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中的孫連偉
□本報記者 蘆瑞瑞
6月12日,記者在中國黑陶城博物館見到鎮店之寶——蛋殼黑陶高柄杯。它在館中穩居C位,高1.5米、重700克,器壁非常薄,口沿最薄處僅0.2毫米,展示了當今中國黑陶的最高技藝。
這位“窈窕美人”歷經選材、成型、燒制等10多道工序方顯風華。為其拉坯塑型燒窯的正是德州梁子黑陶文化有限公司黑陶廠廠長孫連偉。
孫連偉先后獲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山東省民間手工藝制作大師、齊魯首席技師、齊魯文化之星、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技師、德州市首席技師、德州工匠、德州市五一勞動獎章等,從業23年來,在全國黑陶大賽、山東技能大賽屢獲金獎。不久前,他又被評為2021年度德州大工匠。
孫連偉是武城縣甲馬營鎮人,44歲的他小時候家住大運河畔,每天與紅膠泥為伴,長大后從事黑陶事業,一生與泥共舞。
在拉坯展臺上,他像魔術師一般,從容地將一塊泥巴擺正,隨著輪盤旋轉,將泥巴由下向上托起,兩手一內一外用力,轉盤時快時慢,說話間,泥巴有了“肚子”“脖子”,變成一件器具。
蛋殼陶
要想成型毫米級的作品,手的抖動程度要低于毫米級,肉眼看近乎靜止。孫連偉經過近1年的努力,歷經46次手工拉坯成型,31次高溫焙燒、滲碳還原,終于成品了一個1.5米高的蛋殼陶。“心要靜手要穩,利用好離心力,根據器物形狀的變化,不斷調整轉盤的轉速,實現均勻用力。”孫連偉介紹,厚薄要聽聲音、憑手感,心手合一。中途碎裂的次數再多,也要沉住氣,器物是有生命的,要遵循自然規律,才能成器。
燒窯是器物脫胎換骨的關鍵,每件器物都要經過幾個小時到20多個小時的烈火淬煉。23年來,孫連偉每次燒窯都在窯外悉心守候,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窯上有一個小口,通過看顏色他就能判斷窯內溫度:溫度超過400度器物會變成古銅黑,根據陶坯的大小,再經過3至6個小時,變回原色;溫度達到600度左右,再經過4至7個小時,變成磚紅色、粉色,最后器物通體都是火的顏色。每次到了這一步就會徹底封窯,再見天日時,便窯變成黑陶。
為了更好地燒制陶器,孫連偉兩次改窯。起初是仿隧道窯,后來改成單磚的圓形饅頭窯,但升溫慢、散溫快,不好燒。后來又創新雙層梅花窯,窯溫均勻,升溫快、散溫慢,成品率由之前的50%提高至80%。他還發明了陶坯濕燒法,將生產周期縮短了15天。
孫連偉成立了關鍵技術研發組,開門納徒,積極熱情傳授技藝,20多年納徒60多人,為德州黑陶的發展儲備了雄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