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實現“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機制,我縣積極推進醫療共同體建設,通過上聯“三甲”,下扶基層,使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 □高強
“在家門口的醫院也能讓縣醫院專家給做手術,而且衛生院的報銷比例也高,最高可以達到90%以上。不用出遠門,既把病治了,又省了錢,再就是在家門口,也方便家人照顧。 ”徐園子鄉東趙村村民翟廣星說。
原來,翟廣星因右側臀部巨大皮脂腺囊腫想去縣醫院做手術,在聽到衛生院也有縣醫院醫生坐診、手術時,他便來到鄉衛生院進行了手術預約,由縣醫院骨外一科主任趙福亭主刀,為他成功做了手術。
其實,翟廣星之所以能夠用鄉鎮衛生院的醫療服務價格,享受縣級醫院的專家服務,主要還是得益于我縣“醫共體”服務體系的建設。
我縣“醫共體”以縣人民醫院為龍頭,以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成員組成理事會,簽訂醫共體管理協議書,理事長由縣人民醫院主要負責人擔任;副理事長由縣衛計局、縣醫院副職和鄉鎮衛生院院長擔任,通過制訂醫共體章程或簽訂合作協議等方式,明確各自的責任、權利和義務,以管理和技術合作為主,統籌人才資源、薪酬分配、設備資源等,形成優質醫療資源共享的渠道和機制,提高管理效率,實現合作共贏、協同發展。
上聯三甲,下扶基層,分級診療惠及百姓
近年來,我縣按照上級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和發展的部署要求,以基層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通過上聯“三甲”,下扶基層,全面推進醫聯體、醫共體建設工作。“在與山東省立醫院、北京301醫院、天壇醫院等知名醫院建立合作的基礎上,我院先后與天津市腫瘤醫院、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中國醫科大學航空總醫院建立醫聯體合作,通過三甲醫院專家來慶云坐診、查房、講學和手術等活動,在推動縣醫院學科發展,提升醫院自身專業技術水平的同時,給33萬群眾帶來了健康紅利,真正實現了病人‘少跑路,少花錢’的目標。 ”縣人民醫院理事長徐金英說道。
據了解,2013年以來,縣人民醫院共邀請專家來慶坐診2621余人次,遠程會診266人次,開展講座2432次。專家來慶后開展手術1932臺,診療52412余人次,切實緩解了了群眾看病貴、看病難問題。
在大力推進醫聯體建設的同時,我縣按照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資源共享、互惠互利的原則,以縣人民醫院為牽頭單位,聯合全縣11個衛生院組建“縣域醫療共同體”,切實做到讓管理、技術下沉基層。崔口鎮衛生院院長宋海龍說:“自2017年10月份醫共體建設正式啟動以來,每周都有縣醫院的各個專業的專家組成的醫共體小組,來幫助我們坐診、查房、手術,還為我們開展了多個專業的技能培訓和講座,使群眾在家門口也能得到縣醫院專家的診療服務,甚至還可以通過縣醫院專家掛到來坐診的北京、天津三甲醫院專家的號,實現了‘小病不出村,常見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目的。 ”
資源共享,專科共建,助推基層醫療發展
統一信息平臺,資源共享。對于基層衛生院來說,醫療水平、醫療設備落后是面臨的主要難題。成立醫共體以來,依托醫耘網醫院信息管理系統,縣醫院臨床業務人員與鄉鎮基層業務骨干注冊后,通過“互聯網”可相互傳遞醫療信息,實現醫共體內的所有醫療機構的一些醫療信息能夠互通,在醫共體內開展遠程會診、遠程影像診斷、遠程心電診斷、遠程講座。同時,縣醫院還承擔醫共體醫院未開展的檢查項目,并逐步為醫共體醫院開通便捷服務終端。醫共體醫院開申請單,到醫共辦登記后,專人培護提供快捷服務。在統一質控標準,確保醫療安全的前提下,在醫共體內擴大檢驗結果互認范圍,減少重復檢查檢驗。
為切實做到管理、技術下沉基層,縣醫院還定期組織專家對基層醫療機構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到醫共體醫院進行技術指導或兼任學科帶頭人,為醫共體醫院培育1—2個具有特色的專科,形成專科共建機制,逐步增強基層醫療機構的專業能力。
資源共享,專科共建的同時,縣醫院還為基層衛生院在職人員培訓,采用“一對一帶教”模式,幫助鄉鎮衛生院技術人員提高醫療服務能力和技術水平,為基層衛生院培養一批能診治常見病、多發病和明確診斷慢性病的醫護人員。
據悉,自啟動醫共體建設以來,縣醫院各醫共體小組到幫扶衛生院坐診1138人次,查房1372人次,手術28人次,講座716場次,診療病人22362人次,大幅提升了基層醫療隊伍的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真正實現了病人“少跑路,少花錢”的目標,有效緩解群眾“看病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