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堂鎮訊(李軍凱 李煜群)為增強村級“造血”能力,打造鄉村振興支柱產業,尚堂鎮確定了組織建在共同體、黨員聚在共同體、人才育在共同體、群眾富在共同體的“四共”模式,圍繞特色產業打造黨建共同體,走出了一條強村富民的鄉村振興之路。
組織建在共同體,筑牢鄉村振興“主陣地”。“積壓多年的養殖牛糞便終于得到了處理,居住環境得到了改善,糧食作物也能實現增產增收。 ”看著一輛輛來來往往的清運車,“牛轉金來”黨建共同體成員東白村常洪東高興地介紹道。
東白村是尚堂鎮的民族特色村,家家戶戶養殖良種肉牛,尚堂鎮立足這一特色產業優勢,組織西白、東白等8個養牛農戶較多的村,成立了“牛轉金來”黨建共同體,打破“就村抓村”路徑依賴,實現區域內的連片推進、抱團發展。“牛轉金來”黨建共同體成立以后,堅持產業發展與人居環境整治并重,通過召開黨總支聯席會,與魯供企業對接,合理設立4處糞便集中存放點,每3天清運一次至“噸半糧”示范區,不僅解決農戶養殖糞便處理問題,還為糧食生產提供了優質的肥料,實現了“牛轉金來”黨建共同體管轄區域內環境改善和生產發展的雙贏。
黨員聚在共同體,勇當鄉村振興“主力軍”。
在尚堂鎮北候村,200畝“華夏神菊”傲然挺立,黃色花朵迎風綻放。
近年來,北侯村黨支部書記侯廣云通過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種植“華夏神菊”,走出了一條別樣的鄉村振興之路。“‘華夏神菊’藥食同源,是抗氧化功能食品、抗輻射、抗衰老保健品的原料之一,幾乎對多數疾病都有抑制的作用,并且適應性、抗逆性極強,一年就可收獲三茬。 ”北侯村黨支部書記侯廣云看著長勢良好的神菊,高興地介紹到。
侯廣云不僅是北侯村“華夏神菊”的引進人,還是第一批種植示范戶,他總結自己成功經驗組織先進黨員干部宣傳到戶、講解到人,給群眾算經濟賬,增加了群眾的信心,華夏神菊從原來的50畝發展到200畝,“這個月底華夏神菊就要收割第一茬,產量能有3噸,一畝地就能掙3000多塊錢,將成為村里主要的致富產業”侯廣云說。
尚堂鎮緊抓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把奉獻意識強、致富帶富能力強的黨員產業大戶、黨員致富能手推選為區域黨建共同體的黨總支成員,配齊配強產業發展“領頭羊”,全鎮100余名農村黨員主動認領政策宣講、技術指導、銷售服務等產業發展示范崗,提供全方位服務,把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勇當鄉村振興“主力軍”。
人才育在共同體,培育鄉村振興“主人翁”。
錦鯉養殖是南侯村的支柱產業之一。2021年3月,南侯錦鯉養殖基地的負責人于洪雷通過“歸雁回引”返鄉創業,年收益實現200余萬元,幫助村集體增收10萬元以上。
于洪雷只是尚堂鎮“歸雁回引”工程的其中一員,近年來,尚堂鎮通過“產業引人、環境留人、鄉情聚人”推動人才回鄉、技術回歸、企業回遷、資金回流,著力培養鄉村振興“主人翁”。同時邀請40余名懂經濟、會經營、技術精的“土專家”“田秀才”成立科技服務團,聚集到區域黨建共同體產業發展中,手把手教技術、帶項目,用“科技杠桿”撬開致富大門,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今年以來,我們組織產業技術幫扶30余次,培訓了群眾8000余人次,幫助了400余戶村民發家致富,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尚堂鎮鎮長孫艷東說道。
群眾富在共同體,奏響鄉村振興“主旋律”。
“西郎塢蘋果”遠近聞名,但因種植分散、規模小,導致銷售渠道不暢通,價格也不穩定,群眾收益無法保障。
今年以來,尚堂鎮緊緊抓住黨建引領這個“牛鼻子”,把黨組織建在特色產業上,積極打造“蔬果飄香”黨建共同體,通過村村聯合,連片經營,將政策、資源、技術滲透到蘋果產業的各個環節,實現規模化種植、市場化營銷,產業化發展。“我每天過來除除草,一天能賺個70元,多的時候能賺到100元,再加上自己的3畝土地流轉的收入,收益挺好。 ”西郎塢村村民張慶方看著成片的蘋果樹,笑得合不攏嘴。
黨建共同體發展壯大特色產業,不僅鼓了村集體“腰包”,也讓村民走上增收致富的道路,種植基地還為村民提供了百余個就業崗位,實現黨建共同體帶領下的同頻共振、雙打雙贏。
站在奮進征程的新起點,“下一步,我們將把黨建共同體建設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紅色引擎’,不斷將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群眾優勢轉化為推動鄉村振興的發展優勢,奏響‘業興、村強、民富’的鄉村振興新樂章。 ”尚堂鎮黨委書記南照龍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