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村民眼中的“黃書記”,是孩子們心中的“阿姨書記”,是“留守兒童”眼里的“老師”,也是一位有擔當的“85后”,她叫黃山,是德州市德城區黃河涯鎮樂章社區的第一書記。
略顯書生氣的外表,身上總是挎著一個小背包,黃山的形象和人們對干部的印象大相徑庭,但工作中的她卻穩穩地將樂章社區老百姓生活“奔小康”的希望擔在肩上。
時間回到1994年,當時9歲的小黃山曾因家人工作原因來過樂章社區,上房、下水、摸魚、玩泥巴......這些農村娃兒的常規“操作”,小黃山與他們一起玩的不亦樂乎,也對樂章社區留下了美好的記憶。時隔25年,當成年的“小黃山”轉變成“黃書記”的身份再次來到這里時,看到孩子們手下的游戲還是當年的“老一套”之后,身為兩個孩子媽媽的她,心里總是覺得不是滋味。
“城里娃”可以選擇興趣班來學習,怎么才能讓這些鄉村娃也發展自己的興趣呢?于是,黃山把“少年宮”搬到了孩子們的跟前,學習完一天的功課,航模、舞蹈、電子琴、圖書室......多姿多彩的興趣設置豐富了孩子們的課余生活。
每天下午4時30分許,是岳高鋪小學的學生撒歡兒的時刻。每當這個時候,熱愛運動的浩浩總是第一個沖出教室,搶學校里唯一的乒乓球臺,與小伙伴兒們來一場“乒乓較量”。但在過去,一陣風就會讓他們掃興而歸,自從鄉村少年宮建成后,他可以在寬敞的室內塑膠練習場上揮拍。“我的夢想就是成為運動員,但爸爸媽媽打工賺錢不容易,我不好意思開口讓他們花錢給我報興趣班。”浩浩說,鄉村少年宮不僅免費,老師還認真負責,自己進步飛快,以后還想參加乒乓球比賽。
在鄉村學校少年宮的熏陶下,像浩浩一樣潛移默化地變化著的孩子還有很多,“看著孩子們越來越開心,嘴里說出的‘我也行’越來越多,我心里就止不住的開心。”黃山說,只有青少年的未來有希望,樂章社區的未來才會越來越好。
帶上遮陽帽、挎上小背包,黃山又出了門。隨著她在樂章社區的路越走越多,曾經的“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又發展了1名年輕黨員,2名入黨積極分子,培養了2名后備干部,還新輸送了高學歷大學生村官1名;不僅如此,黃山還對101公路西側道路進行美化綠化、對村內800米道路進行硬化、增設路燈20盞,對道路進行亮化;為方便群眾灌溉,打了2眼機井;修補溝渠10余米,保證汛期排水;搭建簡易橋一座,方便群眾出行。
現在走在樂章社區,勤勞的“粉刷匠”正在裝扮著社區的墻面,而“廣場舞大姨”牽掛著的小廣場也即將竣工,整個樂章社區都露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但黃山總是打著幾個問號:村里的貧困戶的養老問題怎樣才能更好的解決?種植什么經濟作物才能增加老百姓的收入?能不能再培養一些年輕人留在村里工作?總之在黃山心里,樂章社區的發展之路,還很長。
德州日報新媒體出品
來源|大眾報業·海報新聞
編輯|苗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