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1999年12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當年,知名書法家、微雕藝術家秦吉良為慶祝澳門回歸專門創作了黑陶微刻《澳門基本法》,成為一個轟動事件。
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王懷貴
1999年12月12日,秦吉良登上飛機,懷抱陶刻作品,將刻有一萬八千字《澳門基本法》的黑陶抱月瓶親手送到澳門。1999年12月19日,澳門日報對此作了“鐵筆深情迎回歸”的特稿報道。
如今,23年過去了,秦吉良的寫、畫、刻等各種技藝不斷精進。
澳門回歸是中華民族的一件盛事,讓每一個中國人都感到歡欣鼓舞。作為書法創作人的秦吉良同樣想創作一幅作品表達對祖國的祝福。
黑陶抱月瓶,高40厘米,圓瓶雙耳,雙星拱月,寓意香港、澳門相繼回歸,功成圓滿。
起初,秦吉良書寫一萬八千字《澳門基本法》制作書法卷軸,后又感覺不能代表地域特色。于是,他燒制一雙黑陶,將書法、陶藝、篆刻、微雕融匯一處,歷時一個多月,用微雕技術把一萬八千字的《澳門基本法》雕刻在上面。“1999年的時候,我是一名普通工人,白天上班工作,只能是下班后專心創作,每天雕刻結束都到深夜。”回憶當初,秦吉良滿是感慨,“《澳門基本法》有一萬八千字,加上附件,達到了兩萬三千余字,字數很多,不能有絲毫馬虎,不能有一點錯誤。”
據秦吉良描述,一萬八千字工程量極大,每一個字不足一毫米,不借助放大鏡,肉眼根本看不清。憑借多年的書法篆刻經驗,方能一氣呵成。
作品雕刻完之后,秦吉良愛不釋手,消息不脛而走。市委宣傳部、省委宣傳部、中央港澳辦公室,轉而消息又傳到了澳門,于是便有了秦吉良澳門贈黑陶這一轟動事件。如今,這幅作品被新華社澳門分社收藏,為秦吉良的微雕成名作。
2001年建黨八十周年,秦吉良創作4萬余字的長篇微書《建黨80周年文獻》轟動一時;后又陸續創作了《孫子兵法》《岳陽樓記》《桃花源記》等許多書法和微雕作品被日本、美國、新加坡等國家和臺灣、香港地區名家收藏。
用自己的方式抒寫愛國情懷
回憶當初贈黑陶的過程,秦吉良依舊熱淚盈眶,他講了一件小故事。
過海關的時候,一名澳門警官走到秦吉良的面前,要求他打開盒子檢查。打開盒子看陶瓶上面“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一行金字時,這位警官馬上向秦吉良一行人敬了一個禮,然后握緊秦吉良的手,用生硬的普通話說:“同志,你辛苦了!”“當時,這位警官說完之后,我就感覺到一股暖流流遍全身,這是從來沒有過的感動,感受到了炎黃子孫血肉相連、息息相通的骨肉親情。”
1999年12月14日下午,有關方面舉行了隆重的捐贈儀式。“這次澳門之行不僅對宣傳德州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也使我感受到了祖國大家庭的溫暖,體會到了祖國的強盛對每一個炎黃子孫都非常重要。”秦吉良回憶說。
捐贈儀式之后,秦吉良生活回歸正軌,但這件事情對秦吉良的影響遠沒有結束。秦吉良告訴記者,這件事情對個人鼓舞特別大,給他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力量,鼓舞他今后創作更多積極健康向上的優秀作品。“這是我一生的榮耀時刻,我的作品被認可,能夠代表家鄉,感到很自豪。”
秦吉良的女兒目前在讀高三,在多年的教育過程中,秦吉良告訴女兒:“要熱愛自己的國家,愛護自己的小家,珍惜身邊的人,不一定做驚天動地的大事,但壞事肯定不能干。”秦吉良家三代黨員,他在用自己的方式書寫著愛國情懷。
讓微雕作品走進尋常百姓家
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這是藝術之幸。方寸間的印章上,雕刻了成百上千字,每個字僅有小米粒的三分之一大小,放大鏡下細觀,字跡清晰、筆法有力;精美的黑陶上,融合了多種藝術形式,書與畫珠聯璧合。1991年自學書法,1994年22歲就入選全國展,一路走來,秦吉良在創作世界里不能自拔,再觀其作品,已別有一種韻味和境界,大家風范撲面而來。
近年來,秦吉良在自己燒制的印章上創作,雕出的書法、山水、人物典雅脫俗,既不失黑陶厚重的歷史感,又極富時代氣息和奇巧之趣,特別是黑陶印章《論語》被德州市博物館永久收藏展出。著名作家馮驥才見到秦吉良的黑陶印章時愛不釋手并評價說:“我第一次見到黑陶還能做出這么好的印章來,真是難能可貴。黑陶印章別看小,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提高了黑陶的收藏與藝術價值,很有創新精神。”
年少成名,在行業內成名已久,但秦吉良依舊每天堅持,每天拿出10個小時與書畫、黑陶為伍,現在他要在傳承與發揚上“發力”了,在秦吉良心中,傳承和弘揚“非遺文化”是他的使命。
“德州文化創作氛圍濃厚,特別是近年來德州黑陶在守正中創新,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我的作品能夠走出國門,弘揚中國‘非遺文化’,我感到很自豪。”秦吉良表示,他愿意將自己黑陶微雕技藝及感悟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讓微雕作品走進尋常百姓家,并期待更多藝術愛好者及年輕人加入黑陶事業,提升德州文化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