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中的王永東
伴奏銅板
文/圖記者石秀秀郭慶萍楊戈
西河大鼓是我國北方地區的傳統曲藝,一人一鼓一板,三弦伴奏在側。這一板便是伴奏銅板,半月狀的擊節樂器,夾在指縫中上下兩片,擊打成音。
近日,在位于德城區聚富里胡同的一棟老建筑里,記者找到了西河大鼓伴奏銅板制作技藝傳承人王永東的工作室,他將一樓的院子改造成了制作間,打磨用的各種工具,制作好的銅板、西河大鼓舉目皆是。
他今年52歲,從事西河大鼓伴奏銅板制作近20年,制作的銅板質感好、音色正,在曲藝界頗受歡迎,是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為選好料
輾轉2萬公里
王永東為人熱情,喜好交友,朋友中不乏愛好戲曲之人。早前,他經營著一家生產電機配件的廠子,沖壓設備、銅材料比較齊全。一位朋友委托他制作一副西河大鼓伴奏銅板。那時候不懂選材和制作門道,雖做出了樣子,卻只能發出悶響。
看到朋友失望,王永東暗下決心要解決這個問題。不成想,一鉆研就入了迷。
“制作銅板選料非常重要,料好,成品質量就高,反之,成品易出現沙漏,便很難給銅板定音。”2003年,他從戲曲愛好者那里打聽到銅板是用專門的響銅制成,便花費100多元錢買了一副,那時1個月工資才三四百元。隨后,他將銅板送往上海有色金屬研究所,對其中的銅、鉛、錫等成分占比進行分析。
等待結果那段時間,王永東沒閑著,又趕往曲藝之鄉保定尋師問藝。竟意外在火車上遇到了西河大鼓名家胡常棣先生。胡先生建議“銅鑼由響銅制成,可購之冶煉制板”。于是,王永東輾轉2萬公里,前往臨汾、長沙、淄博等數地購買了銅鑼,又拉到天津一冶煉廠熔煉制板。
歷時近1年,突破選材一關,王永東又琢磨起制作工藝。銅板傳統制作多采用手工烘爐鍛打,耗費人力用時多,效率低。王永東將其改進為用料考究的卷板沖壓工藝,實現了批量生產,成本大大降低。成功制作出的第一批伴奏銅板,以外形美觀、聲音洪亮的特點獲得了眾多戲曲表演者的喜愛。
推陳出新
集實用觀賞于一體
好的銅板敲擊聲音干凈清亮,尾音綿延悠遠,與演奏者聲音搭配相得益彰,可為演出增色。因此,定音是銅板制作最重要的一關,銅板質量好壞取決于此。
“銅板依靠厚薄定音,是一錘一錘敲出來的?!蓖跤罇|說,定音時,室內及周圍要保持相對安靜,不能有雜音。一手執錘一手持板,不停捶打,耳聽目觀,找準音點之后,一錘定音。隨后,進行拋光打磨等處理,使銅板厚薄均勻,表面平整光滑,敲打鑼板任何一點均發出同一種聲音。
制作中,王永東講求3個特點:實用性、觀賞性、可收藏性。他進行了一系列創新,將手藝與創意巧妙結合。
傳統伴奏銅板邊緣棱角分明,演奏時間久了,常常將手硌出血印,特別是年紀小的初學者,容易因此打退堂鼓。王永東便在制作過程中把直角改成了光滑的圓角,握在手里更舒適?!拔以O計的銅板還有一個巧妙之處,兩片銅板,一薄一厚、一陰一陽,陰撞陽、陽撞陰,聲音各不相同、各有妙趣。”王永東左手一抖,清脆的“叮?!甭曉诙吇仨懀瑩Q一邊再敲,聲響厚重了許多,“一副銅板兩個調門,不再局限于一人使用,提高了利用率?!?/p>
他還將銅板分成表演板和基礎板。表演板外鍍了一層金,通體金黃,表面光潔照人,同時,銅板中間位置還有裝飾圖案,“銅板演奏節奏快,有的人手容易出汗打滑,這些圖案采用浮雕、沉雕等方式,既增加了銅板的觀賞性又能起到防滑作用。”
王永東設計出的“武松打虎”圖案銅板,被山東省文化廳選作省非遺文化禮品贈予各地來訪者;2014年制作的精雕清明上河圖銅板,作為伴奏樂器在央視春晚節目曲韻串燒《年味兒》中亮相。
免費授藝
助力傳統藝術傳承
王永東不僅是一名手藝人,還是一名西河大鼓、山東快書、快板書、相聲“四門抱”的曲藝愛好者。這也正是他能制作出品質上乘的戲曲用品的原因之一?!白约憾葑?、會使用,才容易發現問題并改進,才能制作出好的伴奏銅板。”他如是說。
制作銅板之余,王永東還致力于收集與戲曲相關的老物件兒。他常去全國各地會友,每到一處看到有年頭的戲曲用品或者書籍影像資料,要么用自己制作的產品交換、要么自掏腰包買下。
2019年,他在北京王府井的一家照相館,發現了一張國家領導人接見第一屆全國曲藝會演大會及全國曲藝工作者代表的照片?!罢掌臄z于1958年,合影的都是曲藝名家。”王永東說,在他軟磨硬泡之下,最終以3000元買了一張復制底版。
多年來,王永東收集的戲曲相關實物、圖片、書籍、影像資料等多達千件,按照歷史傳承、藝術特質、流派特點等分門別類歸置。2020年,臨清市建成曲藝展館需要大量相關物品充實館藏,他毅然將自己的藏品如數捐出。當時,家人極力反對,但他說:“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把這些東西陳列在展館,能讓更多人了解戲曲甚至愛上戲曲。”
“我現在也開始收徒,還準備組織傳承培訓班,免費傳授,將伴奏銅板技藝發揚光大?!蓖跤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