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親時的舊照片前自拍,昔日光棍漢王風國感慨萬千,改革開放四十五年來他娶了媳婦、買了樓房開上了汽車——“時光切片”見證鄉村巨變
①
②
③
□本報記者王志強 本報通訊員 王書勝 丁佳寧
1月26日,正月初五,陵城區滋鎮王元梅村,王風國在自己家中,將老伴郭洪榮拉近了些,舉著自拍桿,按下了自拍鍵。
引人注目的是這張自拍照的背景:土坯房前,鄉親們簇擁著,郭洪榮害羞地笑,王風國高興地樂。這是40多年前,德州攝影家徐洪鐸拍下的王風國、郭洪榮成親時的場景。
再看剛拍的照片:羽絨服、夾克衫,兩人笑容滿面。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窮得娶不上媳婦,到現在樓房汽車樣樣不缺,從拍張照都困難,到現在隨手拍,我也從社員到木匠再到現在的小老板,家里早實現小康啦。”王風國感慨不已。
王風國說得樸實,卻是“三農”發展的縮影,是改革開放“這篇大文章”中的動人敘事。
社員
土坯房前光棍漢“脫單”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征程。之后,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確立,個人付出與收入掛鉤,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大增。
“俺今年60多歲啦,兒子在濰坊成家立業,女兒也已出嫁。別看俺現在樂滋滋的,要擱以前,可不成。”收起手機,王風國講起了過往歲月。
改革開放前,王元梅村貧窮,許多小伙子找不到對象。
王元梅村地處黃河故道,彼時,全村的870多畝耕地中,有三分之一是鹽、漬、洼地。自然條件本來就差,長期以來的大鍋飯政策,又挫傷了農民的積極性,糧食畝產一直徘徊在100多公斤,連續19年靠政府的救濟過活,窮得遠近聞名。
姑娘們誰也不愿意往這里嫁。村里三十幾歲說不上媳婦的,閉上眼睛能說出一大堆,“光棍村”的諢名由此而來。
窮則思變,不少村民外出謀生。王風國20歲那年去了吉林,做木匠學徒,一是因為他的姐姐在那,二是那兒做木工的收入更高一些。
改革開放后,王元梅村根據上級指示,推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還是過去的王元梅村,還是過去的那種自然條件,可是政策的改變,大大激發了社員的生產熱情,景況一年好似一年,糧食和棉花的產量翻了又翻。
據《陵城記憶》一書記載,1979年,改革開放后,陵縣在鄭家寨公社試行“包產到組”,1981年進一步改革,將口糧田“包產到戶”,1982年,全縣24個公社實行“大包干”,生產隊將土地按等級平均分配到戶,農戶自由安排種植,一般是留出一定的口糧田后,其余種植棉花、瓜菜等經濟類作物,生產隊分配征購糧和農業稅、提留任務,按任務交足后歸己所有。
日子漸漸好了起來,王風國和其他外流他鄉的社員陸續返回家園,安居樂業。昔日里雞犬難聞、人聲寥落的王元梅村,又充滿了生機。
這期間,最大的喜事是村里的57條光棍漢,一個接一個地娶了媳婦,建立了幸福美滿的小家庭。1982年3月,王風國和滋鎮東南寨村的郭洪榮成親了,途經此地的攝影家徐洪鐸拍下了這珍貴的一幕。那時,他們的婚房是3間土坯房,王風國戴上了上海牌手表,還買了自行車。
光棍村的帽子也在喜慶的爆竹聲中一舉摘除了。村里的社員用一句順口溜生動囊括了他們當時的新生活:穿新衣、住新房、吃細糧、娶新娘,日子越過越舒暢。
木匠
城鄉奔走“打出”五間大瓦房
隨著家庭承包經營制度的確立,國家開始啟動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出現了農村勞動力轉移,以促進城鄉要素流動。黨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一時期不僅進一步解決了溫飽問題,而且人民生活水平初步達到了小康。
結婚后,王風國干起了木匠活。
放在倉庫里的長刨、短刨、大鋸、墨斗,每一樣老物件都見證了當年的歷史,也為眾多家庭送去了最初的家裝物品。
“那時候先是在自己村、附近村打家具,家具主要有木箱、八仙桌、高低柜、大衣櫥、碗柜,再到組合家具等。”王風國回憶,那時候的木匠不僅受尊重,收入還高,做木匠一天管三頓飯,還給工錢。
起先,王風國的活動范圍小,后來隨著手藝越來越好,他還經常被請至縣城打家具。
妻子則在家帶孩子,種地務農,操持家務。隨著種子質量的提高、化肥的普及、水利設施的完備,農業增產,種地收入也增加了。兩口子勤勞持家,日子過得越來越好。
1999年,王風國兩口子蓋起了五間大瓦房,墻上貼的彩色瓷磚在當時顯得非常時髦和洋氣,讓村里人十分羨慕。
房間里放置著自己打的嶄新家具,院子里停放著買來的摩托車,王風國兩口子一度對這樣的生活很滿意:“原來只有過年吃肉,現在平常日子肉也沒斷過,看現在過的日子,再回想照片上那個年代,根本沒法比。”
小老板
“裝修”出2套樓房2輛汽車
2014年黨中央國務院發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引發“草根創業”“人人創新”熱潮。
日子越過越好,生活越來越有奔頭。
“響應全民創業的號召,我現在成了小老板了。”王風國于1997年轉型做裝修,目前是一家裝修公司的負責人。
轉型的主要原因是打家具的少了。
打家具少的主要原因是技術發展了、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隨著電鋸、電刨到數控機等新式工具廣泛使用,制作的成套的新式家具進入千家萬戶。新式家具既好看,生產效率又高,群眾又負擔得起,老木匠和他的傳統家具也漸受冷落。
王風國開始轉型。做了幾年裝修工,隨著對市場的了解,他開始接裝修項目,拉著工人干。
裝修著別人的房間,王風國也在“裝修”著自己的人生。
“做裝修,現在一年純收入二三十萬元。兒子在濰坊工作,這些年,我在濰坊買下了兩套樓房,先后買了一輛五菱宏光和一輛大眾速騰。”王風國說,速騰給兒子開,自己開著五菱宏光。
“我們村原來木匠多,現在干裝修的多,成了遠近聞名的‘裝修村’了。全村170多戶人家,像我這樣干裝修的小老板平均10戶就有1個,其中還有一些是在外地打拼的大老板。”王風國很自豪地說,整個滋鎮,王元梅村的存款遙遙領先,昔日的“光棍村”也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裕村——春節期間,村里的水泥路上,停滿了私家車。
“生活越來越好,有裝修的功勞,也有農業的貢獻。”郭洪榮接過話說。
農業政策越來越好:自2004年起,國家先后實施了農作物良種補貼、種糧農民直接補貼和農資綜合補貼等“三項補貼”政策;2006年1月1日,農業稅條例廢止;黨的十八大以來,提出了許多創新性的改革措施,“三農”發展進入了新時期,土地流轉進入千家萬戶。
種地越來越現代化:農業機械化,手機成了新農具,農民用“北斗”來種地……
“我們家種了11畝地,流轉了4畝,去年小麥玉米兩季糧食,一合計,實現‘噸半糧’了。”郭洪榮掰著手指算著賬。
改變發生在方方面面:2014年12月,陵縣撤縣設區,從此陵縣成為歷史,陵城走進新時代。
“忍饑挨餓、缺吃少穿、生活困頓的年代,一去不復返了。”回望過去,看看眼下,王風國又發出感慨:這是在黨的領導下,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人民群眾用勤勞、智慧、勇氣干出來的!
圖①:幸福的自拍
圖②:王風國家里的交通工具不斷升級
圖③:一張張照片“訴說”著時代變遷
記者王志強胡兵攝
小故事大時代
站在40多年前的照片前拍照,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改革開放45年,多少奇跡、多大跨越!住房從土坯房到大瓦房再到購置兩套樓房,稱呼從社員到木匠再到小老板,車輛從自行車到摩托車再到汽車。從賬上欠著窟窿,到還賬初步實現小康,到大額消費支出多了起來……王風國家的每一處變化,都是時代發展的縮影。
見微知著。無論是王風國車、房的提檔升級,還是出行從綠皮車到復興號,抑或是從下館子到點外賣,這些都不是什么大事,正是許許多多普通人的小故事,折射出了時代的大變遷,過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都變成了現實。
改革開放永不止步,美好生活再上臺階。激發千萬個“王風國”的熱情,凝聚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磅礴力量,共同富裕的路子一定會越走越寬,人們的生活一定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