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姚向東,從事漆畫創作十余年
記者劉臻楊戈姜偉
中國是世界上產漆最多、用漆最多的國家。德州有一位匠人,他潛心漆畫創作十多年,蛋殼、螺鈿片、金銀箔等小物件,經過涂漆研磨、刀刻雕琢,在他的手里實現了華麗變身。他就是44歲的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姚向東。
8月17日,記者來到位于德州董子文化街的姚向東工作室,大漆獨有的氣味充斥著整個房間,環顧四周,一件件漆畫作品讓人目不暇接。在一幅畫作前,姚向東正拿著發刷在作品上反復變涂,還不時俯下身仔細觀察上色情況。
姚向東在漆畫創作方面頗具造詣,多幅作品被山東省美術館、上海中國畫院、江蘇省美術館、海瀾美術館收藏。
刻苦研習掌握頂級漆藝技法
姚向東刻苦勤奮,頗具才華,畢業于山東建筑大學。畢業后,輾轉于濟南的廣告公司、建筑公司做設計師。2009年,他毅然辭職,在董子文化街成立了工作室專職畫畫。
“2012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我接觸到了漆畫,隨著不斷了解,對大漆的高貴質感和表現力越來越著迷。”姚向東回憶道。
他說,傳統漆器制作工藝所使用的天然生漆,即大漆,來源于漆樹分泌的汁液,一棵樹每年割漆七八次,僅能得到1斤生漆,有“百里千刀一斤漆”之說。
宣紙上作畫是計白當黑,漆上作畫則是計黑當白。國畫落筆則畫成,而漆畫落筆只是開始,接下來還要經過堆漆、貼蛋殼、變涂、涂色漆、貼金銀箔、罩光、研磨、推光等幾十道工序,每道工序都需要重復數次,每次都要耐心打磨,打磨后需經過12個小時晾干,還要在蔭房放置12個小時以上,才能開始下道工序。
耗時最長的漆畫作品,歷時一年半,這幅作品就是《春·盛歌》,曾入選第十三屆全國美展,并被山東省美術館收藏。作品通過表現苗族蘆笙節載歌載舞的生活場景,謳歌當下民族大團結的繁榮盛世。畫面采取垂直線構圖,給人一種崇高、積極向上的感覺;在人物刻畫上采用夸張的手法,增加造型的藝術性,大跨步的動作有一種向前行的視覺沖擊力。透過畫面,仿佛能聽到悅耳的蘆笙之音,縈繞耳畔,經久不息。
追求完美把每個細節做到極致
漆畫《治黃首役》是姚向東承接的國家重大題材創作任務之一,近期將在上海中國畫院及全國巡回展覽。
“這是我所有漆畫作品中最用心也是最滿意的一幅。”姚向東說,這幅作品中對黃河的表現,除了用黃色漆來髹涂之外,其他部分都是以蛋殼為主,凸顯浪花的效果。貼蛋殼本身耗費的周期很長,需要把蛋殼區分出不同的目數來鑲嵌。光貼蛋殼的制作環節就耗時3個多月,大約用掉2公斤白色雞蛋殼、1公斤鴨蛋殼、0.5公斤粉色雞蛋殼。
姚向東介紹,這幅畫光變涂、打磨就經歷了十余次,使得埋在底層的色彩或形象逐漸隱約地、有層次地顯露出來。
在創作這幅畫的過程中,出現了一個小插曲。作品完成了一大半,姚向東感覺大禹的形象局部比例不協調,決定重做。當時,畫作距離交稿時間不足兩個月,大漆陰干慢,這給他帶來了極大的挑戰。但姚向東秉持著對自己負責、對作品負責的態度,堅持要改。憑著這種執著和認真,他克服了一切難題,如期完成了創作。
“一個人一輩子做好一件事就夠了。雖然創作過程包含大量反復性的工作,但我樂此不疲,因為看到作品有更好的表現形式,總能為我帶來驚喜和快樂。”姚向東表示。
精心授課 傳承千年漆藝
在大漆創作之路上,姚向東一直保持初心,不斷學習。他多次前往北京、福州等地跟隨專業導師學習,也拜訪民間漆藝大師,學習研究漆藝的歷史及工藝特點,還和年輕一代漆藝人進行思想碰撞,激發創作靈感。
“傳統工藝的發展既要注重傳承,更離不開創新研究。”姚向東說,十余年來,經過不斷探索,他將漆藝融入首飾、家具、衣服等,讓更多年輕人喜歡漆藝。
在姚向東的鼓勵幫助下,他的徒弟田志炫被東北林業大學研究生院錄取。姚向東開設的漆畫公益體驗班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漆畫創作之難體現在對漆畫語言的準確理解與把握。只要有人愿意學習漆畫,我就會把所學所知都教給他們,幫助他們在漆畫領域走得更遠,這也是我作為一名非遺傳承人的責任和使命。”姚向東說。
為了創作好的作品,姚向東幾乎每天早出晚歸,有時為了創作,在北京寶隆藝園的工作室,一呆就是一年半載,無法陪伴父母妻兒是常事。
藝術探索之路無疑是艱辛和困苦的,但憑著對漆畫的癡迷,以及勤奮與執著,姚向東自信,一定會創作出更多優秀的作品,將漆畫這門傳統技藝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