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家鎮(zhèn)訊(劉蕾)不用做條幅,也不必準備講話稿,小板凳一放,大家圍圈而坐,說說吃水的事、秋收的事、老人看病報銷的事……你一言我一句,“板凳會”就開起來。這是常家鎮(zhèn)創(chuàng)新傾聽民意,為民辦實事的一種有效方式。
大家坐在板凳上,圍在院子里,聊都是群眾關心的事,急迫的事,也是鎮(zhèn)黨委、政府決策最需要了解的內(nèi)容。“板凳會”雖小,卻不是作秀會。鎮(zhèn)村干部充分用好板凳會,深入一線“坐”聽說“理”。與群眾圍圈而坐,用心聽,了解群眾所思所想,關注群眾急難愁盼。與群眾面對面談,把政策、道理說出來,把心結、疙瘩說開來。尤其是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事要在“板凳會”上曬一曬,實現(xiàn)從“少數(shù)人說了算”向“大家商量著辦”的轉(zhuǎn)變,讓群眾真正成為基層治理的主人家,鄉(xiāng)村振興的東道主。
“板凳會”解決的是基層“疑難雜癥”。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誰家的門前衛(wèi)生不好、誰家的子女不贍養(yǎng)老人、誰和鄰里鬧矛盾、誰不配合疫情防控、村集體經(jīng)濟要發(fā)展什么……”大家的事情大家辦,有事要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多商量。不管是大事還是小事都拿到板凳會上說,集群眾之智,聚群眾之力,小板凳會總有它的用武之地。在你一言我一語的商討中,揪心事、煩心事、糟心事總會找到破解的妙招。“板凳會”打通的是基層“最后一米”。村民有難題,板凳會來解決。春耕秋收,群眾忙碌在田間,板凳會就開進田間地頭;村民們在老李家?guī)兔埩_喜事,板凳會就開到老李家……“板凳會”就像一個小小直通車,難題在哪,群眾在哪,會就開到哪。沒有講桌講稿,不分臺上臺下,大家圍坐一堂,面對面交談,心與心溝通,干群之間的話更多了,也更親近了。
在一場場解讀政策、答疑解惑、消除誤解、化解糾紛、現(xiàn)場辦公、上門服務的板凳會中,做到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著落,讓干部的群眾話說得更地道、解難紓困更得心應手。板凳會搭建的“連心橋”,切實走進群眾心里,打通政策落實的“最后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