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湯錦瑤通訊員馬立偉
從第1例到第10例,再到第66例,一名名造血干細胞捐獻者像一朵朵雛菊,給白血病患者們帶去希望和曙光。推動捐獻數不斷增加的是市民們愛心的積聚和市紅十字會服務的提升。據統計,目前我市66例捐獻者來自各行各業,有教師、在校大學生、醫務工作者、農民工、快遞小哥等。德州每一例成功捐獻事件的背后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為了表達對全市造血干細胞捐獻者的敬意及關懷,弘揚捐獻者高尚利他的大愛善舉,挖掘這些英雄背后的善行家風故事,記者深入這些捐獻者家庭,傾聽他們內心的聲音,記錄他們良好的家風家訓——
姓名:薛高彬
捐獻時間:2019年11月19日
捐獻排序:德州市第46例、山東省第802例、全國第9148例捐獻者
家風家訓:孝善之心在無言中傳承
早上7點,薛高彬被妻子喚醒,簡單洗漱后,便騎車到母親的住處,“媽,今天早上你兒媳婦包的包子,讓我給你送過來。”他陪著母親吃過早飯后,便從城北騎車到城南上班。
穿梭在人群中,薛高彬很是愜意。這是他一天當中,難得接觸日光的時刻。他盼著頭一日躲進毛孔里的濕氣,一經太陽的烘烤,全化為烏有。
今年37歲的薛高彬,1.82米的個子,魁梧的身材,黃白的皮膚,端正的國字臉。1995年,薛高彬的父親因意外被火燒傷,母親獨自一人扛起養家重擔。薛高彬不忍看到母親日夜操勞,小學畢業后便輟學四處打零工。
20多年來,他曾在工地上運過沙子、攪過水泥,在飯店里當過服務員。為了掙更多錢,2005年,他來到德城區,到推拿學校學習保健按摩并拿到了中級保健師證書,成為洗浴中心的按摩師傅。
半個小時后,薛高彬踏進位于堤嶺附近的一家浴室。先是麻利地換上“戰衣”——黑內衣與黑短褲,“還得穿上襪子、防水的短靴子,不然天天踩在水里,腳會泡爛。”
“小薛,我這幾天后背脹痛,一會兒幫我按按。”一位老顧客對著他喊著,“好嘞!”他干脆地答道。
在這里,人們都知道薛高彬是個手藝不錯的按摩師,但沒人知道3年前,他曾為愛“擼袖”,救下一名身患白血病的患者。“捐獻期間,市紅十字會的領導特意前來看望我。捐獻后還多次打電話詢問我的情況。”薛高彬說,“捐獻快三年了,我的身體沒有出現任何問題,跟以前一樣好。我身邊的人都覺得這是一件好事,對我稱贊有加。”
“父母都是農民,不會講大道理,但他們一直對我說,能幫人一把就別吝惜力氣。”薛高彬說,“小時候家里條件不好,但凡家里做些肉菜,就讓我先給爺爺奶奶送去。”父母的言傳身教,從小教育他懂得感恩、孝敬老人、與人為善。
薛高彬用親歷善為,將良好家風傳承給兒女。2019年11月19日,薛高彬在濟南某醫院成功捐獻了造血干細胞。他就像在冬日里從云靄中射出的一束光線,讓患者的家庭看到了生的希望。
“捐獻回來后,我家要了‘二寶’,現在孩子已經10個月了。”對現在的幸福生活,薛高彬非常滿意,14歲的女兒乖巧懂事,年幼的兒子機靈可愛,妻子溫柔賢惠,“小時候父母為我遮風擋雨,現在我變成了他們的依靠。今后,我要用行動將孝善家風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