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門(左)是城隍廟社區居委會最年輕的工作人員
社區居委會是社區管理的最基本社會組織機構,對日常事務進行管理、服務和監督。因居委會成員需要與社區居民直接接觸,所以長期以來在年齡和性別構成上形成了自己的特點:以中年女性為主。但隨著電子化辦公的日趨成熟,近兩年德州市城市社區居委會對年輕人的需求越來越明顯,而且在辦公條件上,部分社區也亟待提高。
1 社區居委會堪稱“娘子軍團”
因社區工作的特殊性,女性歷來是社區居委會的主力。2月22日,記者在新華街道辦事處以及德城區幾個社區了解到,居委會成員組成依舊以女性為主,一般五到八人的居委會最多有兩位男性,有的社區是清一色女性,堪稱“紅色娘子軍”。
22日下午,記者來到三八路銀座商城附近的城隍廟社區居委會,發現在大廳的辦公人員全部為女性。
據該社區居委會主任潘黎明介紹,城隍廟社區居委會共有8個人,除了書記和自己,其余全部為女性。“平時釘個釘子,貼個條幅都是我來做,畢竟這些工作女的做很費勁。”潘主任說。
而位于德城區東地路的文化社區書記夏光介紹,該社區共有6個工作人員,除了他全部為女性。“居委會的工作很繁瑣,居民關系調解是主要工作之一,女性較男性更有親和力且細致,這也是長期以來居委會辦公人員以女性為主的原因。”夏書記介紹,一些需要男性的社區工作,有時候會讓小區物業幫忙,因為與他們長期相處,彼此都已經很熟悉了。
據新華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介紹,轄區內共9個城市社區,9個農村社區。其中,城市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全部以女性為主,農村社區居委會均由村委會成員組成,除了計生部門為女性,其余全部為男性。“近幾年,城市社區新來的工作人員也都是女孩,在招考時男性報名的就很少,尤其是年輕男性。”該工作人員說。
2 年輕人的加入逐漸緩解“老齡化”現象
除了男女比例問題,社區居委會成員的年齡結構也偏“老齡化”。但是記者在采訪中發現,近兩年來這一問題在城市社區中正逐步得到解決。
以城隍廟社區為例,書記就是80后,其余工作人員平均年齡30多歲。“年輕人學東西就是快,現在電子化辦公滲透到社區工作的方方面面,加入一些年輕的新鮮血液對于社區工作絕對是有好處的。”潘主任說。
小門是該居委會最年輕的成員,生于1978年,是2015年從其他社區交流過來的,工作上手很快,尤其是電腦操作方面的一些事情,很是順手。
“居委會成員比起以前已經年輕了很多,以前這里5個人,平均年齡50歲。近兩年他們退休后,成員平均年齡也降到了30歲至40歲之間。”潘主任說。
文化社區、東方家園社區等也是如此,與前幾年相比,除了“掌舵”的書記之外,成員也逐漸趨于年輕化。
但對于成員的年輕化,來辦事的居民有些不放心,一位社區書記給記者講述了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年前有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來居委會尋求矛盾調解,結果各個辦公室轉了一圈發現全是年輕人,她覺得不放心,什么也不說。”直到見到了較為年長的書記之后,這位老奶奶才放心地說出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該社區書記表示,居委會成員組成最好是老中青都有,在協調工作上還是年長些的女性比較占優勢。記者在新華街道辦事處了解到,2015年招考了20余位年輕人充實到城市社區居委會中,9個社區中,有的兩個,有的三個。但是9個農村社區年齡組成依舊“老齡化”。
據了解,目前農村社區的居委會書記和主任選舉都是村民投票,因為大部分年輕人都已外出打工,加上原村委會成員不愿意退休,所以很多農村社區工作人員平均年齡在50歲以上。
3 辦公設施“冰火兩重天”
按照相關規定,城市社區居委會辦公場所應該達到300平方米。然而記者了解到,部分社區已經達標,有的辦公場所近千平方米,但有的辦公總面積僅60余平方米。
城隍廟社區居委會新遷到現在的辦公場所不久,之前的辦公面積不足百平方米。遷址后,辦公場所為三層樓,總面積遠超300平方米,有會客室、老年人活動室和調解室,辦公大廳也很正規。
不僅如此,社區的辦公設施也較為先進,記者在該社區服務大廳看到一系列多媒體終端,這讓社區工作進行得更為順暢和便捷。
記者了解到,去年,市里提出要加強基層黨政辦公場所建設,并撥款3億元。盡管資金問題已經解決,但有的社區因為場地問題還是無法改善辦公條件。
在走訪中記者發現,很多社區居委會辦公場所不足300平方米。文化社區的辦公地點在德州市雜技團院內的平房中,一共有3個辦公室,還被雜技團學員宿舍隔開了,人們憑借貼在房門口的居委會牌子來辨認。每個辦公室僅20余平方米,只有簡單的辦公桌椅。開會時,工作人員聚到其中某一間,居民前來也是直接到辦公室,所以會客室、會議室都由員工辦公室“兼任”了。
記者了解到,在市里提出加強基層黨政辦公場所之后,文化社區改建的資金問題已經解決,但是一直苦于沒有合適的場所。
由于轄區內多為事業單位,農機局宿舍、中醫院,還有環保局舊址,這些地方的閑置用地有的已經出租,有的則是沒有管理權限。文化社區夏書記表示,雖然進行了多方協調,但還是未能解決場地問題。
另外,有的社區居委會人員配備較少,工作中造成了一定的難度。記者在走訪時發現,德城區某社區內有4000余戶居民,按照相關規定,每300戶需要配備一名社區工作人員。但是該社區內,包括書記,辦公人員總共6個。如果挨家挨戶走訪工作,難度可想而知。
社區活動資金問題也是目前很多居委會的難點,在記者走訪的幾個社區中,活動資金基本上都是依靠撥款來實現。晚報記者 張雙雙 攝影報道
■人大代表建議
加強社區軟硬件建設
在剛剛結束的德州“兩會”上,德城區區長王震秀、北苑社區居委會書記肖志英等10位市人大代表對社區居委會的各類問題給出了相關建議,針對軟硬件建設方面,代表們提出了相關建議。
首先是人員配備問題,代表們建議制定社區工作人才發展指導意見,建立健全激勵約束機制和考核體系,提高社區工作人員待遇標準,完善職位晉升機制,積極吸納年輕人才到社區工作。
另外,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學歷也是短板,所以10位代表的建議中還提出鼓勵社區采取正規教育和短期培訓等方式,對工作人員進行業務培訓,提高服務居民、管理社區的能力。
關于社區運營經費問題,代表們指出可按照分級負擔,多方籌資相結合的原則,市、區按比例向社區撥付資金,同時探索運用市場化方式解決社區建設經費問題,幫助社區居委會辦公用房和社區活動中心,健全社區服務大廳等服務型場所,努力消除租用、借用社區辦公場所的現象。
除此之外,積極培育社區的“造血”功能,興辦經營項目,發展社區經濟,增強其自身經濟實力,這是解決資金問題的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