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李葆國,字塬村,1952年生,武城縣人,中華詩詞學會常務理事、學術部副主任。生于教育世家,師承王國維弟子高夢霖,劉永濟、姚雪垠弟子文自成。曾任中學語文教師、遼寧大石橋市農資公司黨支部書記兼總經理、大石橋市供銷社副主任,歷任遼寧大石橋詩詞學會副會長、營口詩詞學會副秘書長、北京詩詞學會副會長,兼任中華詩詞高研班導師。著有《石橋軒吟稿》兩輯,參與研制起草國家語言文字規范《中華通韻》。
初見李葆國老師,他在武城老家陪95歲高齡母親過年尚未返京。進門寒暄時,客廳墻上很有年代感的石英鐘吸引了記者注意——鐘面是長方形,左邊是表盤,右邊是貝殼組成的帆船,中間一行鎏金字“贈給優秀教育世家”,落款為“山東省教育委員會、山東省教育工會,1992年6月”。
“我們家4代人出了27位教師,尤其是民國時期,祖輩在全省教育界很有影響?!鄙頌橹腥A詩詞學會常務理事、學術部副主任,李葆國詩名遠播,卻謙遜表示:“我這點成績不算什么,希望你多寫一下他們的故事,算得上是有價值的地方史志資料?!?/p>
這個上午,李葆國將家族故事和詩詞創作心路歷程向記者娓娓道來。
詩書傳家繪就精神底色
李葆國的案頭,常年放著一本《聽春雨樓詩文集》,這是其祖父李鴻庥、伯祖父李鴻漸、父親李尚中兩代三人作品之合集,記錄著清末至今的世事沉浮,也記錄著傳承于家族的赤子情懷。
李鴻庥先生是清末貢生,1910年畢業于濟南優級師范學堂,與著名教育家王祝晨、于明信為同窗好友。他一生專注教育,曾在山東省立第一師范學校、第三師范學校、第三中學任教務長、校長,是濟南最大私立學校正誼中學的捐款辦校人之一,并捐資參與建立了山東省教育圖書社?!捌咂摺笔伦兒?,日寇侵占濟南,民族危亡之際,老先生傲然錚骨、慷慨陳詞,拒絕日偽請他出任山東省教育廳長的利誘,毅然回鄉執教私學,翌年擔任恩縣抗日文化補習學校校長,培養出很多抗日軍政干部。后又自學中醫,懸壺鄉里,醫德醫風在十里八鄉廣為傳頌。
李鴻漸先生同樣畢業于濟南優級師范學堂,歷任山東省立第五中學教務長、第一中學校長、省財政廳僉事、省臨時議員等職,經常在《大公報》《大民主報》發表評論,針砭時弊、激濁揚清。1935年因不滿時局,憤然辭職回籍,設帳執教。
李尚中先生16歲就秉承家訓走上講臺,對教育事業無比忠誠,對學生分外關愛。曾有一個男孩父母雙亡后跟哥嫂生活,家境貧寒以至輟學,李尚中發現后反復登門勸學,做通其哥嫂工作后,將男孩帶在身邊生活,吃住全管,最終改變了他的命運。工作之余李尚中喜歡文學創作,所見點滴、涉筆成趣,不事雕琢、我寫我心,真實記載偉大祖國日新月異的巨大變化,盡情歌頌黨和人民。
祖輩攜手叱咤山東教壇、勇做教育救國先驅的事跡,和父輩勤奮躬耕、忠于事業的秉性,都深深影響著李葆國成長,繪就了他的精神底色。
經歷坎坷不墜青云之志
李葆國從小就勤學善思、熱愛文學。他依然記得,六七歲時,爺爺常常讓他背誦古詩,覺得滿意便會獎勵糖瓜。本打算長大后和家中長輩那樣教書育人,然而命運卻指引了一條更為坎坷的路。
1967年,李葆國初中畢業,因“文革”無學可上,又因祖輩長年在外,家中土地租給別人耕種,土改時被劃為地主成分,招工、參軍兩條路也被堵死。不得已,他一邊干農活,一邊學木匠活,為的是有個吃飯的手藝。
李葆國的大伯李愷中曾在山東大學任教,后到東北支援教育建設,一家人在營口定居。1971年,他背起木匠工具箱和鋪蓋卷坐上北上的列車,經堂兄介紹在營口縣(今營口市大石橋市)水稻良種場找了份木匠的工作。
農場是國營的,李葆國總算過上了穩定日子,干活之余,他把所有時間用來學習讀書,也時常寫一些文章,“我相信自己不會干一輩子木匠,前方一定有機遇?!?/p>
機遇在5年后出現。1976年,農場學校要辦初中班,但苦于沒師資,他立即毛遂自薦報考初中語文教師。剛開始農場領導心里犯嘀咕:一個小木匠能教得了書?但看了他寫的文章,又試聽過一節課后,當天就拍了板。
身為教師,李葆國獲得去營口師范??茖W校和教育學院學習進修的機會。作為沿海城市,當時的營口人才聚集,小小的營口教育學院就有諸多名師任教,包括王國維的弟子高夢霖,劉永濟、姚雪垠的弟子文自成等。
這兩段學習經歷,徹底改變了李葆國的人生方向,不僅幫助他于1985年完成從“臨時工”到“體制內”的跨越,更是將文化積淀、創作能力提升到新的水準。
耳順之年迎來創作高峰
1983年,李葆國到山東參加培訓時創作了古體詩兩首,回來后參加了營口縣的一場創作比賽,不曾想一舉拿下一等獎,讓當地詩壇為之一振,之后營口詩詞學會吸納他為副秘書長。
那些年,李葆國工作頻繁調動,先后擔任營口縣水稻良種場辦公室主任、大石橋市農資公司黨支部書記兼總經理、大石橋市供銷社副主任等職。當時正好趕上供銷系統改革時期,每天的工作繁雜且棘手,詩歌創作也因此進入“休眠期”。
忙碌間一晃就是20多年。2006年底,時任中華詩詞學會代會長的鄭伯農在營口開會時,偶然在一家書畫裝裱店看到一組很見功力的作品,一打聽出自名不見經傳的李葆國之手,于是親自打來電話,邀其到中華詩詞學會工作。面對把愛好當成工作的機會,次年就要“離崗內退”的李葆國沒有猶豫。
在中華詩詞學會學術部任職的十多年,李葆國迸發出驚人能量,參與編輯《吟苑英華》《中華詩詞文庫》《中華詩詞存稿》等詩詞叢書共計200余本,參與組織全國詩詞研討會、各類全國詩詞大賽。
編輯詩集絕非易事,既得讓作品更出彩,還要讓原作者認可,這需要極高的文字功底,更需要大量精力。為了一個詞、一個字、一個韻腳,李葆國常常通宵達旦。家人說:“你悠著點”,他卻不以為然:“做喜歡的事就不會覺得累。”
工作之余,李葆國游覽了祖國名山大川,寫出大量詩詞佳作,僅因長城而興發的詩作就有近百首,逐漸形成蒼涼厚重的風格,在詩詞界以擅長懷古詩著稱,有“當代七律長城”之譽。
激揚文字盡顯家國情懷
李葆國說,悲憫之心、家國情懷是文藝工作者的立身處世之根與人格魅力之本——從“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到“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從“人生自古誰無死”到“我自橫刀向天笑”,一代代文人志士,以激昂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激動人心的詞句,激勵著人們,塑造了詩詞的風骨,也鑄就了民族的脊梁。
翻開李葆國的作品,悲憫之心、家國情懷躍然紙上,字字句句都在歌頌祖國、歌頌人民、歌頌真善美。
跌宕峰巒一劍裁,雄關飛渡塞云開。
九重誰筑連城壘,千古幾多匡世才?
但使秋風染雙鬢,不教征骨沒荒萊。
蒼山遙望霜紅處,故戚將軍布箭臺。
站在慕田峪長城上,望著雄關城墻,李葆國豪情萬千,寫下這首《秋登慕田峪》,用蒼涼的筆調謳歌戚繼光率眾殺敵的堅強意志,歌頌大無畏的民族氣概與英雄精神。
年年國恥祭,回首恨猶重。青史翻塵痛,旌旗帶血紅。貧寒悲志短,散漫恨人窮。莫教英雄骨,空敲今日鐘?!熬? 一八”,國人永不會忘懷的國恥日,李葆國聽著低沉凄厲的防空警報在空中鳴響,緊握著拳頭創作一首《九一八感懷》,字字泣血、令人警醒。
麥浪連天綠到門,重樓無忘武城恩。
漳南王氣幾無在,海右弦歌韻猶存。
田畝半憂儲倉廩,人家每慮教兒孫。
秭歸聲里桑榆早,煊餅爐前古貝春。
離開家鄉雖有50載,養育之恩卻不能忘懷。家鄉的一草一木、歷史典故、美食美景,每每在午夜潛入腦海。這首《登弦歌臺》是李葆國寫給家鄉的“情詩”,游子情懷感人肺腑。
在李葆國看來,悲憫之心、家國情懷根植于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亦離不開文人志士的慎獨自律。令人痛心的是,隨著物質生活日漸豐富,有些人的精神生活卻變得空虛,因此我們應該學會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力量。
近些年,以《中華詩詞大會》《中國成語大會》《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為代表的電視節目,用創新的形式激發了國人學習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情。對此,李葆國深感振奮,他也用實際行動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在多年的理論研討和詩詞大賽中,他堅持中華詩詞溫柔敦厚的主流特點,堅持“法眼、鐵面、公心”,引領求正容變、唯美向善的主流導向。
2015年11月,李葆國作為研制課題組成員之一,承擔了教育部、國家語委委托研制中華詩詞新韻的課題,2019年8月,《中華通韻》通過終審認證,并于當年11月1日頒布試行。薄薄的24頁紙,卻花費了課題組4年的精力,過程包括研究論證、教學創作實驗、吸收高校研究成果、征求專家及社會各界意見建議等,作為執筆人的李葆國更是付出了大量心血與汗水。
“在詩詞教育中有種怪現象,孩子們學了很多詩,背了很多詩,卻不會寫詩,很重要的原因是不懂平仄格律和押韻。”李葆國告訴記者,《中華通韻》以國家語言文字法律法規和規范標準為依據,以音韻學理論和詩詞創作實踐為基礎,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普通話語音體系和國家通用簡化字規范為基礎的韻書,有利于詩詞教學和詩詞創作。
如今,李葆國年近古稀,但體格硬朗,說話中氣十足,他活躍在詩詞創作、研究的第一線,為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不斷奉獻光和熱,也傳承著教育世家的文化底蘊與赤子情懷。
□本報記者張曉航本報通訊員王淑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