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新明
一個家庭良好的行為標準就是家訓,一個家庭獨有的風尚就是家風。
我是一個在農村長大的孩子,在生我養我的這塊土地上,父輩經歷過太多的艱苦日子,到我們這一輩雖然還時常有聽到“舊社會”“土地承包到戶”等,但那些艱苦歲月留給我們沒有太深的印象;因為我的父親母親早已把往日的磨難當作一種精神,一種積極面對生活,勤勞節儉的家風傳承給我們這一代。現在仍然記得上高中時,一日三餐吃的是伙房打的饅頭就從家里帶的蘿卜條,到了周末買一次餅就是改善生活了。夏季我只有一件黃色半袖和一件白色長袖,還有媽媽納的千層底偏帶黑色條絨鞋,一穿就是三年。高中畢業后,我的同學到我家非常驚訝的對我說,原來你家的條件這么好啊,上學時你那么節約還以為你家很窮呢。現在我仍然秉承勤儉節約的好習慣,渤海中學的四德榜勤儉節約專欄展板第一個就是我。現在盡管條件好了但是老傳統仍不改一件衣服我至少也要穿十年八年的。
今天不必要建一堵完美的墻,只需要砌一塊完美的磚,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向前走,這是認真做事的第二點家教;參加工作20年我當了19年的班主任,我的致勝法寶就是愛與勤奮。去年接手了初一新生。說實在的初一的孩子剛剛來到學校,自理能力很差,對住宿很不適應。我就像幼兒園的老師一樣管理孩子,事無巨細事事親力親為。開學一個多月的時間,六個宿舍天天轉一遍,和孩子們談心,有問題要求整改。幫助孩子們整理內務,疊被子、擺鞋子、放盆子、擺放洗漱用品。為生病的孩子買藥,帶著軍訓中因低血糖休克的孩子去醫院。這段時間真的太累了,我的嘴上起的泡就沒斷過。在班級管理上,十九年如一日,不論早晨還是夜晚,只要孩子們在教室里,我都會和他們在一起。早讀一個都沒少盯,隔三差五必到宿舍里轉一轉。因此也成了老師們口中的“鐵人”。去年我帶的畢業班升學率達到百分之九十九,考入慶云一中卓越班的二十多人。今年初一的期末考試我班進入全縣前100名的有11人之多,得到了領導的一致好評。我這種認真執著的做事態度來源于父母,也影響了我的兒子。兒子的學習也是一步一個臺階的在前進,他現在在一中高二年級的卓越班也是名列前茅。
第三點是為人要善良,真誠待人。在我年紀很小的時候,孔融讓梨、司馬光砸缸等這些耳熟能祥的故事就印在我們的腦海里,父母親教導我們做人做事要善良誠實。 2007年是我們一家最灰暗的日子,我的年僅32歲的大伯哥得了淋巴癌,這一消息把全家都擊垮了。面對病魔我們必須齊心合力去戰勝,當時我和丈夫不僅把所有的積蓄都拿了出來,我丈夫還為他哥哥做了造血干細胞移植。就像一篇文章《平分生命》里寫的一樣,我們愿意把生命的一半平分給哥哥。事實確實也是很如愿,現在十年的時間過去了,我大伯哥已經完全康復,現在和正常人一樣的生活了。在做移植的過程中因為來自各方面的壓力,我的老公都崩潰了,自己神志不清的情況下差一點從醫院的樓上跳下。我發揮了教師教育學生的作用,給他做了大量的工作,減輕了他的壓力,盡管受盡了非人的折磨但順利的完成了手術。現在一家人幸福美滿其樂融融。“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尊敬長輩這是我的第四點家教。結婚以后經濟條件一直不好,加之前幾年又遇上了好多事,一直沒有買上樓房。近幾年省吃儉用,日積月累,靠著國家的好政策用住房公積金貸款買了樓房。首先想到老人,裝修聽從老人的意見,買家具、窗簾等都是讓婆婆自己挑選的。每年冬天老人都會搬到我們這邊來過冬,因為樓上畢竟暖和嘛。
一個家族的振興與發達,離不開引領家庭家族走向成功者所創立的家風和家教。家風與家教的形成都會經歷一代甚至幾代人的積淀和努力,它總結了前世中無數家庭的得與失以及經驗,結晶成為獨一無二、適合自己家庭或家族實際的法寶,引領家庭或家族走向輝煌。家風是一條應該牢記的座右銘。有了它,我們才可以在社會上立足,才能讓自己走的更遠!銘記家風,為自己的人生做奠定而堅定的基礎,踏出堅定的步伐,為實現中華夢努力奮斗!
作者為渤海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