方面立志讓慶云的貧困群眾在今年全部脫貧,誓讓慶云大變樣。整場活動在一片激揚的立志聲中落下帷幕,扶貧助學活動帶來的震撼,一直在人們心頭回蕩。特別是活動現場,眾多企業家紛紛慷慨解囊,現場向基金會捐款。本次活動共募捐扶貧助學資金3083萬元。
這3000余萬元基金如何使用、如何管理? “我們專門成立了基金管理委員會,每名貧孤學生都要由相關部門把關核實,定期通過扶貧助學基金賬戶直接劃轉到受助人賬戶。 ”縣關工委主任、基金管理委員會理事長張堯標介紹說,“基金會采取貧困進、脫貧出這種‘進出機制’,在長期接受社會捐助的同時,持續、及時救助貧孤學生,從教育源頭力拔窮根,讓扶貧助學立志熱潮在慶云大地上持久上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