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王曉松
65歲的宋云亮出身中醫世家,雖然最終并未走上專業學醫的道路,但還是學會了一些“中醫絕活”,還用這些“絕活”幫助身邊受病痛折磨的人。
如今,他在夏津衛計部門退休后,又開始重讀中醫專著,希望自己能夠多掌握些中醫知識,以便更多地幫助身邊的人。
出身中醫世家 叔叔曾冒生命危險以身試藥
“母親生前說,我們家族是個中醫世家。”8月3日,說起和中醫的緣分,宋云亮跟記者打開了話匣子。
他說,他的曾祖母是個老中醫,一生治病救人,尤其擅長治月子病、傷寒瘧疾、小兒鬧肚子等,在十里八鄉是出了名的。曾祖母行醫期間,經常忙得顧不上吃飯睡覺,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因積勞成疾病故。
宋云亮的三爺爺曾跟母親學習中醫良方、秘方集成等。宋云亮的叔叔受長輩影響,從年輕就酷愛中醫學習研究,攻讀了大量的中醫經典書籍,還師承當地有名的老中醫靳從武老先生,精心學習研究中醫。
“我叔叔創出的給小孩兒鬧肚子推拿的方法,見效快,痛苦小,三把兩把就能止痛止瀉,被人們稱贊為‘神仙一把抓’。曾在省內、省外的幾家醫學雜志上予以推廣。”宋云亮說,“他還親嘗百味草藥,研究治療疑難雜癥,研究‘以毒攻毒’的方子時險些喪命。”
經過精心研究,宋云亮的叔叔在臨床上的幾個大方得到患者的贊許和認可,還因此在原德州地區中醫研討會上做了研究報告,得到中醫學界專家們的充分肯定。原省中醫雜志主編叢林教授對他執著研討中醫的精神給予了贊揚和鼓勵。后來,叔叔又將醫道傳給他的兒子,兒子又傳了孫子,他們都在中醫研究方面有所造詣。
年輕時棄醫從文 未成中醫,卻與中醫“緣未了”
既然出身中醫世家,宋云亮為什么沒有成為中醫呢?
面對記者的提問,宋云亮解釋說:“1975年,我讀高二時學校分專業,有農機班、衛生班、寫作班。那時,叔叔希望我學醫,我不是不喜歡從醫,可那時已全身心投入到文學創作上了,我崇拜魯迅先生,敬畏魯迅先生棄醫從文救國的精神,喜歡魯迅先生的作品。特別是先生說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此后,宋云亮幾十年如一日,執著地讀文學經典名著,勤奮筆耕。
盡管未能成為專業的中醫,家庭的熏陶還是讓中藥的芳香浸透于宋云亮的骨髓。再加上多年來大量閱讀寫作,使他對傳統文化,尤其是中醫的認識也得到了加深。范仲淹年輕時立下“不為良相,便為良醫”志向的故事觸動了他,中國歷代名醫的故事也感染著他。
多年來,宋云亮先后發表作品一百萬字左右,獲了不少獎項,成為了山東省作協會員、夏津縣作協副主席,終于實現了作家夢。與此同時,他與中醫的緣分,一直未了。
退休后再續醫緣 學過兩手“絕活”,而今重捧醫書
提起中醫,最讓宋云亮自豪的、一講起來就神采飛揚的,是叔叔教給他的兩手中醫“絕活”:
一手絕活是專治頭痛。“在那個經濟落后、缺醫少藥的年代,頭痛病很多,他老人家教給我,頭部有哪些穴位,推拿按摩時應按什么步驟,哪個穴位該用力,哪個穴位應該放輕,我慢慢地練習并實踐,逐漸地出了‘科’。東鄰二大娘,后鄰三奶奶,李家小三,王家小五等等,只要一頭痛,都來找我‘求醫’。那個時刻,我覺得很自豪——自己真的能為人民服務了。”
另一手絕活則是專治脹肚子、拉肚子——叔叔把“一把抓”的方法教給了他。“關鍵是脹的時候一個抓法,拉痢疾時一個抓法,不能用反了。抓完后還要用輸液瓶子放上開水熱敷一下,小兒就用搓熱的手心連續暖幾下——叔叔剛開始教我的那個年代,大都還買不起暖水袋和燙壺。”
讓宋云亮感到遺憾的是,腰腿痛病的推拿法,叔叔也教給他了,他卻沒能學到手。
如今從崗位上退下來,除了讀文學經典和寫作外,宋云亮終于可以擠時間讀《黃帝內經》《傷寒論》《中醫推拿》《本草綱目》等中醫專著了。
“中華醫藥博大精深,能用中醫幫助身邊的人,也是一種幸福。現在有條件了,我不妨再做一次‘杏林’之夢吧!”宋云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