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全省河長制湖長制現場推進會召開。我縣作為全省唯一縣級典型,在大會上作經驗介紹。去年3月份,我縣在全省率先全面實行“河長制”,以制度保長效,明責任強落實,嚴督導促提升,縣域水生態實現了全面優化—— 本報訊(劉曉明 王振)5月4日全省河長制湖長制現場推進會在淄博召開,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堅定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交流河長制湖長制工作,安排部署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任務。省委副書記、省長龔正,副省長于國安,省政協副主席劉均剛出席會議。
縣委副書記、縣長孫洪昌代表我縣,作為全省唯一縣級典型,在大會上作經驗介紹。
能交出一份漂亮的河長制工作成績單,得益于我縣打好了“治水”組合拳。
我縣境內,馬頰河、德惠新河、漳衛新河3條省管河道橫穿全縣,流域面積501平方公里,干流河長94公里,堤防長度141公里。另外,還有11條縣級骨干溝渠、61條鄉級溝渠、544條村級溝渠和310座星羅棋布的坑塘,雙龍湖水庫和嚴務水庫兩座水庫分列南北,河長制工作任務艱巨。
龐大水系的管理、整治、監督,只有創新體制機制,才能有效解決。去年3月份,我縣在全省率先全面實行河長制,堅持把河長制作為加強生態建設、推進綠色發展的有力抓手,以制度保長效,明責任強落實,嚴督導促提升,縣域水生態實現了全面優化。
在渤海路街道李云曲村的休閑公園,三三兩兩的村民正享受湖面微風吹拂。“我們村的公園不比城里的差,現在村里人休閑娛樂有了好去處。 ”正在垂柳下納涼的村民李福山說。
誰也不會想到,這美麗的休閑公園一年前還是一個廢棄坑塘,長滿綠藻、雜草叢生。去年5月份,李云曲村對坑塘進行了清淤擴容、垃圾清理和綠化美化,在湖邊鋪設了花磚,粉刷了500多米長的文化墻,使原先人人躲著走的臭水坑變成了村里最聚人氣的地方。
李云曲村廢坑塘變身休閑公園只是我縣實施河長制的一個縮影。
河長,既是治理責任人,又是河流守護者。
我縣對縣、鄉、村三級河長責任進一步明確,縣鄉總河長每年至少組織2次全面督察,縣級河長每月、鄉級河長每半月、村級河長每周至少巡河1次,對存在問題即知、即查、即改。
同時,縣河長辦公室每月召開1次碰頭會,每季度開展一次“回頭看”,對遺留問題、新增問題,明確整改時限、定期督導檢查、直至問題解決。
截至目前,我縣累計召開河長制工作現場會議30余次,推進整治溝渠352公里,拆除沿河違建5.3萬平方米,清除非法種植林木1065畝,清理攔河漁具、網箱3217余套,清理養殖場53處、32萬平方米,清理沿河垃圾、渣土5.7萬立方米。
我縣還把河長制工作納入全縣“督評排晾兌”考核機制,一周一調度、一周一通報,對不負責、不擔當、不勝任的干部,召回管理培訓后再上崗。
2日上午9點,崔口鎮崔西南村51歲的“民間義務河長”劉金華和往常一樣,帶著手套、垃圾鉗和塑料袋,開始了一天的巡河。“我主要負責漳馬干溝河段和躍進渠部分河段,自去年5月12日上任以來,這樣的巡查,一天至少兩次。 ”劉金華說,一路走走看看,遇到塑料袋、樹枝之類的,他就穿著雨鞋下去撿,有些自己不能處理的,就聯系村級河長、河管員過來打撈……
為充分發揮公眾力量,我縣大力推行“開門治水”,去年5月,我縣向社會招募“民間義務河長”,作為“政府河長”的有益補充。
按照就近管理和總量控制的原則,我縣將選聘380名“民間義務河長”與全縣近600條(座)河庫溝渠塘掛鉤保護,實現了全縣所有河庫溝渠塘“民間義務河長”全覆蓋,實現全民參與共護碧水美景。
“民間義務河長”將配合河庫溝渠塘“政府河長”做好河庫溝渠塘巡查,及時發現河面漂浮物、河岸垃圾、違法建設等情況,做好巡查記錄,及時上報鄉鎮(街道)河長辦。監督“政府河長”履職,及時反饋群眾對河庫溝渠管理保護的意見和建議,協調涉河庫溝渠塘的各種社會行為。
為了使“河長制”真正成為“河長治”,我縣將河長制與生態振興相結合,以優美生態為鄉村振興打底上色。
我縣采取第三方評估機構+三級河長清查方式,集中開展了兩輪清河行動,重點整治涉河“八亂”行為。同時,按公園標準規劃改造農村坑塘,現有41處臟亂坑塘變成了美麗景點,年內每個鄉鎮都將建成1條生態河道,每個村都將建成1座生態池塘,全縣首批將創成52個美麗鄉村。
同時,我縣高標準打造馬頰河、德惠新河兩河四岸風景區,在堤頂修建寬10米的景觀大道,建設“半程馬拉松”比賽場地,與國家級石斛特色小鎮、迪趣歡樂水鎮等景區串點成線。
4月2日,全國五處、山東唯一的中法生態示范城市落戶我縣,現已引進中法國際一帶一路水資源科技產業園,啟動建設了濱河濕地公園、櫻花主題公園。
我縣還在河灘地統一規劃,引導種植油菜花、油葵、有機牡丹等萬畝觀賞性經濟作物,帶動群眾增收,調整農業種植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