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劉暢攝影報道
家風正,遂人不斜。今年63歲的徐萬明有一個和睦的大家庭,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街坊四鄰提及無不稱贊、艷羨。這一切都源于徐家傳承三代的嚴明家風。
徐萬明的父親徐仁堂、岳父李根和一生從戎,為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奮斗了一生。他與妻子也是退役軍人、共產(chǎn)黨員,夫妻雙方兩個家庭,三代人中共有15人相繼入伍,13人光榮入黨。因此,如山如鐵的軍風軍紀深深烙印在這個擁有著紅色基因的大家庭里,“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實實做事”成為他們用一生踐行的家訓(xùn)。
“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相”
愛國愛黨是立足根本,艱苦樸素是為人準則。徐萬明的父親徐仁堂今年已91歲高齡。老人于1948年4月在遼寧省鞍山市海城縣入伍,次年6月光榮入黨。曾參加遼沈戰(zhàn)役、平津戰(zhàn)役、河南新鄉(xiāng)戰(zhàn)斗、湖南衡保戰(zhàn)役、廣西剿匪戰(zhàn)役等,先后多次立功。1986年12月,離休后的徐仁堂移交地方政府安置,一家人定居德州。
出生在部隊大院,徐萬明姐弟四人天生就是“兵”。父親一生服從軍令,帶兵作訓(xùn)。在子女的教育上也延續(xù)了部隊的嚴明紀律,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服裝整潔、見人問好是基本要求。徐萬明回憶,兒時自己每日聽著軍號起床,普通男孩犯了錯誤,要挨打,而他卻是站軍姿,父親忙于公務(wù)的間隙回家訓(xùn)話,他依然要保持“立正”站好,事后還要進行思想?yún)R報。
父親從未要求他們建功立業(yè),卻常常教育他們,要艱苦樸素不要講吃比穿,有能力時關(guān)愛他人、助人為樂才是幸福。因此,即使身為長子,徐萬明在童年也從未穿過新衣服。
1976年,徐萬明正式穿上軍裝,從一名軍娃成長為軍人。在那個年代,部隊四年一次換裝,正是躥個頭、長力氣的年紀,衣服、襪子常常破了再補,補了再縫,父親嚴厲要求不能穿自己的衣物、不能違反衣著統(tǒng)一的紀律。但父親的嚴厲沒有掩蓋他對兒子的關(guān)愛,趁著兒子探親回家,徐仁堂將自己配發(fā)的衣襪全部裝進兒子的箱子。
“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在徐萬明的記憶里,穿著軍裝的父親總是忙碌的。上中學時,父親在德州軍分區(qū)作訓(xùn)科任職。有一次野營拉練,父親騎車出門幾天都沒有回家,再見面時手里拿著嘉獎證書,人卻已是又黑又瘦。“你看,這是你父親吃苦換來的榮譽啊。”母親的這句話,縈繞在徐萬明耳畔多年,讓他第一次體會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真正內(nèi)涵。
剛?cè)胛闀r,徐萬明只有16歲。耳濡目染中,雖然軍姿、軍紀早已滲透進他的一言一行,但當真正站入軍列中,他才發(fā)現(xiàn)“當兵”遠遠沒有看到的那么簡單。高強度的軍事訓(xùn)練、高難度的業(yè)務(wù)考核……在追逐父輩步伐的道路上,挑戰(zhàn)“一關(guān)又比一關(guān)難”。“不能給父親抹黑。”是他軍旅生涯最大的信念。
入伍第二年,徐萬明所在的部隊建營房,從未干過力氣活的他跟著老兵們碎石頭、運石頭,竹筐裝滿有百十斤重,從山里到營房一背就是十幾里路。農(nóng)忙時,他又參與支農(nóng),幫老百姓割麥子、澆地。
當兵五年,得益于公派之便,徐萬明有過兩次探家。但父親見到改頭換面的兒子從不表露疼惜,反而要先聽思想?yún)R報,在部隊干了什么、怎么干的、與戰(zhàn)友關(guān)系如何,都要一五一十地講清楚。
“人得俯下身子,才能腳踏實地”
1981年,徐萬明退伍回到地方工作,他永遠忘不了,父親對他的第一個要求竟是“上班要第一個到,去了打水、掃地,不要讓別人跑腿。”其實,徐仁堂自己也是這樣做的,無論身居什么樣的職位,他始終最早到達辦公室,自己做好一切后勤事務(wù)再投入工作。“人得俯下身子,才能腳踏實地。”徐萬明說,父親教給他的這個道理,讓他受益終身。
徐萬明的妻子李鵬也曾在部隊服役8年,相同的成長環(huán)境和教育背景使夫妻兩人在對女兒的教育上,依舊延續(xù)著吃苦耐勞、艱苦樸素的準則,“大富大貴不一定能使人幸福,人活一輩子但求做好人,做好事,問心無愧。”李鵬告訴記者,女兒自初中開始學習聲樂,作為藝術(shù)生卻從未在穿衣打扮上多花過一分鐘,2004年女兒以山東省專業(yè)第一的成績考入集美大學,畢業(yè)后又考上了廈門大學的碩士研究生,如今在廈門市政法委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yè)業(yè)。
多年來,徐家人堅持每年都團聚在一起為老人過壽,每到那一天,老人都要一再叮囑子孫們,要熱愛社會主義、熱愛黨、熱愛祖國和人民、熱愛人民軍隊、熱愛改革開放事業(yè),自覺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的家庭被民政部評為2011年度“和諧軍休家庭”,徐仁堂本人也于2014年被授予山東省“五好”離退休干部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