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蕓制作虎頭鞋。記者曹清攝
“摸摸虎頭,吃穿不愁;摸摸虎嘴,驅邪避鬼;摸摸虎身,步步高升;摸摸虎背,榮華富貴;摸摸虎尾,十全十美……”在夏津,幾乎每一個孩子出生后穿的第一雙鞋就是虎頭鞋,寓意驅災避禍,吉祥如意。作為夏津縣非物質文化遺產虎頭鞋傳承人,張曉蕓自幼就跟隨奶奶學做虎頭鞋,對于配色、針法等頗有研究。
“我們這一帶的虎頭鞋鞋底通常為兩層,代表好事成雙;鞋底針腳要四組、每組八針,寓意四平八穩;虎須要縫五針,表示五谷豐登、五福臨門;鞋跟上繡著的‘福’字,表示孩子有福氣……”提起虎頭鞋的制作,張曉蕓滔滔不絕。
虎頭鞋做工復雜,地道的虎頭鞋全部手工縫制而成,從打袼褙、納鞋底、做鞋幫、繡虎臉,到縫合鞋幫和鞋底,再加上鞋面的繡工,共有十幾道工序。每道工序嚴格規范,對尺寸、手法、力度都有所要求。張曉蕓告訴記者,看似簡單的納鞋底,就要求每平方寸納81針以上,針碼均勻分布;鞋面的顏色以紅、黃為主,虎嘴、眉毛、鼻、眼等處常采用粗線條勾勒,夸張地表現虎的威猛;最復雜的虎頭制作則要用到刺繡、打籽等多種手法。“制作一雙鞋平均要花上五六天的時間。”張曉蕓說。
機織虎頭鞋曾因其價格便宜、花樣繁多一度占領市場,但人們漸漸發現,手工縫制的虎頭鞋在柔軟度、保暖性方面要遠遠好于機織鞋。“我們用的是純棉布,粘鞋底的糨糊是用食用面粉做成的,鞋里加上一層絨布,孩子穿起來走路平穩、柔軟舒適,并且吸汗,能保護孩子稚嫩的腳部。”張曉蕓說。
傳統的虎頭鞋多為敞口鞋,用以配搭孩子的裹腳棉褲,隨著生活習俗的改變,張曉蕓也不斷豐富著虎頭鞋的式樣。“老手藝要有新發展,我和團隊定下目標,每月至少推出5款新品。顏色上仍以紅、黃兩種顏色為主色,但加入不同顏色的配色;款式上,面向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有針對性地進行設計。”張曉蕓說,目前,其手工藝坊開發的虎頭鞋新款達百余種。此外,她還制作開發了很多和虎有關的產品,如香包、虎頭枕、虎頭帽等,其中香包和虎頭枕用艾葉和夏津的古桑樹桑葉做填充原料,不僅寓意美好還有保健的功效,深受歡迎。
2019年,張曉蕓成立了手工藝坊,將縣城周邊愛做虎頭鞋的老人和年輕女子組織起來,通過“派單”方式進行分工,根據她們的特長專門做擅長的工藝,如納鞋底好的就只做鞋底,繡花好的就專門繡花,這樣制作出來的虎頭鞋數量和質量都得到了保證。“收入根據技藝的難易計算,工藝熟練的人一個月至少能拿到3000元的收入,讓大家在家也能有錢賺。”張曉蕓說,下一步,她準備成立一個民俗館,讓更多人了解、傳承虎頭鞋制作技藝,弘揚中華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