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級非遺武城煊餅制作工藝傳承人王書義——瓦礫上烙制香酥美味
王書義在烙制煊餅
美味的煊餅即將出爐
王書義與妻子將烙好的煊餅切好裝盤
□本報記者馬樂郭慶萍楊戈本報通訊員李淑冉李帥張敏
在武城縣老城鎮車站街上,有一家看起來并不起眼的小店名為老王煊餅,每到吃飯時,都會有來自周邊縣市甚至外省的食客慕名上門。
走進煊餅店,迎面就能看到一塊牌匾,上面寫著“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武城名吃煊餅”。大廳里,食客們或翹首以待,或大快朵頤。店主王書義用這延續400余年的味道,征服著當代人的味蕾。
潛心研習400余年美食技藝
煊餅是一種帶餡的面食。“大如盤、厚如指”“色澤黃亮、外酥里嫩”……提到煊餅的特點,每位忠實的粉絲都能說出幾句,同樣被大家津津樂道的,還有這道美食背后的歷史。
老城鎮位于京杭大運河東畔,是連接武城、夏津、清河、故城兩省四縣的交通樞紐。相傳,闖王李自成進北京之時,途經此處聞香下馬,品嘗后大加贊賞,見制餅的師傅將餅在鏊子上不停地旋轉,因此賜名“旋餅”,又名煊餅、懸餅。到了清代中后期,大批煊餅師傅開始外出趕廟會、串集市,武城煊餅的名聲也越傳越遠。經過400余年的發展,加之大運河文化潤澤,制作工藝日臻完善,逐漸總結出一套完整的手工制作流程。2006年被認定為“山東名小吃”,2007年被列入德州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61歲的王書義便是煊餅制作工藝的傳承人。
王書義制作煊餅的手藝源自家傳。1987年,他與妻子李在秀結婚后,岳父見他人品端正、踏實肯干,決定將煊餅制作手藝傳授給他。煊餅制作都是口傳心授,老人在傳授手藝的同時,也傳遞了吃苦耐勞、勤勞致富的經營之道,這些都被王書義牢牢記在心里。
學成之后,王書義便和妻子一起做起了煊餅生意。“那時候沒錢,我們就在街角搭一個小棚子遮風擋雨,白天做生意晚上睡在里面。他負責做餅,我幫他和面、拌菜餡。”李在秀回憶,一干就是30多年,他們始終牢記著老輩人的囑托,一步一個腳印,奮斗至今。
秉承傳統做出地道口味
采訪過程中,記者發現,不善言辭的王書義只要提到煊餅,便有了講不完的話。
他告訴記者,煊餅的和面手法、餡料制作、鍋灶的壘制、烤制的方式都有其獨特性,缺了哪一項,都無法達到最佳的口感。和面必須用上等面粉,不斷拉抻、反復揉揣,直到面光、盆光、手光“三光”。調餡是個精細活兒,把豬肉或羊肉切成豆粒大小,一般是豬肉配韭菜,羊肉配香菜,再按照一定比例加上味精、精鹽、生姜等作料調和。做餅時,揪拳頭大小面團,搟成薄薄的橢圓形狀,把餡料平鋪在面皮上,用雙手卷起,并將兩頭向內按壓,再用搟面杖搟成餅狀。
制作武城煊餅最為特別的當屬那些特制的鍋灶,一般為一洞兩灶,前面是鏊子,后灶為鐺子,鐺子里放一層瓦礫。烙餅的第一步就是把生餅放在鏊子里烙成型,再移入后灶的鐺子,放在瓦礫上煎烤。“烤制煊餅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能閑著,得讓餅在鍋里‘旋’起來。”王書義手法嫻熟,動作有條不紊,兩只手左右開弓,左手盛餡、合餅,右手一邊控制著火候的大小一邊翻烤,還要不時在餅面上刷油,餅面上的油和烘烤出的肉餡油夾雜在一起,流到瓦礫上,滋滋作響、香氣撲鼻。
“三翻六遍油”后,一個個色澤黃亮、泛著油光的煊餅出鍋了,趁熱咬一口,面皮酥脆、唇齒留香。“現在有人嫌麻煩,改用電鍋或者燃氣灶,那樣做出來的味道就不對了。”王書義認為秉承傳統的制作方法,才能做出地道的武城煊餅。
誠信經營繼續傳承美味
43歲的武城人劉玉河是老王煊餅的忠實粉絲,每次從外地回來都要去店里吃上一次。“幾十年味道一直沒變過,這就是家鄉的味道。”劉玉河說。
用料講究是老王煊餅一直以來的堅持。
面要選上等面粉,餡料所需的青菜、豬肉一定是要挑選當天最新鮮的。雖然上午10點后才開店門,但為了食材新鮮,王書義每天早上5點多就要出門采購。“好食材貴是貴了些,但是咱煊餅的品質有保證。”王書義告訴記者,“很多賣肉賣菜的商戶都來吃,因為知道咱的東西原料好、吃著放心。”
王書義心里清楚,正是靠著用料講究、誠信經營,他和妻子一個餅一個餅地售賣,從最初的街邊窩棚到租店經營又買下了如今的店面,還養大了一雙兒女。如今女兒已結婚生子,生活美滿幸福,兒子也在北京找到了穩定的工作。“孩子們孝順,看我們操勞半生,不想讓我們再做生意了。”王書義說,但是他和老伴兒卻放不下這門手藝,“很多老顧客都喜歡這一口兒,突然不做了,沒法跟人家交代,也不想讓這門手藝失傳了。”
如今有人慕名前來學藝,王書義都會傾囊相授,但能學成出師的屈指可數。“很多人吃不了苦,嫌做餅累、賺錢慢。只要干得動,我們就會一直做下去。”不時有顧客上門,王書義又坐回到灶臺邊,往灶里添著柴火。他堅信,這門凝結了煊餅師傅們多年智慧和實踐經驗的老手藝,不會湮沒于時間的長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