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君和愛人一起學習醫術
劉洪君家傳書籍
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劉暢攝影李琪
在劉洪君眼里,中醫博深,深在貫通古今,順應天道;中醫也簡單,不過把好人性、藥性兩關……劉洪君,1952年生人,家族六代行醫,其本人從醫數十年,問癥無數,醫人無數。近日,記者走進君仙堂,探索這個中醫世家接力傳承中醫藥文化的故事。
“疑信不決者不治”
劉洪君原籍平原縣恩城鎮,從父親劉春林手上接下“世一堂”的牌匾,成為第五代傳人。世一堂始于晚清年間,祖上擅長兒科、婦科,傳到他這里已經發展到了全科,因妻子代文仙也是中醫,2002年,兩人開設了君仙堂中醫診所。
代文仙覺得,丈夫劉洪君的脾氣很不好。因疫情原因,診所已經停診數月,期間,有個外地婦女拿著抖音視頻來求診,視頻上大字寫著“德州神醫劉洪君,幾副藥治好癌癥患者”劉洪君看了一眼便惱羞成怒,將對方攆了出去。“別說是癌癥,什么病能是幾副藥就治好?這不是夸我,是害我啊!”他當即貼出告示,凡抖音來的患者一律不接診。
說停診就停診,自春節以后劉洪君一個新患者都沒接。可老患者的藥要保障,夫妻倆依舊每天上午都到診所配藥。記者發現,除視頻問診外,與老患者的溝通都由代文仙負責。原因是劉洪君沒有耐心,如有患者問“這病你能不能治?”他要回:“你信我就治,不治就算了。”若患者問“吃這藥多久管好?”他便要回:“我治病,不保好!”他認為,患者的心態會直接影響治療效果。
但他又是個極有耐心的人。無論患者之前看過多少大夫,檢查結果多詳盡,他都堅持從頭問診,每個病人往往需要半個小時,病程較長的甚至要一個小時。他還堅持因人、因時、因地制宜,即使同一個患者,同一個病癥,在不同的環境,他也要重新配藥。“中醫用藥分毫不差,火候、分量稍有差別,藥性就可能截然相反。”他說。
從父親手中接過“接力棒”
父親劉春林原本不愿兒子學醫,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劉春林因故丟了工作,14歲的劉洪君也無法上學,每日做河工。
身上受苦,但他心里不服氣。當時農村還沒有電燈,他就借著別人吃飯、睡覺的時間看書,經常地里看書、路上默背、廁上思考。劉洪君想學醫,當時多少有為父親爭氣的意思。
某日,村里一位五十多歲的農婦喊牙痛,臉都腫成了饅頭。村里尋不見大夫,劉洪君就現學現賣比著書上的穴位圖,找準農婦的頰車穴、合谷穴扎了兩針。沒想到,僅僅兩針而已,農婦的臉就消腫了,疼痛也減輕了不少。自此,劉洪君心里亮堂起來,他感受到了中醫的神奇,也激發了繼續學習的興趣。
“越讀書越覺得自己知道的少。”劉洪君終日與書為伴,父親傳下來的《靈樞素問集注》《中西匯通醫經精益》《本草問答》等書冊他有空就拿出來看一遍,單薄的書頁早就被他翻破了,《傷寒論》《易經》《內經》《難經》等更是通篇熟讀。很多書都是文言文,年少輟學的劉洪君讀起來比較吃力,他不放棄,一遍不通讀兩遍,字不認識就翻著字典讀。
1980年劉洪君接替父親成為郝王莊醫院的一名藥房師傅,后參加縣里的藥劑學習班后調進診所工作。1987年,他因工作突出被選派山東中醫學院進修學習,學成后正式成為一名中醫科大夫。
“修制無人見,良心天地知”
上世紀四十年代,父親劉春林治過一名得麻疹的患兒。可患兒父親看了藥方卻埋怨道:“別的大夫開的也是這幅方子,孩子吃了多日,疹子不僅不退,反而由紅轉黑、由小變大。”劉春林看過藥渣后確認,這是羚羊粉摻假。“真羚羊角煎后無渣”,他為患兒父親指路,讓他去藥店重新抓藥。這一次,患兒服藥僅3小時疹子便由重變淺、由大變小,六個小時后全部消退,轉危為安。
第一次聽這個故事時,劉洪君10歲,他以此見知到醫者良心的重要。為了勉勵自己,君仙堂開診時,他請人畫了一幅《雷公炮制圖》,左右兩側掛著一副對子,內容是“修制無人見,良心天地知”。
在君仙堂中醫診所里,劉洪君以看病為主,代文仙則是主管中藥采購和炮制。真正的中醫是醫藥不分家的,所以劉洪君夫婦,十分注重中草藥的采購和配伍。比如,熟地補、生地瀉,一生一熟療效截然相反。為了保證藥效最佳,他們要求一定要九蒸九曬,即使從藥商處購入熟地,也要自己蒸過才放心。“白術用沙土炒制后,怕患者用著牙磣,他就用牙刷一片片刷干凈。”代文仙說。
代文仙時常感到自己的擔子很重,因為她不僅要嚴把中藥的質量關,不能夠出醫療事故,同時還要把祖傳的中醫經驗和秘方,在自己這一代得到印證、傳承和發揚。
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通過多年的臨床經驗,劉洪君自己創立了“分指診脈法”,通過將三根手指分別診脈,區分病因所在,有針對性確立治療原則和治療方法,臨床總結能達到比較理想的效果。在此基礎上,繼續詳細的分析對因治療,對部分疑難病癥能夠達到比較理想的效果。通過他的治療,有部分癌癥患者存活期達到十年,甚至有白血病患者已有更長的生存期。
“中醫不是草根樹皮,文化底蘊太深了。”在劉洪君的督促下,女兒劉鑫在醫學院讀完了研究生。他認為,科學在不斷地發展,劉鑫他們這一代,再學習研究中醫,可能比自己這代還要吃力。古人有句俗話,“醫無三醫,不敢用藥”。意思是,這個醫生,他家上面三代沒有行過醫,不敢服他的藥。
如今,70歲的劉洪君依然手不離書。他告訴記者,中醫中蘊含了大量的中國古代文化,從易經開源,后經過春秋諸子百家的不斷錘煉,將天文、地理、氣候、生態等諸多學科都融入了其中。學習中醫并不只是單純的磨練藥理、醫術,還要掌握上述相關的龐雜知識。這也就有了“秀才學醫,籠中捉雞。不為良相,則為良醫”的說法。
將來,劉鑫將繼承劉洪君的衣缽,以第六代傳人的身份繼續守護“世一堂”。父女倆平日相見總要切磋下醫術、藥理,劉洪君要求女兒,這輩子無論從事什么崗位,最終都要回歸到臨床治療中,能善始善終地治好一個病人,做一名合格的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