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德州市中醫院骨傷科主任醫師王禹增
王禹增(右一)帶領醫療團隊查房
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閻潤珍通訊員劉珊珊
他醫術精湛、德高望重,是我市屈指可數的骨傷科名醫;他醫理純熟、學養豐厚,致力于中西醫結合治療骨傷科疾病;他醫德高尚,仁心仁術,為眾多患者解除病痛。他就是德州市中醫藥學會骨傷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德州市中醫院骨傷科主任醫師王禹增。三十五年的鉆研與深耕,使他由一名稚嫩的青年醫生成長為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齊魯中醫藥優勢專科集群骨傷1群成員單位(德州)負責人和學術帶頭人、山東名中醫藥專家。他帶領的德州市中醫院骨傷科已成為省級重點專科,很多外地患者慕名前來就診。3月21日下午,記者走進王禹增的診室,深入了解他深耕醫術的故事。
7歲時一次感冒
中醫在他心中“扎根”
人們都說“學一行,愛一行”,而對于王禹增來說,則是“愛一行,學一行”。在7歲那年,他患了感冒,被鄰居一位中醫醫生用針灸治好。自那以后,他便對中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中醫的夢想也從此在他心里“扎根”。
從那以后,只要有時間,他就跑到鄰居家看醫生扎針灸、拔罐,聽醫生問診。后來,隨著文化程度的提高,又翻閱各種醫書,看到一些常見的植物可治病時,便一一記錄下來。一天天,一年年,他慢慢地累積了一些中醫常識,他開始試著為自己治病。“印象最深的是1975年,讀初中的我患了細菌性痢疾,突然想起在醫書上看到馬齒莧可治療這個病。我便背著筐去菜地拔了一些馬齒莧煮水喝,疾病就奇跡般地好了,這也更加堅定了我學中醫的信心。”王禹增說。
高考時,王禹增第一志愿填報了山東中醫藥大學中醫專業,并被成功錄取。“那時候年輕,精力充沛,除了聽老師的課,我還利用業余時間去聽高年級的課程。”王禹增說,不知道什么是累,只希望盡快學有所成,為人們治病。
中醫治療骨傷
不僅治骨,更會關注“筋和血脈”
王禹增作為我市中醫骨傷科屈指可數的專業人才,在三十五年的臨床實踐中,他勤求古訓、博采眾長,兼取中西醫之長,勤學善思,磨礪醫術,在骨傷治療方面有自己的獨到之處。
在王禹增看來,中醫骨傷科和西醫骨科,雖然一字之差,實則大不相同。中醫治療不是單純地看“骨頭”,而是看整體,還要考慮骨損傷后對整體臟腑氣血經絡的影響等。因此,中醫治療骨傷,不僅是治骨,更會關注“筋和血脈”。
不僅是“骨頭”上的病,所有運動系統的病癥均在骨傷科診療范圍之內,例如坐骨神經痛、腰椎間盤突出癥、頸椎病等。王禹增堅持“能簡單的不復雜、能保守的不開刀”的治療理念,解除患者病痛。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提升,全國各地的患者慕名前來就診。許多患者這樣說:“掛王主任的號,得把著點‘搶’,一不留神‘號’就被預約滿了。”近日,30年前被王禹增醫治好的一位肩周炎患者再次找到王禹增:“當年王醫生建議我喝中藥,我看著當時還是小伙子的他半信半疑,沒想到一個療程后,肩周炎真的治好了,而且三十年沒犯病。這次膝關節疼痛,我毫不猶豫來找王醫生問診。”
多年來,王禹增不僅致力于中醫技術的沉淀,他還多次前往北京、天津等知名醫院學習先進的現代骨科技術。“中西醫不‘分家’,兩條腿走路才能更好地為患者治療。”王禹增說。業內人士都知道他擅長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頸肩腰腿痛、股骨頭壞死、膝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痛風關節炎、復雜型骨折脫位、骨病術后、骨折延遲愈合、骨質疏松癥等骨傷科難癥及某些跨學科的疑難雜癥。
打造骨傷科團隊
向醫療“前沿”靠攏
從醫多年來,王禹增不僅自己苦練醫術,作為山東名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指導老師和山東省中醫藥師承教育項目指導老師還傳道授業,培養了一批青年中醫人才,其弟子中不乏青年才俊。“只要有進修、外出學習的機會,科室人員會分批次有序參加。沒有優秀的個人,只有優秀的團隊。整體醫療水平得到提升才能更好地為患者服務。”王禹增說,每年醫院都會引進高層次專業人才,壯大科室醫療團隊。在院領導的支持和團隊的努力下,骨傷科已經成為省級重點專科、齊魯中醫藥優勢專科集群骨傷1群成員單位,技術力量雄厚,人才梯隊合理,擁有多名經驗豐富的骨科專家。
“我們中醫院要以中醫藥文化為引領,以傳承創新為主線,普及推廣中醫藥技術,挖掘中醫藥特色優勢,與西醫相輔相成,為患者提供優質的服務。”王禹增說。專家隊伍中有德州市優秀中青年醫學專家、德州市青年名中醫藥專家、山東名中醫藥專家、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打造強大的醫療團隊,對接國家前沿技術,是我們科室發展的方向。”王禹增說。