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河
本人出生在1968年,出生地正好位于十八苦村的中心。最初與水有關的記憶只是當村的女人們聚集在機井旁洗衣,水基本恒溫,冬天熱,夏天涼。男人們適時的用水桶將水挑到家中,倒入甕中,作為生活用水。
為了解決苦水區生活用水困難問題,上級部門安排每個村莊打深井一眼。到了小學二年級,同學們普遍成了大黃牙,幾個同學相繼脖子越來越粗,縣里派人來檢查,說是喝機井水引起的。到水利局工作以后,才知道當時所說的機井是深層地下水水位較高,能夠自流罷了,造成脖子粗的原因是深井水髙碘造成的,造成牙黃的原因是水質高氟,深井水是病水。小學五年級時,上級部門投資,在村的南邊修建了一個水庫,想通過引蓄黃河水的方式來解決生活用水問題。然而卻忽略了引黃水易被當地地下水污染,水庫不久被廢棄了。這些情況,實際上也是工作以后在水利局了解到的。
隨著深層地下水的開采,地下水位持續下降,不能自流,人們便自制了小提水工具,從井內提水。老鄉們依然吃著病水,維持了幾年,直到無法提取為止。隨后的日子,人們的吃水問題又變成了原始靠天吃飯,開始吃起了水質差、污染嚴重的坑塘水。起早的,挑到的水清澈些;來晚的,挑到的水只能是渾濁的,挑回家沉淀后再用。生活條件好的,修個小地窖,存儲雨水飲用。這樣的日子持續到2002年規模化解決農村飲水問題的嚴務水廠建成通水。
或許叫有緣分吧,1988年我考入了山東水利專科學校,1991年分配到慶云縣水利局,成為了一位改水、治水的技術人員。 1993年,嚴務水庫批復建設,其主要目的是解決慶云縣東北部十八苦村人畜飲水問題,兼顧嚴務鄉、崔口鎮十萬畝農田灌溉。該年夏初,我們入住坡徐村,開始了水庫建設的前期勘察工作。項目前全部為包壕地,所謂包壕地,就是因為地勢低洼,祖先們為了防止澇災,挖溝筑田,所以當地地貌為臺面、溝間隔布置,臺面和溝基本同寬,大約10米左右。這種地貌,給我們測量帶來了極大的困難;每條溝都有水,我們必須通過,初夏“游泳”的滋味至今難忘。
1993年秋天,在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田紀云的關懷支持下,縣里組織了四個鄉鎮實施水庫圍壩工程。當時天氣異常惡劣,先是雨、后是雨夾雪、最后是大雪,這樣的日子持續了近兩個月的時間。吃喝運不進來,民工施工嚴重受阻,最后不了了之。民工撤退后,我們重新組織了測量隊伍,對庫區進行地形勘測。吃的運不進來,我們就每天兩頓飯,早飯6點,午飯4點,喝的運不進來,我們就和魚鴨同飲一灣水;天氣寒冷罕見,每人都凍了手和腳,領導就組織局里的女同志給我們測量人員每人織了雙厚厚的毛襪子。測量用了一個半月的時間。
人工施工方法已遠遠滿足不了工程的要求,1994年春天,縣里通過公開招標方式選擇了招標隊伍,對圍壩實施了機械化施工。 1994年底,又通過招標方式選擇了壩坡襯砌隊伍。1995年底,水庫建成蓄水。
水庫建成了,但苦水區的人畜吃水問題仍然沒有解決,因為缺乏送水工程。 1997年,大眾日報社的記者發表了一篇《苦水區苦在水上,“盼水媽”還在盼水》的新聞監督報道,引起了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1998年,縣里籌措資金200萬元來解決水庫周圍12個村的飲水問題,建了一個小型水廠,主要還是供給水庫原水。工程一度解決了苦水區的飲水問題。
以后的兩年,縣委、縣政府想通過德國糧援項目等方法來解決全縣的飲水問題,但最終沒有達到目的。
2001年慶云縣委托山東省水利科學研究院編制了《慶云縣人畜飲水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2002年被山東省發改委、山東省水利廳批復,批復投資4700萬元;當年上馬該項目,拉開了大規模解決農村飲水問題的序幕。當年完成了水廠建設、鋪設完嚴務鄉、徐元子鄉、慶云鎮部分村莊、常家鎮部分村莊的給水管道,150個村、10.3萬人的飲水問題得到解決;同時供水公司由住建局劃歸水利局,組建水務局。
2005-2007年,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在全國展開,慶云縣借助已完成水源工程建設(慶云水庫、嚴務水廠)、大范圍集中連片建設解決農村飲水工程積累了豐富經驗等優勢,通過管網延伸、修建加壓站等方式,進一步擴大供水規模,供水范圍擴展到尚堂鎮、中丁鄉、崔口鎮全部及東辛店部分村莊(只剩下地下水條件較好的村莊),在全省率先完成村村通建設任務,基本形成了特有的“農村供水城市化,城鄉供水一體化”供水格局。
2008-2010年,慶云縣以被評為“全國飲水安全示范縣”為契機,加大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力度,對原有存在安全隱患的部分供水管道進行了更換;擴建了嚴務水廠,水廠供水能力日供水能力由15000立方米增加到30000立方米;新鋪設供水主管道16公里。東辛店鎮所有村莊全部接上自來水。我縣的自來水普及率達到了100%。
隨著慶云縣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城鄉需水量日趨加大。嚴務水廠的供水能力明顯不足,這在2014年夏天表現十分明顯,關于供水的12345熱線電話令供水公司及水務局領導膽戰心驚。同時嚴務水庫輸水河道遠,受內地地下水污染嚴重,沖庫沖刷河道浪費大量水資源的情況也令人瞠目結舌,每次水庫沖庫僅4-5百萬,但沖洗河道浪費的水量多達7-8千萬甚至上億,有時甚至會出現在水庫蓄水過程中由于上游受到污染而出現半途而廢的情況。
面對新情況,新一屆縣委縣府頂著土地和資金的雙重壓力,毅然決定啟動醞釀多年的雙龍湖水庫。水庫位于慶云縣西南部,引水時可以有效避免當地地下水的侵蝕。水庫設計庫容990萬立方米,年調蓄水量可達1800萬立方米。從2013年8月份著手新可研的編制,到2014年12月26日僅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就完成了可研批復、初步設計批復等前期工作,正式開工。工程2015年3月正式開工,工程分圍壩填筑及截滲溝開挖工程、水泥攪拌樁防滲工程、出入庫泵站與管理設施建設及圍壩截滲溝襯砌工程三期招標建設,于2016年12月份建成并蓄水。
在雙龍湖水庫工程建設的同時,啟動了其配套工程—雙龍湖水廠及其配套管網的的啟動工作。工程包括水廠建設,南侯水庫出庫泵站至水廠、水廠至農村供水主管網、水廠至縣城供水主管網幾部分,供水在常規工藝的基礎上增加了過氧化氫+紫外線+活性炭吸附深度處理工藝。水廠設計供水能力3.8萬立方米/日,工程總投資1.83億元。工程2017年6月份開工建設,2019年7月正式供水。雙龍湖水廠的建成供水,全方位提高了慶云縣城鄉供水保障能力,在慶云縣治水的歷史畫卷中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為慶云縣的經濟社會的發展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曾任慶云縣縣長林春元曾說過,慶云的發展史,是一部和水抗爭的奮斗史。回首往事,無限感慨。扁擔、水桶、水缸變成“文物”了,人們吃苦、咸、病水的歷史也一去不復返。為了改善民生,國家擔起了義不容辭的責任,幾代水利人為此嘔心瀝血,甚至獻出了畢生的經歷。回首往事,我們無怨無悔,展望未來,我們滿懷豪情。衷心祝愿水利事業蓬勃發展,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