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兆坤
“宋奶奶,‘玉兔’的耳朵我剪不好。”“宋奶奶,您看看我剪的牡丹好不好看?”近日,寧津縣東環(huán)小學的孩子們跟著宋俊英學剪紙。
宋俊英今年68歲,家住寧城街道東關村,是德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圓夢剪紙傳承人,為了讓剪紙技藝更好地傳承下去,她每個星期都到東環(huán)小學,義務教孩子們剪紙。宋俊英從小就喜歡剪紙,誰家有喜事,她就去看新被子、新門簾上的花樣,10歲時就能照著圖案剪出蝴蝶、鳳凰、牡丹。“能剪龍、會剪鳳,剪個老鼠會打洞;能剪雞、會剪鵝,剪個鯉魚戲天河。”在大人的夸贊聲中,剪紙這門手藝也在宋俊英心里扎了根。“剪紙最重要的是創(chuàng)意和想法。”宋俊英說,“古人講究陰陽結合,剪紙也一樣,一幅好的剪紙作品離不開紙張和空隙的有序分布。”她創(chuàng)作的剪紙融和了北方剪紙的粗獷渾厚和南方剪紙的纖巧秀麗,采用陰陽交替手法,達到了虛與實、動與靜、巧與拙的和諧統(tǒng)一。
因家庭原因,宋俊英初中沒有畢業(yè)便輟學了,但她勤奮好學,尤其喜歡中國傳統(tǒng)文化,她熟讀四大名著、傳統(tǒng)故事等,將書中的人物、故事等用剪紙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這是梁山好漢剪紙畫軸,長36米、寬0.5米,108位梁山好漢是用半年時間剪出來的;這是56個民族大團結剪紙畫軸,為了完成這幅作品,一個月沒怎么出門。”宋俊英說。
宋俊英的家就是剪紙的海洋,她的每件作品除了送給街坊鄰居或家中辦喜事的人之外,都要自己留一份,許多剪紙因時間久遠已經褪色。在她的剪紙作品中,小兒牽驢圖童趣盎然,十分喜人;大幅壽字圖,將書法與剪紙巧妙結合,又將壽星、仙鶴、牡丹、青松等諸多中國吉祥元素融入其中,令人稱奇;福祿吉祥圖中,“福”字在牡丹、梅花之上綻放,剪紙手法繁復巧妙。花鳥魚蟲、民俗文化、戲曲臉譜在宋俊英的手下有了肌理、溫度與生氣。近幾年,宋俊英的剪紙作品還融入了脫貧攻堅、抗擊疫情、冬奧會等元素。
“我的右眼小時候受過傷,只有光感,左眼還是近視,每次剪紙,都要湊近了剪。”宋俊英雙手剪起紙來仿佛一尾靈巧的魚,絲毫看不出她只能依靠一只眼睛剪紙。她剪孔子像送給學校老師們,剪壽字圖送給敬老院的老人們,村里很多人都是貼著她的剪紙辦的喜事,宋俊英還擔任寧津縣文化館的剪紙技藝講師。
年近古稀的宋俊英說,她最大的心愿就是有生之年將剪紙技藝傳授給更多的人。在宋俊英的學生中,有六七歲的孩子,也有六七十歲的老人,看到有人愿意學習剪紙技藝,宋俊英樂開了花:“在傳承傳統(tǒng)文化這件事兒上,多大歲數(shù)都不晚,只要大家想學,我都免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