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李尚杰,天津昊誠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支部書記,1976年生,夏津人。現任天津市山東商會常務副會長、天津北辰區政協委員、民盟天津市西青區支部主委、德州市“雙招雙引”顧問、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MBA校友實踐導師。曾獲評天津市“創業英才”、天津市北辰區“北極星”人才、民盟社會服務先進個人等稱號。2006年開始創業,2020年企業產值突破3億元,在天津濱海柜臺交易市場掛牌上市。
李尚杰(中)陪同天津市領導參觀企業
天津市北辰區華盛道兩旁工廠林立,每天清晨,這片土地都在機器的運轉聲中蘇醒。記者到達此處的昊誠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時,董事長李尚杰正在辦公室吃早飯,一份拌黃瓜、一碗小米粥、兩根油條,簡單卻有滋味。他笑道,只要不出差,都會在公司吃早飯,“企業家,就是把企業當家嘛”。
身材高大、國字臉,李尚杰是典型北方漢子模樣,鼻梁上的無框眼鏡和斯文的談吐,又透露著幾分儒雅。上世紀90年代,他從農村走出,懷揣夢想扎進市場,靠著敏銳的判斷、穩健的經營和一顆真誠的心,做成一家年產值超過3億元的企業。伴隨著李尚杰的講述,記者勾勒出這段創業故事。
放棄鐵飯碗扎進商海擁抱夢想
1997年6月底,將要畢業的李尚杰在德州師專(今德州學院)的宿舍里打開收音機,播音員鏗鏘有力的聲音反復播報著“香港即將回歸祖國懷抱”的重大新聞,也撩撥著他的思緒。一句話在腦海中回響——“國家發展欣欣向榮,我要盡我所能,干一番大事業”。
“干一番大事業”,在李尚杰眼里從不是一句空話。他是農村走出來的孩子,父母一生務農,但對教育特別看重。剛有電燈那會兒,電壓不穩定總愛停電,為了不耽誤孩子看書,父親買來電瓶,搗鼓出一臺“長明燈”。后來李尚杰兄弟倆都考上了大學,沒有辜負長輩的期待。
身為大學生,李尚杰有很多選擇,服從分配回老家做公務員、教師,都是“鐵飯碗”,但他覺得,要做大事業,需要更廣闊的視野,要到更大的城市和平臺。幾天后,他入職全球最大的暖通空調和冷凍設備供應商——開利公司,成為公司在石家莊的一名銷售經理。
大學里學的是計算機,李尚杰從沒接觸過銷售,但他愿意琢磨:做銷售首先要找到客戶,然后滿足客戶,最終長期維持客戶。
怎樣找到客戶?李尚杰先是研究每種產品的特點,思考每類產品針對的人群,再去精準對接。他在任何工作場合都用心聽,捕捉其中的線索,就此練出雷達一樣的本領,多次在“閑聊”中覓得商機。客戶簽約后,李尚杰更是百倍用心。有一次為石家莊燕山大酒店安裝中央空調設備時,客戶的要求很高,甚至到了苛刻的程度。這幢樓26層高,施工時李尚杰每天一層一層地查驗,確保符合客戶要求。
在這家公司做了兩年,李尚杰每年都是銷售冠軍,月收入超過萬元——在當時這是一份相當可觀的收入。后來,他又被天津一家鋼鐵企業挖去做銷售經理,業績同樣出色。見識和能力在日復一日的積累中日益增長,一個機遇也在不遠處等著他。
走上創業路敏銳果敢贏得機遇
對鋼鐵行業而言,2005年是跌宕起伏的一年,從年初的熱火朝天到年末的慘淡經營,不少鋼企折戟沉沙。2006年初,有一家鋼材貿易企業計劃轉讓,老板找到了李尚杰。
給別人打工還是自己做老板,這是個重大選擇,但沒用太多時間,李尚杰就給出了答案。“說實話我當時不知道怎樣去運營一家鋼貿企業,但那幾年國內經濟勢頭良好,GDP增幅在10%以上,我的基本判斷是國內基建大有潛力,做鋼材一定有機會。”他把這家企業接了過來,在此基礎上創辦了天津市昊誠偉業商貿有限公司。
就在當年下半年,鋼材價格迎來一波上漲,2006年底到2008年8月,每噸螺紋鋼的價格從3000元暴漲到7000元。每每聊起這段故事,李尚杰總會歸因于運氣好,但這份幸運的背后,是敏銳的判斷與果敢的決策。
那兩年,不少鋼企趁著鋼材漲價大干快上,不惜加幾倍杠桿進場。但李尚杰選擇了穩住,非但沒有追加投資,還通過擴大經營鋼材的種類分散風險。2008年9月,鋼材市場突遇寒冬,鋼價近乎腰斬,之后雖在短期內有過回暖,但也不復“當年之勇”,到2013年底,螺紋鋼已低至每噸1600元。這個過程中,一大批鋼企又倒掉了,李尚杰卻挺了過來。
經過市場的大風大浪,李尚杰更加明白,商業經營很多時候是殺伐決斷和穩扎穩打之間的博弈,是沖勁兒和理智間的碰撞,“我不算聰明人,快馬加鞭不一定能贏,但穩住陣腳一定能降低輸的幾率”。穩健成為他今后經營企業的主基調。
信一個“誠”字穩健經營創新發展
“昊誠,太陽之下和天之下,都離不開 一個‘誠’字,要常懷一顆誠心,才能帶領企業走得更遠。”李尚杰向記者解釋企業名稱的內涵。
對員工,他開誠布公。
2013年,天津一家生產重型機械的國企經營困難,李尚杰將其收購,成立了吉達爾重型機械科技有限公司。經營困難的源頭,是管理混亂,采購價格居高不下,有人長年請假,工作效率普遍低下,工資也很少按時發放。
上崗第一天,李尚杰就遭遇“下馬威”——員工集體罷工了。面對窘境,他當場表態:“我到這里,是帶大家掙錢來了,只要你肯干事、想留下,我保證到明年這個時候,工資比現在高得多!另外,生活條件也會給大家改善。”
只用了一周,公司食堂就建起來了;接下來,通過建章立制、規范管理提高生產效率,一年之后,員工待遇翻了一番——李尚杰兌現了自己的承諾。
對客戶,他以誠相待。
記者采訪時,他正派員工去廣州一家客戶那兒維修設備。他制定的制度是,只要客戶設備出現故障,500公里以內的,12小時內售后維修人員到位;500公里以外的,24小時內要到位。如此誠懇的服務態度,贏得了客戶廣泛贊譽。
對這份事業,他更是懷著一顆誠心去經營。
李尚杰制定了“戰略要新、標準要高、管理要細、觀念要新、服務要好”的方針,堅持穩健經營、創新發展的思路,用科技力量激發新動能。這些年,昊誠公司業務涵蓋了商貿、智能裝備制造、新能源等領域,2020年產值突破3億元,被評選認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天津市企業技術中心、科技領軍培育企業、“瞪羚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領軍企業、“海河工匠”企業培訓中心等;承擔的項目先后獲得天津市科委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工業科學技術二等獎、2011年國家科技創新獎。
肩頭擔責任感恩家鄉回饋社會
從農村走出來的德州漢子,從無到有積累起大量財富,也明白自己肩頭有了更重的責任。李尚杰個人生活崇尚簡樸節約,對公益事業則非常慷慨。汶川地震、玉樹地震、天津港爆炸、新冠疫情發生時,他都果斷捐款捐物,同時為家鄉捐資助學,對口支援西部地區,這些年累計捐款超過百萬元。
李尚杰從沒忘記家鄉的養育之恩。如今身為天津市山東商會常務副會長、德州市“雙招雙引”顧問,李尚杰的公司與德州普利森集團、通裕集團有著長期合作。他積極參與智匯德州、儒商大會、全國部分省市山東商會會長德州行等活動,為家鄉發展出謀劃策,為德州和天津之間的合作牽線搭橋。
通過多次返鄉參加活動,李尚杰感覺到,德州具備巨大的發展潛力和美好的發展前景,推出的一系列營商優惠政策很有吸引力。他告訴記者,希望今后與德州的裝備制造企業進一步加強合作,同時會把家鄉的營商及招才引智政策廣泛宣傳出去。
□本報記者張曉航本報通訊員梁宏磊夏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