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屈大鵬本報通訊員鄧美平
個人簡介
王憲棟,1961年9月生,夏津人,青島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原副院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學術領域為李群與李代數、量子群及相關課題,以及將代數幾何與李代數方法相結合,研究和超弦理論相關的共形場的分類問題。在JournalofAlgebra等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多篇;多次應邀在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做學術訪問,并進行合作研究;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多項。現為德國數學文摘ZentralblattMath特約評論員。
7月19日,青島,下了一夜的暴雨逐漸走向尾聲,伴著淅瀝的小雨,記者來到青島大學,見到此行的采訪嘉賓——青島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原副院長王憲棟。
當天正值周末,王憲棟還是一大早就來到辦公室,閱讀學術書籍,并為上門求教的學生細細答疑解惑。“我非常喜歡數學,所以研究了一輩子,這是一種幸運。”面對記者的采訪,王憲棟整理思緒,娓娓講述起與數學結緣的往事。
少年時代展露學習天賦
1961年9月,王憲棟出生在夏津縣宋樓鎮高莊村,父親是村里的大隊干部,母親是一名幼兒教師,家中還有一個妹妹。童年的回憶中,生活條件雖然艱苦,但溫飽無虞,平時除了幫家里撿柴火、拔草外,還有大把時光可以和同村小伙伴做游戲、釣魚。這樣的生活一直持續到他9歲那年。
1970年,王憲棟被父親送到村里的小學讀書,畢竟瘋玩了這么多年,心野了,剛開始他十分抵觸,但終究拗不過父親。不過,一節課下來,王憲棟竟聽得津津有味。“我的求知欲突然就被激發了。 ”王憲棟說,同班很多同學“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常常不是裝病,就是謊稱家中有事不來上學,可他從來沒有請過假,每節課都聽得聚精會神,生怕落下一點知識。那時學習資料很少,全憑上課聽講,老師講授的內容他聽得清楚明白,所以每次考試都名列前茅。一年后,他跳級到三年級學習。
雖然跳了一級,但學習對王憲棟來說還是一件比較輕松的事。課余時間,他經常與同學們一起下象棋,象棋是父親教的,學了沒多久,便可以和父親斗得旗鼓相當,在學校更是很難遇見對手。“那個年紀的男孩都愛玩,而我性格偏內向,喜歡靜下心去思考、研究。 ”王憲棟說。
1976年,王憲棟初中畢業,面臨兩個選擇:一個是留校任教,一個是上高中繼續學習。老師甚至專門找到了王憲棟的父親,希望他做做工作,勸兒子留校任教。“他學習沒問題,我希望他能夠再多學一點東西。 ”父親當時的回答讓王憲棟記憶猶新。帶著父親的支持,王憲棟進入宋樓高中繼續學習。
這一階段,他開始展露出理科方面的天賦。一次物理期中考試時,新來的老師想對大家的水平做一次摸底,所以題目出得格外難。最終考試結果出來,全班60多人的平均分僅有30多分,而王憲棟不僅基礎題答了滿分,還把附加題也做了出來,拿到了120分。這讓他在學校里一下子成了“名人”,老師們都知道了有一個高莊的小伙子學習特別好。
數學成為一生追尋的方向
1977年12月,高考恢復,剛上高二的王憲棟提前參加了考試,最終考入山東師范學院聊城分院(現聊城大學)數學系。校園里,很多學生都年近30,16歲的王憲棟格外惹眼。“由于是恢復高考第一年,我的一些老師也參加了。 ”王憲棟笑著回憶,化學老師恰好和他考入同一所大學,兩人從師生變成了同學。
進入大學校園,王憲棟又想起父親那句“再多學一點東西”,早早便樹立了考研的目標。
由于高中打的基礎扎實,王憲棟面對大學學業并沒有太大壓力,唯獨有一科是軟肋——受限于當年農村教學條件,他的英語水平較差。恰好,學校英語系為想要考研的同學辦了一個學習提高班,他第一時間就去報了名。
那個時代,改革開放拉開序幕,農村實行了包產到戶,家里也有了一些積蓄,王憲棟買了錄音機,用來練習聽力。又從圖書館借來英文原著,手邊放著字典,遇到不認識的單詞就翻查字典,靠著頑強的毅力,一點點“啃”完手頭厚厚的書籍。
1982年,王憲棟考上西北電訊工程學院(現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碩士研究生,主攻方向是代數編碼——這是一種用代數方法研究編碼理論的專業,主要應用在計算機加密及通訊加密等方面。學習了半年后,他被安排到中科院研究生院進行了為期半年的學習,主攻方向改為了李代數。“李代數”是19世紀挪威數學家索菲斯·李創立“李群”時引進的一個數學概念,是一類重要的非結合代數,其理論與方法已滲透到數學和理論物理的許多領域。“因為這次學習,我的科研方向改變了,直到今天,近40年的時間里,我一直都在圍繞李代數做研究。 ”他對記者說。
研究生畢業后,王憲棟留校任教,主要研究李群、李代數、量子群及相關課題,將代數幾何與李代數方法相結合,研究和超弦理論相關的共形場分類問題。1989年,他作為國家教委公派訪問學者,到日本京都大學數理解析所進修,在外學習的一年時間里,他的科研水平有了顯著提高,回校后在校內刊物上發表了數篇相關論文,并在32歲時獲評副教授。1995年,為了繼續在數學方面有所建樹,他又到華東師范大學數學系學習,取得理學博士學位。
潛心教學收獲滿園芬芳
博士畢業后,王憲棟考慮換個環境工作,正好當時青島大學在申報“211”工程,于是他受聘來到這里任教,教授本科與研究生課程。
王憲棟在生活中不善言談,但一走進課堂,談及自己擅長的領域,立刻像變了一個人似的,思維敏捷、邏輯清晰,用一個個直觀的例子深入淺出地為學生講解課程,“代數是一門抽象的課程,一些概念初次講解時,學生很難理解,講得足夠生動,才能激發他們對這一學科的興趣。 ”
在課堂上是良師,生活中王憲棟又和學生們是益友,籃球場、乒乓球館里常常能看到他和學生們揮灑汗水的身影,有時候興致來了,還會擺出棋盤與學生們捉對“廝殺”幾局。
“科研工作十分耗費心神,適時調整心態很有必要。 ”王憲棟說,做研究時,他喜歡將自己關在辦公室或書房,全身心地沉浸在數學世界,不過每隔一段時間,他都會播放古典音樂,用來舒緩心情、調整思緒。
從教30多年來,王憲棟帶出的學生不計其數,大都在各自領域有所成就。他本人在研究方面亦是頗有建樹,多次榮獲山東省高校優秀科研成果獎,并在國內外多個學術期刊上發表重要論文。 2001年,王憲棟被評為教授,并于次年任青島大學數學系副主任;后隨著體制改革,他擔任了數學與統計學院副院長一職。
2016年,王憲棟辭去行政職務,專心教學與研究。 2018年,他將自己近10年來為數學專業本科生開設的專業選修課“代數選講”的講稿,以及相關研究生課程的部分講解整理后集結成冊,出版了《代數選講》,從最基本的代數學概念講起,供大學數學專業學生或喜歡數學的讀者學習。“出版此書的目的,是想啟發并引導初學者系統地理解代數學中的一些基本原理與方法,讓更多人深入數學、愛上數學。 ”王憲棟說。
離家工作40余年,王憲棟每年都會回老家夏津看看。“每當快到家鄉的時候,口音都會不自覺地轉變為家鄉話,離鄉越久,鄉情越濃。”他感慨道,“每次回去都能看到家鄉有很大的變化,愿家鄉和鄉親們都越來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